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今年新春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發,時至今日,已在世界諸多國家流行。在神州中國,全國上下眾志成城,醫務工作者勇敢擔當在前,百姓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使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在這個人類面臨大流行的疫情的時候,許許多多的人在直面生死與異常生活及百態人性的過程中慢慢沉靜了下來,對疾病、健康,奉獻、擔當,自私、自由,任性、自律等人生問題展開議論,對人類的生活、生態、生命態度也開始了思考,出現了許多頗有見地的文章。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類已經緊迫地到了需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認真反思,對生活、生態、生命進行深入思考的重要時刻了”。

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話題,記得是2006年9月在陝西白雲山論道中,我曾發表了題為《道:促進個體和整體的和諧並生生不息》演講,提出“生道合一的生命價值;知止不殆的生態價值;道在人中生活價值。亦即生活、生態、生命的三生的理念。2018年時候,在與靜通、靜眾等好道之士談論起海島明珠帕勞的神奇,進而設想能否以三生的理念為指導,在帕勞創建一個集探討、覺悟、昇華啟迪人生、利益生活、保護生態,智慧生命的文化聖壇,以祈為人類發展有所貢獻。此次新冠疫情,又讓我們再一次對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並多了一份深有感觸地沉思。

生活,生態,生命是個大課題,是關於人生的大題目,誠如傅斯年先生所說,“人生問題是個大題目,是個再大沒有的題目”。謹此以美生活,善生態,慧生命作為一己之見的關鍵詞,並作為今年“淨明講堂”的講座內容,在此分享與好道之士一起來思考。

一、美生活 在知足

人因為生活而多姿多彩。生活因為多姿多彩而展現出人生一幅幅不同的畫卷。美生活就內含在這一幅幅不同的畫卷當中。《說文解字》說:美,甘也,從羊從大。段玉《說文解字注》說:美者,甘也,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伸之凡好皆謂之美。從羊大。羊大則肥美。羊者,祥也。故美從羊。生活,即生存與活動,大致定義是指人生存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亦即生活就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過程,是人自身活動及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的過程的總和。《孟子·盡心上》說“民非水火不生活”。既有衣食住行,生養勞作,還有心身感覺與觀察思想。既有客觀的各種活動,還有主觀的各種意識。近代俄國哲學家、作家車爾尼雪夫斯曾提出“美是生活”的概念。對於生活與美學的定義在中文翻譯本中有這樣的經典概括:“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裡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也就是說:“生活就是美的本質”。當代學者呂熒進則認為:“美是生活本身的產物,美的決定者,美的標準,就是生活。凡是合於人的生活概念的東西,能夠豐富提高人的生活,增進人的幸福的東西,就是美的東西”。可見,車爾尼雪夫斯“美是生活”的概念,不僅對當代中國的美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有學者認為從“美是生活”到“生活美學”是當代中國美學發展的一條主流線索。誠然,這對於我們今天探討“美生活”也是頗有啟益的。

“美生活”的含義,當然不能等同“生活美學”。“美生活”的範疇是要圍繞人的生存發展中的衣食住行,生養勞作,心身感覺,觀察思想,品行操守的各種活動,亦即生命活動的方方面面。其實,追求“美”的生活也是古往今來人類的共同願望,以人為本,以家為重的中華民族更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尚書·洪範》提出了體現國人美好追求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也就是說:構成人生美好幸福的要素有五個方面,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長壽是命無夭折而且壽命壽長,富貴是錢財富有而且受人尊重,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身安寧,好德是本性仁善而且德行寬厚,善終是生命無橫禍惡疾而且安樂離世。這已成為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最美好的祝願,成語“五福臨門”由此形成併成為中國人最熟悉最常用的詞語。與五福相對則是六極,即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即兇禍短命夭折,疾病,憂愁,貧窮,品行醜惡,心志懦弱。這是人生不美好不幸福的內在及外在因素。道家佛家則認為影響人生不美好不幸福是十業,即:身業殺盜淫;意業貪嗔痴;口業惡口妄言綺語兩舌。以道家佛家看來,生活的不美好,不如意更多的還是自身行為和意念所決定的, 如意業貪嗔痴,道家又以其為三毒,貪毒由貪慾之心引取;嗔毒由忿怒之心引取;痴毒由迷惑不明之心引取。道家有《清靜經》說:“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美生活就是要讓生活迴歸真實,因為生活就是生活。一方面是要對自身的行為和心意不僅要有自律,還要不斷進行修正,以使生活的美成為真實常在,併成為內心的自發。另一方面是要在古往今來思想者已有的思索基礎上,以我們熟悉的經典名言為依據,進行簡明的“常識”性的疏理和探究,從而得到啟發並遵行。有知者說的好:打破常識可以,但不能沒有常識。

