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本篇篇幅較長,共10014個字,估計會用15分鐘閱讀

請問,在求學階段和工作階段,大家都獲得過多少證書?包括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那為什麼我們需要去考取這些證書呢?因為這些證書能證明一個人具有勝任某項工作的能力,或者代表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能讓我們找到一份好的職業,更好的生活下去。

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的今天,很多重要的專業工作,都需要資格證書,做賬需要有會計證書,當老師需要有教師資格證,當律師需要有律師從業資格證書,開車需要有駕駛證,沒有駕駛證就上路那叫無證駕駛,那可是關乎性命攸關的大事情。

可是,為人父母,卻從來沒有任何“上崗證書”。很多人都是理所當然,順其自然地上崗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父母是一個人永遠無法活著辭去的工作,交通事故危害的主要是肉體的生命,而為人父母出了問題,危害的則是人的靈魂。

現實中,無證駕駛,無證上崗畢竟還是少數,而無證上崗的父母卻比比皆是。以至於,近些年,很多育兒的公眾號,都在呼籲: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好消息是,新一代的父母越來越重視育兒,越來越重視學習,可是信息過載時代,各種理論五花八門,不知道如何去學習育兒知識,不知道如何去運用,不知道信息是好是壞,這篇文章將會從經典育兒理論出發,和父母們聊一聊:如何重新確立教養的目標,重新確立養育孩子的努力方向,化繁為簡,去蕪存菁。

做好父母的基礎

為人父母,要想能幹好這一無論如何都無法辭去的工作,你必須要有,學習的意識,謙卑的心態和科學的學習資源。

很多父母總保持著一個信念:當父母要學什麼?我認為的都是對的,殊不知,你認為的那些只是你根據自己經驗得出來的一些結論,孩子對你來說是一個你從未涉足的領域,必須通過學習才能瞭解其中的大概。

最關鍵的一點,需要鑑定學習信息的科學性,市面上很多育兒的書,以個體經驗出發,去驗證一些沒有經過實證育兒理論,並加以推廣,還有一些育兒書或者育兒課,都是各種理論的堆砌和拼湊,看上去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父母拿過來用,卻不是那麼回事。

所以保持學習的意識,總是告誡自己有可能是錯的,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並且確保學習資源的科學性,根據科學的原理,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養育底層方法,打造屬於自己的育兒智慧,才是做好父母的基本保證。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圖書介紹

我今天介紹的內容基於一本永恆的經典書籍《兒童教育心理學》,這就是科學的學習資源,本書的作者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也是後來心理學著名流派“人本主義”的先驅,心理學界泰斗級人物,一個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心理學家,本書寫於1937年,那一年也是阿德勒去世的年份,換句話說,本書是他心理學理論非常成熟後的遺作,近百年時間裡,被翻譯成無數的版本,經久不衰,經過時間檢驗的書就是“經典”。

這本書介紹了兒童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心理現象:追求卓越及其原因,也就是人類天性中都有的一種“自卑感”,作為主要的養育者,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機制,平衡自卑感與追求卓越之間的平衡,幫助孩子塑造健全的社會情感,把卓越和自卑都引導到符合社會價值的方向上去。

作為一個四歲女孩的父親和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理科培訓老師,我在四年前,準備育兒的時候就看過這本書,其中有幾句話對我的影響特別深: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1、決定我們行為方向的是我們對事實的看法,而不是事實本身

因為這句話,我看書關注心理學,關注認知科學和腦科學,開始瞭解NLP,開始學習思維模型,就是為了修正內心那些因為事實而產生的可能不正確的想法,以保證自己的行動方向是正確的。這句話也一直提醒著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去對待任何人,包括你的孩子,儘量回到事實本身去考量。

2、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起顯示器的作用。

這句話,提醒了我,教育的主體不是老師,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學校教育保證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不了孩子讀書的習慣,不會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更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因為學校教育的KPI只有一個:分數和升學優秀率。也提醒了我,孩子在學校和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根源都在家庭教育上,所以要想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好,從小就要注意家庭教育。