一是感受真實生活的美。生活是真實的,生活的美就在這個真實生活中,真實的生活本身就是美。老子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人應該順應生活的“常識”而生活。如衣食住行乃生活之基本,但作用是衣以保暖,食以充飢,住以遮蔽風雨,行以往來交通。再如人倫禮遇之交際,要在尊老愛幼,恤孤憐貧,愛物及物,自利利他。遵行“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定律。再又如春夏與秋冬之自然變化輪轉,人當順應自然變化規律生活,飢則食,寒則衣,困則眠,即所謂適者生存。誠然,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猶如天有風霜雪雨,月有陰晴圓缺,自然中的許多生命,雖然是栩栩如生,繽紛多彩,但有的是轉眼即逝。生活更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就是說生活沒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生活,即所謂“大成若缺”。再有,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美的,只不過在生活狀況、物質生活條件上有差異而已。生活中還會有許多身不由己的事情,身不由己一方面是情願陷入其中,最後丟失了自己;一方面是身在其中無法逃避,需要自己定而能安。事實是每個人所生活的環境都處在變化之中,我們所要的就是既要順乎其變,又要處變不驚。無任得失,圓缺,順逆,變化如何,堅定的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總之,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缺少感受美的心。還有就是由於忙於日常瑣事,忽略了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美就在生活本身,感受美、享受美,皆當以健康為首要前提,始終保持一個健康的心身去面對生活,生活的美就無時無處不在。

二是涵養內在心靈的美。孔子在《論語·里仁》說:“里仁為美”。意思是居處有仁愛為最美。這個居處既是指自己也可謂鄰居鄉里,是對人內在品德修養的要求。也就是說生活的美不僅在真實的生活,也有人的心靈活動。人是有心靈的生命,有識有覺,有身有心。佛家說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有色、受、想、行、識之五蘊。道教淨明則提出“忠、孝、廉、慎、寬、裕、容、忍”的垂世八寶,作為好道者處世修行的基本要求。所以,心靈的活動才是我們能不能感受美的主體。一是心要有愛。孟子曰:仁者愛人。並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我們說醫者是仁心仁術,就是因為醫者有大愛;《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二是心要能淡。諸葛亮戒子訓說:非淡泊無以明智,淡泊的人少負累、少算計、少糾纏,生活會更輕鬆更縱容,淡而後能定,淡而後生香。明崔銑有《六然》句說:自處超然,待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三是心要能容。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容是要人有博大的胸襟,容就是能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與其能辯,不如能容。容能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容能不嫉人之才,不鄙人之能,不諷人之缺,不責人之誤。莊子說:不能容人者無親。是故宋朝聖訓說: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四是心要能靜。靜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諸葛亮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的修行能使人心靈清明,心胸遠大。水靜則明,人靜則慧。非寧靜無以致遠。喬布斯曾有感而說:你的心靈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清翁同和有聯曰: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南華真人說: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五心要能通。通就是通達,通就要適應自然的變化,人都願望事順心順,但人生的過程中不可能都是順心順意的,有了阻礙也是正常的,關鍵是自己能從心裡來疏通。心靈要向江河水流一樣,不畏阻礙,勇往向前。