3、教育問題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知和自我指導的過程。

這句話是下一段的論述重點,且聽下文分解。

我今天從這本經典的書中選了三個片段,湊成一個主線,為大家把一本原本理論性很強,高屋建瓴般的心理學教科書,提煉出精華部分,並且實用落地,分享出我看完20本阿德勒及相關內容的主題書籍後的一點育兒的感悟。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重新定義我們的教養目標

當我們被問到: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下面這些詞都會出現我們的腦海裡:幸福,獨立,樂觀,堅強,自信,善良,積極,成為自己......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這些好像都是我們的教養目標,可是,實際情況是,在我們心中最容易冒出來的想法就是:想方設法令孩子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方向去順從,一旦自身狀態不好或者嫌麻煩的時候,普天之下的父母最希望面前的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正所謂,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希望孩子聽話就好,用最有效快捷省事的方式,達到目的,至於那些教養目標,早已忘記。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成人教育與兒童教育相類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相比成人而言,兒童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兒童自行培養這一能力,所需過程會十分漫長。因此,成人必須對兒童進行教育,關注並引導他們的成長。然而,這裡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對兒童的無知。因為成年人正確認識自我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全面地瞭解兒童,要在此基礎上去指導和引導兒童就更加困難了。(選自《兒童教育心理學》第2頁)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希臘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寫著一句千年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可想而知,這是一件多麼難得事情。上面這段話寫在整本書的開篇,這段話適用於我們所有人,很多人自詡為“終身學習者”,通過這段話,我們都問問自己,你的學習,你的成長,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更好的認識自己,指導自己,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教養孩子的終極目標,可以發生一些調整,沒有了上面那麼多詞語,只需要一句話:幫助孩子掌握認識自己和指導自己的能力和方法,以至於他們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和指導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

然而認識自己那麼難,很多成人尚且做不到,如何讓孩子做到呢?

其實就是把我們的教養目標壓縮成為兩個:

行為目標:①自立 ②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情感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與之相對應的心理目標:①“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識 ②“換位思考”的心理意識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為什麼是這兩個目標?

孩子最不受控制的年齡,經常被我們父母稱之為:逆反期。一是自我意識萌芽的二歲左右,一是自我意識高速覺醒的十二三歲左右,這兩個階段,其實在提醒我們,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獨立的靈魂,孩子終將長大,終將離我們遠去,終將自己走自己的路。

父母在之前能做的就是,讓他們走得穩當,而不是包辦一切和控制一切。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會掉坑,會重複自己的老路,別擔心。你們不是一條道上的人,你能做的只有讓他自己走的時候,有足夠探索的勇氣和能力,在孩子做出選擇的時候,你有支付他們選擇的能力,而不是替他走路。

要走路就需要學會“自立”需要樹立“我有能力”的信念

而且一旦你有了“自立”的教養目標,你對孩子的“成長干預”會有意識地減少,讓他們真正有空間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而這種“我有能力”的心理信念,代表著上面那幅圖中的哪些詞語?是不是“幸福,快樂,健康,積極向上,勇氣,獨立,自信,自律......”都與“自立”有關。

至於“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情感”和“換位思考”,我放在後面來聊。

至此,我們重新確立了我們的教養目標:培養“自立”和“能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孩子,他具有“我有能力”和“換位思考”的心理意識,不斷的認知自己,並自我指導。

說一個孩子自立,需要滿足什麼要素呢?

1、能夠獨立的做出選擇

能夠對那些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和必須有自己來決定的事情獨立做出選擇

2、能夠獨立判斷自己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與眾不同,而是發現並確定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和價值性,接納真實的自己

3、擺脫自我中心主義

意識到人屬於多個共同體的交匯,也明白別人並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期待而活。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如何教養出一個自立的孩子?

關於人的發展有一個根本事實,那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著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自出生起,人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美好前景。這種前景無時不在,卻是無意識形成的。正是這種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生的具體行為,甚至決定了他的思想。因為人的思想絕不是客觀事實,而是與他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在任何環境下兒童和成人都有這樣一種追求卓越的強烈衝動,並且這些衝動是無法避免的。人的本性無法忍受長期的屈從,被輕視的感覺、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總是會喚醒人們攀登最高一級目標的願望,從而獲得補償,然後臻於完美。

實驗表明,兒童的某些特徵是環境作用的結果。在某種環境下,兒童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後,這些感覺反過來又對兒童的心理產生影響。於是兒童下決心擺脫這種狀態,努力達到更高的水平,以便獲得一種平等甚至更加優越的地位。孩子這種向上的願望越強烈,他就會將自己的目標定得越高,從而證明自己的力量。不過,這些目標常常又超出了人本身的能力界限。 (選自《兒童教育心理學》第27頁)

在明確如何教養之前,我們必須先弄清楚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兩個核心概念:自卑感和追求卓越。

什麼是“追求卓越”?

簡單來說就是“希望進步”或者“追求理想狀態”。

什麼是“自卑感”?

就是當我們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就會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根據阿德勒的觀點,這兩個狀態是人的天性。從出生開始就有的天性,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類是動物界中,是個體達到成熟所需時間最長的,也造成了沒有哪種動物像人類的孩子出生那樣無助,那樣需要幫助。

這裡講一點點進化的故事,有研究表明,我們在進化過程中,有一個異於其它動物的進化:一個又大又脆弱的大腦,需要一個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而進化過程中的另一個變化:直立行走卻讓我們的骨盆變小,產道變小。此時就產生了一個生物學上的矛盾:

等著幼體發育成熟再出生,大腦袋無法從小的產道中出來,於是,進化過程中,我們人類的生物學選擇就是:提前讓幼體出生。這也就帶來了另一個後果:幼體降世後的不成熟。

自然界中其他哺乳動物幾乎降生後幾天到幾周就能獨立活動,而我們人類需要很多年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一個沒有完全成熟的幼體,離開母體後,天然地產生不安全感,無力感,對外界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無法控制,會自然產生一種“自卑感”:周圍的人都能說話,而我不會!周圍的人都能自己移動,而我不行!我連自己的身體都無法控制,做不起來,爬不動,手舉不起東西.......

這些完全不受父母控制的,產生於嬰兒內心的“自卑感”,促使他們去追求“卓越”,什麼卓越?能夠自己說話,於是孩子開始呀呀學語;能夠自己走路,於是孩子努力學習走路,根本不需要父母去催促或指導;能夠控制自己的手,於是孩子不停地拿他看到的一切,拿了扔,扔了拿,都是天性使然,無須任何指導。

這一對天性,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一個成人,因為某種能力的欠缺而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出現了“自卑感”,那麼追求卓越的心理狀態,促使他學習,努力,讓自己的那種自卑感消失,因為這種感覺讓自己覺得很不安全,當追求卓越到了一定的層次,又會出現新的“自卑感”,促使自己繼續努力,消除這種“自卑感”,週而復始,來回穿梭,於是就出現了“個人成長”。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而作為家長,如何面對自己孩子的這個天性呢?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做到下面兩條就可以了:

1、既不批評也不表揚,而是鼓勵、鼓勵、鼓勵

2、尊重、尊重、尊重

先來說一說尊重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到真不容易。

什麼是尊重?

尊重就是實事求是地看待一個人並認識到其獨特能力。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尊重就是努力去發現那個人本身的價值,並且進一步幫助其成長髮展。

前段時間很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轉世》,哪吒之所以性格那麼乖張,那一次出門,全城群眾的恐慌以及一群小孩的侮辱和謾罵,起了決定性作用。

無視孩子的合理要求是尊重嗎?怠慢孩子生氣的情緒,輕視孩子的恐懼,是尊重嗎?用絕不敢施予另一個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孩子是尊重嗎?被孩子打斷怒不可遏是尊重嗎?給孩子的不恰當行為下定義,說教,說服,建議,講道理是尊重嗎?

尊重是接納,接納孩子的行為,接納孩子的感受,實事求是地看待他的每一個行為,把他當一個獨立的人看待。換一個思維方式就是:如果面前是一個成年人,他做了這些行為,你會怎麼反應?

用這種反應去對待你的孩子,與他互動,他就能感受到尊重。而尊重是會傳染的,你尊重孩子,孩子也學會了尊重你,學會了尊重他人。

尊重孩子就是界定好什麼事情是家長的,什麼事是孩子的,讓孩子處理屬於自己的各種事務,這個過程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自己承擔選擇後的後果,自己體驗成功或者失敗。

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這種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於是,在這種信任的包圍下,孩子有了安全感,成就感,自我價值感、自我效能感,勇氣,他就能在自卑與超越之間來回穿梭,這可是促使人進步的原動力啊。

再來說說批評懲罰和表揚。

批評懲罰按照程度從淺到深,依次有如下的表現:講道理、說教、大聲呵斥,面壁、體罰、打屁股、扇耳光、暴力......