三是品味藝術多彩的美。生活中不僅有衣食住行的真實,也不僅有里仁為美的仁愛寬容,還要有詩意生活及詩意的生活情懷,也就是藝術的生活追求和藝術生活態度,是豐富人生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機部分。《論語·泰伯》載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棄惡之心。禮,可以使人進退得宜,立身處事。樂,可以陶冶心身,使人養成良好的品格。由經典到現實,我們都可深切感知到,藝術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它也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滲透進人的生活,讓人更有情有趣,並增長高度和寬度。有情則使讓人更親切,有趣則使讓人更快樂,有高度和寬度讓人更豁達。第一,藝術培養人發現美欣賞美的直覺和靈感;法國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莊子曾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壯美感動著人,優美攝引著人(康德語)。自然的山山水水和眾多景物及四季變化,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雖然身在其中,卻因為習以為常,沒有了欣賞的自覺。因此發現美欣賞美的教育,人小就要重視。豐子愷曾說:一方面是“直接”用藝術來啟發人的“藝術的”心眼,以養成兒童發見“美的世界”的能力,養成其美的創造能力;另一層面則是強調凡屬人生的事都應該時時處處“間接”的教以藝術方面的意義。總之,是要將藝術溶入人生,涵養人生,提煉人生,在人生中創造藝術之美。第二,藝術陶冶涵養人的修養品。琴棋書畫詩詞賦,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是太熟悉的東西了,以至今天許多人還在學在讀在寫,是中國讀書人的重要生活情趣和生活素質。琴以抒情,棋以靜思,書以和氣,畫以賦形。詩詞賦更是集景情理為一體,融文采氣韻靈感於一爐 。以書法來說,清包世臣曾提出“平和簡靜,道麗天成”曰神品,其次則是“醞釀無跡,橫直相安曰妙品;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調自歌,不謬風雅曰逸品;墨守跡象,雅有門庭曰佳品。南朝書法家王僧虔說:“書法妙道,神采為上”。世人者喜愛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蘭亭序》之美,不僅有書法氣韻之美和文章暢然之美,還有景物生動之美和人生的感慨之美,讓人美在形,美在情,美在意,美在心,著實給人涵養和陶冶。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的藝術魅力更是讓人神往。李白的《靜夜思》及《望廬山瀑布》,崔顥的《登黃鶴樓》,杜甫的《望嶽》及《春夜喜雨》,蘇軾的《明月幾時有》等等,難以勝數。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自然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總之,“道”具象於生活、禮樂制度。“道“表象於“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美的生活猶如美的世界一樣,既豐富多彩又自然深刻。《孟子·盡心下》則說:“充實之為美”。董仲舒則說:“舉天地之道而美於和”。老子在《道德經》說:“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於人”。莊子則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強調“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但就人生來說,無任生活的境遇和生活的態度如何,根本的是一個“安”字,古話說“安身立命”。如何才能“安身立命”呢?“安”首先是要有健康的心身,健康第一;“立”主是,要立身立業,立功立德,立信立命。張載有名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但為“立”也要常思“拿的起,放的下,想的通”的人生大智慧,入世而出世,以不致陷入迷茫。但其核心旨趣還是要“知足”。古話說:知足常樂。知足才能得心安,身安則命立。知足就要寡慾。老子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曾國藩家訓說:寡慾精神爽,思多血氣衰。知足就不會嫉妒,不嫉妒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二、善生態 在知止