首先這些方式的目的是讓孩子中止不當行為,或者改變行為方式,但是會有效嗎?沒有,知識“迫使孩子承受了某種不愉快”。

批評懲罰令人憤怒

,這是成年人都能感受到的事情,它是一種權力使用的榜樣,最終會失效,因為權力開始減弱,你對孩子的影響會越來越小,直至一無所有,那是你發現你的話在孩子那裡就是一陣風甚至連風都不是,過去的那些批評懲罰只會惡化親子關係

批評懲罰會讓孩子忽視行為本身的錯誤,把注意力放在懲罰如何不公平以及下次如何逃避處罰上,增加孩子逃脫和躲避懲罰的能力,也成為孩子撒謊的強烈誘因。

批評懲罰會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行為主體上,即孩子自己上,孩子越來越不關心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讓孩子更加以自我為中心

表揚呢?表揚也好不到哪去!

這裡的表揚包括各種獎勵:實物獎勵、象徵性獎勵、口頭獎勵

因為獎勵能帶來外部動機,它能成功帶來暫時地順從,但是永遠不會幫助某人對某項任務或行為產生責任感

,一旦沒有報酬和激勵,就是去了做這件事的理由。

人做事時受到的獎勵越多,越容易對這件事失去興趣,因為此時主要目的“獲得獎勵”,這個目標已達成,為了得到獎勵,他會無所謂做任何事。

獎勵會製造“維持原有成績”的壓力,從而阻撓其將事情做到極致,一旦開始想著如何持續受到正面評價,人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冒險,而冒險是創造力的先決條件。

獎勵,會讓孩子不自覺地把自我價值的控制點選在了外在:別人會怎麼想呢?以至於只有得到他人的認可是,才覺得自己有價值,導致行為方式都是為了他人而改變,總是尋求他人的認可,於是竭盡所能地去迴避挑戰,以維持他人心目中認可的形象,甚至“謊報成就”

那麼既不表揚也不批評,到底怎麼做呢?

鼓勵、鼓勵、鼓勵

將成就和努力聯繫在一起時,孩子知道努力能對事情起到激發和促進作用,他們會內省自己的每一次改變,“我是怎麼想的”,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覺得自己的價值無須他人認可,變得越來越自信、自立。

一、描述事件過程,語言的主體一定要是孩子。

你這次考試考了95分,我覺得很開心,也替你高興,加油。這種是鼓勵嗎?不是,這種表達的主體是父母,是老師。這是表揚。言外之意是:“我對你很滿意”。是評價性的。

對於孩子的成長,進步,成功,都要詳細描述事件的過程,而且明確孩子為主體:結果+因為你的付出/行為。不要表達成:結果,我覺得如何如何!!

比如:你這次考試考了95分,這是你最近一段時間投入學習,調整學習方法,堅持使用錯題本帶來的結果。這就是鼓勵。鼓勵的主體是孩子,更具體,是描述性的。

二、借花獻佛式的鼓勵

用別人的評價比說話人的直接評價更有說服力。所以鼓勵時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組織語言,會更好的起到鼓勵的作用:

①描述其他人是怎麼說的

鼓勵孩子時,不說自己的感受和評價,而是轉述別人的感受和評價,但是一定要是真實發生了的。

舉一個誇孩子的例子,有一天下午,三歲的孩子和我在書房一起看了近兩個小時的書(她用點讀筆看牛津樹),當我們結束看書的時候,我是這麼說的:寶貝,你和爸爸一起看了這麼久的書,這個過程中,寶貝認真而又仔細地看著自己的牛津樹,我把這件事情告訴媽媽,媽媽在上班都驚呆了,她都佩服你可以這麼長時間的專注。女兒特別開心地接受了我的鼓勵,以至於現在進書房就會自動安靜地看書。

②重點描述孩子的行為帶來的影響,也可以進一步描述給其他人帶來什麼影響

比如,有一次,我家孩子主動要求要抹桌子和掃地,當她完成任務,我們是這麼操作的,我採訪她媽媽:“請問媽媽,寶貝今天的表現,給你帶來了什麼幫助?”媽媽欣喜地說:“寶貝幫媽媽抹桌子和掃地,讓我打掃衛生的工作比預計時間早完成了半個小時,然後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午餐,這樣爺爺也可以在小區樓下拉二胡玩得更久一點。”

通過這樣的描述,沒有任何誇大的讚賞,但是讓孩子感覺到的是自己行為帶給他人的幫助,孩子會產生真實的成就感,而且主體還是孩子。

③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感謝,感謝他行為帶來周圍人的影響

三、讓孩子自評,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變化

和孩子一起約定一個任務,制定一個表格,然後讓參與評價,評價自己的表現,也評價父母的表現,在記錄中,孩子看到自己的變化,也可以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制定好了任務,主體就是孩子,家長切忌變成“監工”。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與社會和諧相處

正如我們所知,人類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最長。其中的原因並不在於兒童在長大成人之前有無數的東西需要學習,而是因為人的成長髮育需要很長的時間。兒童需要父母保護的時間要遠遠長於其他任何生物,這是因為他們身體器官的發育依賴於父母的保護。如果兒童沒有這樣的保護,人類就會滅絕。我們可以把兒童身體上的脆弱期視為把教育和情感聯繫起來的時刻。由於兒童身體的不成熟,教育是異常必要的,教育的目的產生於這樣個事實,即只有依靠群體的力量才能克服兒童的不成熟。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會性的.

我們所有的教育規則和教育方法絕對不能忽視群體思想和社會適應的思想。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總是讚美那些對社會有益的行為,總是唾棄那些對社會不利或有害的行為。

我們所觀察到的全部教育方面的錯誤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在我們看來,它們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是不利的。無論哪一項偉大的成就,包括人的能力的發展也都是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情感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

(選自《兒童教育心理學》第81~82頁)

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會性的,人的能力的發展都是在社會情感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這是原文中的話,這裡有一個詞:“社會情感”,什麼是社會情感?

社會情感就是一種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一種心理能量,它是人把自己和他人聯繫起來,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並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的一種願望。

阿德勒的解釋是說,人類從成為群居群體以後,內部必然會形成一種規則,維持整個群體的只需,而之前我跟大家介紹過,人類的幼體出生後是整個動物界中最無助的,所以需要成人幫助其瞭解這些規則,發展促進幼體遵守這些規則和秩序的能力。

語言能力是不是社會情感?是,一個獨居的人不需要說話,也能活著, 語言是人類群居的產物。

賺錢能力是不是社會情感?是,一個人的世界,紙幣就是真的一張紙。

與人合作的能力是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同情心是不是?不抱怨的能力?......

社會情感細分開來就是:溝通表達,與人合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決策判斷,邏輯思考,親社會行為(同情心,樂於分享,利他,有愛心等)

仔細一想,孩子其實最大的學習項目不是學科知識,才藝表演,興趣愛好,而是社會情感的學習。

研究表明,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應該是低齡兒童父母關注的重點,如果奠定了很好的社會情感基礎,對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起著決定性和指導性的作用。

加入社會情感能力偏弱的話,人的其他能力,如理解力,邏輯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群體中,孩子才能通過不斷地與他人接觸和交往,不斷地運用語言、邏輯思維能力、各種背景知識,孩子才會感受到他和很多人組成一個一個的共同體,自我中心才會弱化,才會感受到群體的歸屬感和個體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如何發展孩子的社會情感呢?