生活的美好,離不開生態的良好。誠如孔子在《論語·八佾》所說:盡美矣,又盡善也。美和善既有其相同之義,哪就都是定義事物的美好,但善的意義內化可以更近同於仁和慈,引申則是利他的友好、 擅長等。《說文解字》說:善,吉也。從言,從羊。《國語·晉語》則說:善,德之建也。亦即人的良好品德 。只有盡美才能盡善,只有盡美盡善才能讓人類生活的充實。也就是說,人類不僅需要充實的生活,更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二者是密切相連的。所謂“善生態”,是指人類要以“善”的心地去對待我們所處的生存和生態環境,與他人與各種生命和平相處,特別是要有重視生命和利他的觀念。中國傳統文化給予我們的,善就是要讓我們有不忍之心,讓四端之心得到成長,讓仁愛之心得到發揚;善就是要象水一樣,潤物,謙虛,利他,包容,不爭,澄淨,安和。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說苑·雜言》嘗記述子貢問“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說: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拘裾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志。善就是要“仁民而愛物”,善就是要謹記《大智度論》中所說:諸罪當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度人經》中則說:要“不殺不害”,要“齊同慈愛”。

人的生存最需要善相處好的,一是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一是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這兩個相互就是“善生態”必須要善待好的重要關係。人是群居性的生物,所以人類的活動往來被稱之為社會。人和人的相互關係,說起來是既很複雜也很簡單,事實上因本位的不同和利益的分別又真很矛盾,在建構好人與人的相互關係中,儒家的理念其實是更易知易行。概括起來,一是要相親。《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也就是人與人相互之間要仁愛相親,義利要在適宜,重在尊敬賢者。二是相信。常言說,人無信不立。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並說:言必信,行必果。人背信則名不達。管子則說:信不足,安有信。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有信用,人與人所以能相親也是因為彼此相信。三是要思誠。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中庸》則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並說: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誠既是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天地本性法則,所以誠才能自成,誠才能行化天下,以至“至誠無息”。能令事物生生不息,長成萬物,承載萬物,覆蓋萬物。而在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中。道家《陰符經》三才相盜的思想是最有富有洞見和智慧的,經中說:“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元胥元一注說:萬物盜天地而生,人盜萬物而養,萬物盜人力而成。天地、萬物和人相生、相養、相成,三者之間誰也離不開誰,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者相互盜取,相互協調,三才才能安好。因此,處理好天地、萬物和人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才是和諧自然生態的關鍵。陰符經用一個“盜”字來喻意,盜既是相互盜取利用,又是相互依存的;盜既是個體的生長需要,又是構成相互適宜和諧的重要因素。《太平經》中則說: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後可得長安也。人生在天地間,所以人慾得安,就先應讓天地得以安,人與天地相互一體。《太平經》中還有以物種多少論富足的重要理念,經中說:上皇時代,有一萬物二千多種物種生出,名為富足;中皇時代,物種略減,故曰小貧;下皇時代,物種更少了,稱為下貧。富代表的是生命興旺,萬物備足。這些平實而重要的生態觀念,對今天生態保護都是特別重要的,也是今天的人類要特別銘記和奉行的。

人文生態的美好,自然生態的和諧,有兩個字最重要,一個是敬字,一個是和字。根本是要知止。

《論語·季氏》中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敬, 孔子說:禮者,敬人也。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所有相互關係,最重要就是禮敬他人。這其中,誠如陶行知所說:要人敬者,必先自敬。其次是尊敬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敬字中要有禮有尊重、有愛心,還要有謙虛、有誠意。在人與自然之間,則重在人要有對自然有敬畏之心。人是自然萬類中的重要一類,天之高明,地之承載,萬物的繁多,四季的生成收藏,還有海的寬闊,山的雄偉。在大自然當中人雖然是在大自然的寵兒,是萬物之靈,但也是藐小的一分子,既沒有資格無端傲慢,也沒有理由無序無休索取,人類賴有天地萬物的無私給予得以生存繁衍和發展,所謂“天德無量”,理應對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對自然天地和品類萬物盡好守護的責任。

孫思邈真人《風藥論》中說:天得和風,雲頭自低,地得和風,五穀自生,木得和風,枝葉自榮,水得和風,波浪自平,人得和風,六脈春融。風和才能康泰,風和才能日麗,和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景象。因而,《國語·周語》說:和實生物。《老子想爾注》中也說:和則相生。反之,陰陽不和則沒有生長,《太平經》中說:“有陽無陰,不能獨生;有陰無陽,亦湧獨生;有陰有陽而無和,亦不能生存”。並說:“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也就是說,有和才有生存發展,有生才有生長繁榮,有和才有生生不息。老子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和就是知常,知常就是知道。知和才能知自然發展規律,知和才能明白事物的常理,不按規律與常理任意作為,只能帶來禍害。老子告訴我們,人一定要知和,促進生髮的和氣就內含在萬事萬物之中,人只要順應其發生發展的規律,不刻意作為,事物就會得到良性發展。人與天地及萬物只有相和才能相生,人類因此才能得到恆久繁衍發展。

生存生態的美好,是人類共同嚮往的。道教有洞天福地,洞天福地是神仙遊息的地方,是修道者修行隱居的聖地,是世人嚮往人間仙境。在洞天福地裡,有品種眾多花草樹木及珍貴的中草藥材,有許許多多的鳥獸昆蟲,可謂是和風朗明,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寧靜祥和,是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洞天福地,因清與幽而開列。司馬承禎在《天地宮府圖》序中說: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因清幽而開列。陶弘景在《真誥》中說:“土良而井水甜美,居其地必得度世見太平。……兵病不往,洪波不登”。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遍佈華夏大地,供人修行隱居,遊息安心,感受大自然之美好,領略繁物之珍貴。李白有《山中問答》曰:問佘何意棲碧出,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yao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現實中,洞天福地已經成為人們休閒旅行遊覽的風景勝地,歷代也都曾對洞天福地的名山建築和山林草木及等動植物給予了明確的保護。《茅山志》中載有唐代的《大和禁山敕牒》和宋代的《敕禁冊》,敕牒明確要“禁斷獵樵蘇、秋冬放火”。《武當山志·大明詔告》,則要求山上的人文建築,要“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來建設,不得破壞山體,要依山就勢。每一個洞天福地,就是一個生態保護區。道教尊重萬物,善待萬物,把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山川、河流,都視於生命的共同體,它們和人類相互依賴,共生共榮。每一個洞天福地,就是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區。

佛教則說是極樂世界,也是最利有情人類生活修行的地方,《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對此有具體描述。經中說:“世尊告舍利子:有佛世界名曰極樂,……今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重行列妙寶欄杆,七重行列寶多羅樹,及有七重妙寶羅網,周匝圍繞四寶莊嚴”。其中有八功德水,增益種種殊勝善根。”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妙寶池,八功德水彌滿其中。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多福眾生常樂受用。有妙音雅樂,聞之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經雲:“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自然常有無量無邊眾妙伎樂,音曲和雅,甚可愛樂。諸有情類,聞斯妙音,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無量善法,漸次增長,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增益有情人類身心健康的花雨。“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光澤香潔,細軟雜色,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有豐富奇妙多樣的飛禽。“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眾鳥,所謂鵝、雁、鷲、鴻、鶴、孔雀、鸚鵡、羯羅頻迦、共命鳥等,如是眾鳥,晝夜六時,恆共集會,出和雅聲,隨其類音,宣揚妙法。”有和風清氣沐浴,“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妙風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俱胝天樂同時俱作,出微妙聲甚可愛玩”。向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妙絕倫的生態景象。

善生態的美好,關鍵是要能知止。我曾在白雲山論道中說:“知止不殆,就是要求人類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界生態環境的承受限度,對那些破壞生態平衡的事情,即使是有極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約束,不能去幹。這樣才能避免自然界的報復,避免因小而失大,今得而明失”。知止是哲人對人類生存發展最冷靜最深遂的思考,是對人類最無聲最深遠提醒,是人類思想中最平易最深刻的理念。看似平淡無奇,卻是人類最應該牢記的,也是人類最值得靜心深思的。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三、慧生命 在知常