首先明確所有的社會情感中,最與人合作和解決問題,是人際關係中的基本課題,而這兩個課題中,語言表達和理解他人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從這兩個角度,分享兩個實用的教養手段。

第一個,ICPS(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決問題”遊戲體系

這個體系我借鑑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的方法,先用遊戲的方式,訓練孩子的字詞表達能力,在遇到人際問題的時候,思考該做什麼,思考解決一個問題的不同方法,考慮行為的後果,以及找到問題的原因,也能判斷一個選擇或想法的好壞,認識到其他人也有感受,並能考慮和表達自己的感受。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我整理了幾個書中的遊戲練習,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原書的內容,自行添加。

練習一:字詞遊戲,用下列六對字詞造句,父母和孩子互相造句,時機成熟就能用這六對字詞的句子解決問題,至少讓孩子表達上清晰很多

是/不(沒) 和/或者(還是) 一些/所有 之前/之後 現在/以後(稍後) 相同/不同

練習二:用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表達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也可以先從遊戲開始,到繪本,到動畫片,角色扮演或者玩偶假裝遊戲。

練習三:用五個詞語中的一個,和孩子說三件事,然後加到四件事,五件事......一直到孩子記不住為止,然後角色互換,讓孩子來說。

練習四:升級版字詞遊戲:加入下面五對字詞: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時間 如果/那麼 可能/或許 為什麼/因為 公平/不公平

練習五:為什麼遊戲:家長描述一件事,孩子負責問“為什麼”,適當的時候,互換角色。

練習六:考慮後果遊戲,之前/之後,故事接龍,如果....那麼可能就會....

重點不在解決問題,而在引導孩子如何思考.

總原則:①尊重 ② 不評判 ③學會提問

總流程:①明確問題 ②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③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④預估解決辦法的後果

第二招,換位思考遊戲法

換位思考跟尊重一樣,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但是合作是最基本的人性體驗,會催生參與者對他人的善意視角,它會鼓勵信任,體貼,開放的交流和最終的互惠互助。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強化合作,而非競爭,而合作的心理基礎就是強大的換位思考能力,當孩子有足夠的換位思考的能力,則他的同理心,同情心也會衍生出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得以增強,並催生出“對他人慷慨”這種利他心理,這種建設性的心理為孩子與社會和諧相處提供了足夠的心理能量。

換位思考不是簡單的換個角度,而需要完全走出自己的視角,思考別人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這是人類最不尋常的能力之一。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上面這些圖就表明,同一客觀事實,從不同角度看,看到的結果不一樣,而決定人們行為的往往是對事實的看法。所以要想與他人和諧相處,必須瞭解他人耳中、眼中、心中、的事實:

1、換到對方的空間,從他的眼中去看這個世界

2、換到對方的人生經歷中, 生活閱歷中,認知水平下,身份背景下想象,想象他是如何思考和理解這些事情的

3、換到具有他的性格特徵,價值取向,去思考他此時的感受。

難嗎?難就對了,你並不孤獨,這個世界都很難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也不需要真的完全變成對方,我們需要的是這個“換位思考”的意識,有了,你的社會情感發展就會比沒有強。

自己都沒有,如何教會孩子呢?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樹立榜樣,請父母自己先具備“換位思考”的意識。並從身邊的小事一點一滴的做給孩子看。

其次,需要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這裡有兩個關鍵,遊戲,引導。

引導需要父母有較強的提問引導能力,沒有怎麼辦?看到這裡的父母,一定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趕緊學起來,推薦一本比較好的訓練提問力的書《高績效教練》,裡面有很多問題清單,可以很好的幫助父母學會如何提問引導。

遊戲一:和孩子一起討論書、視頻、動畫的各種角色,鼓勵孩子從不同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得出不同角色在同一情境下的感受和觀點。記住,是討論,不是你問他答,是一起討論。沒有對錯,不加評判。

遊戲二:在生活中,幫助孩子對他人的情緒敏感,溫和地引導他們將注意力放在他人的語氣、表情、肢體語言上,這些他人可以是現實中的人,也可以是視頻,電影中的片段,和他們一起分析他人在想什麼,此時的感受是什麼。

遊戲三:角色扮演,從孩子看過的書、視頻、動畫中取材,和孩子情境重現,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 把情景演一遍,演過之後,再互換角色,再演一遍,儘量挑一些有衝突的片段,演完之後,和孩子一起分析角色的感受。(這也可以取材於孩子自己發生過的事情)

遊戲過程中牢記:告知勝於怒吼,解釋勝於告知,討論勝於解釋,和孩子討論他可以討論的一切。

至此,我把這本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一些心得和做法分享出來,最後用下面一句話結束這篇分享。

賦予孩子直麵人生的勇氣:跟阿德勒學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