慧,從心彗聲。意為敏捷聰明,指可用心把無用的草變為有用的掃帚,故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後引申為持帚掃地,為心除塵。意在清心淨慮,洞察真相。清柳華陽結合佛家的慧命學說和道家內丹修煉著作了《慧命經》,他在該書《序》中說:得伍沖虛傳他秘旨,“豁然通悟,乃知慧命之道即我所本來之靈物”。由此可知,慧命就是生命本來的靈性,是拂去一切外在影響的本來生命。追尋這個靈物在道家來說就是悟真,了知本來生命的就是真知,能透徹貫通的人就是真人。莊子《大宗師》說:“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慧生命就是要用現代人已接受的慧命之概念,用古人的智慧來再度審視我們的生命,洞察生命之本來,顯明生命應有的意義。

何謂生命,《禮記·祭法》中說:大凡生於天地間者皆曰命。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仙經》則說: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風邪者,皆由恣意極情,不知自惜,故虛損生也。夫人所貴者生,生之所貴者道。人應該貴重自己的生命,不能恣意極情損傷自己的生命,更應積極讓生命得到昇華。莊子在《養生主》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古人亦云:以有限之性,尋無極之知,安得而不困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更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身外之物,人不能被外在的無限的知識與物質所困縛。進一步而言,因為貧病辛勞及煩惱憂愁,人們更深深地感嘆生人生苦短。佛家認為,構成現實世界的地水風火四大要素皆是空的,何況人生的的名利財富呢。因此要放下名利,放下得失,放下榮辱,放下恩怨,放下生死。破塵沙,斷無明,證法身,長慧命,找到自我的本來生命。

誠然,人類也不能只高談空色而泯滅一切,因為生活是真實的,生命也是真實的。《中庸》提出“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高明是人生的境界,中庸是行為常理。馮友蘭先生曾說:“極高明是言心,道中庸是言學底事。立心超乎萬物之表,而不物所累,是高明;及行事則忒地細密,無過不及,是中庸。並在《新原道》緒論中說;“中國哲學有一個主要底傳統,有一個思想的主流。這個傳統就是求一種最高底境界。這種境界是最高底,但又是不離乎人倫日用底。這種境界,就是即世間而出世間底。這種境界以及這種哲學,我們說它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在馮友蘭先生看來,境界與行為是統一的,出世與入世也是相通的。馮先生曾在《人生的境界》一文說: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 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據此,要使真實的生活過得美,生活生存的環境很適宜,生命的境界更高明朗慧。人類就需要參透身名榮華與生死煩惱等身心羈絆,迴歸真實生命的本來。

參透身名。對於身與名,老子曾睿智地自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聲名與身命哪個更親,身命與貨利哪個更多,得到聲名與失去身命哪個是“病”。貪圖聲名貨利之心愈甚,勞損就愈多,貨利錢財積藏的越多,帶來的禍患就越大。河上公章名名此章為立戒章,告戒人們要重視的不應是聲名貨利,要知道聲名貨利是會對身命帶來危害的。進而,老子在十三章又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身所以有禍患,外在是因為把人身的聲名貨利看得太重,內在是因為人身有勞累,飢寒,欲好的困擾,若能忘卻人身,超脫凡俗,出入於無有之間,復歸生命的自然本性,與道相通,哪裡還有什麼禍患。《詩經·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參透榮華。所謂榮華,顧名思義即顯達,是身名的外在顯現,古往今來多少人為此窮其所能,甚至因此漠視身命,最終傷害了性命。世界科技與商業奇才喬布斯曾有一短人生精彩感言:“人生沒有限制,去你想去的地方,達到你想達到的高度,一切都在你的心和手中。他叮囑:保持飢餓,保持愚蠢。千萬不要被財富等身外之物俘虜,崇尚創造、簡化、生成和建構之力。老子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由榮華顯達到驕傲奢侈,一如驟風暴雨轉瞬成災,歷來古聖古賢,對此也是多有言論。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墨子·辭過》則:“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漢王充在《潛夫論·論榮》中說:“所謂賢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祿寶富貴榮華之謂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唐詩人白居易有詩曰: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李商隱《詠史》說:歷覽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司馬光《家訓》說:“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並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曾國藩家訓則說:“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道家傳承老莊之學,指出仙道貴生,人道貴華。譚峭曾著《化書》,其中專有《儉化》一篇論儉之義。他說:“一人知儉則一家富,王者知儉則天下富。儉於聽可以養虛,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護富,儉於公可以保貴,儉於門闥可以無盜賊,儉於環衛可以無叛亂,儉於職官可以無奸佞,儉於嬪嬙可以保壽命,儉於心可以出生死”。

參透生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對於生死之問,孔子以生的重要來回應了死的追問,但人生大事莫過於生死。《太平經》說;“凡天下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司馬承禎《坐忘論》則說:“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對此,莊子直面生死,以超然心態給世人以啟發,他認為;在諸利害之中,死生最為重大,但“死生無變於己”。他假借骷髏之口言道: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人生適時而來,人死也是適時而去,安心適時以順乎自然,便不會為世俗的哀傷與快樂所動。也就是把死生看成一個生命自然演變,所有生命,有生就有死,“死生如晝夜”。對此,玄學家郭象曾說:“夫死生之變,猶春秋冬夏四時行耳。故生死之狀雖異,其於各安所遇一也”。但是,死生之事無任如何都人生不可迴避的大事,重要的是如認識生死,掌握生死,成全生死。莊子還在《知北遊》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其通天下萬有之中的皆是一氣,所以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西升經·道象章》則說是:“五音所動搖,遂志樂色,散陽以為明,布氣成六根,從是有生死”。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章則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人所以出生而入死,皆因求“生生之厚”失道而亡。故《太上老君內觀經》中說:“道無生死,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要使生命長久,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久”。《度人經》則提出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參透煩惱。人生因有生老病死,因有無數無量希求,所以煩惱擾亂如影隨形,時刻相伴前後。《太上老君說清靜經》說:“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尤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煩惱的產生來源於貪求,因此人必須要減少自己的貪求,讓心迴歸於清靜,南朝梁寶誌《大乘贊》也說:“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而煩惱的根源則是心意,《西升經》說: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清靜經》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了靜,而欲牽之”。那如何來遣除心的擾亂叫呢?經中說:“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不於心累,不於形累,不於物累,如此才能遣除去煩惱。莊子告戒世人則是要心齋坐忘,因為人生猶如《紅樓夢·好了歌》所說: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心齋是要“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坐忘則是要“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並說:“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即耳無所聽,心無所動,遠離外在身形體和去除內在心智,與天地相通。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超越物我。超越物我就是不要被外在的事物牽纏和我之心念羈絆,讓心明澄靜如玉。張文勳先生在《儒道佛的自我超越哲學》一文中說:儒道佛三家學說在對待現實人生的態度上是截然不同的,但都追求一種超越世俗、超越物累、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他提出了孔子四母,莊子三無和佛家二執。《論語·子罕》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引朱子《論語章句集註》說: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已也。四者相為始終。起於意,逐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這是孔子提醒世人不要被私已的私意欲求所牽累的重要論述,關鍵是要摒棄私已之我。佛家的二執,是指我執與法執,是人生最容易犯的兩種“執障”,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是前提,法執即種種欲求,成為人生的“業障”,以至於沉淪而無明。所以,要在“破二執”,不為物我所牽纏。莊子的三無,即《莊子·逍遙遊》說:“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是莊子的生命嚮往,唐成玄英曾釋曰:物物而不物於,故逍就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遙就靡所不為。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遊。在這個追求逍遙的過程中,重在要從“有待”轉化為“無待”。莊子認為,列子御風而行,是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者”。才是無待。總的來說,就是要像至人、神人、聖人一樣,把自我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順心自然大化。超越身名,超越生死,超越物我。

悟真知常。《西升經·道象章》說:“去本而就末,散樸以澆淳,道變示非常,欲使歸其真”。人生最易容失去的就是本來天性和淳樸,這其實也是生命重要的,道家對此是特別重視。南華真人《馬蹄篇》中說: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齙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而伯樂所謂的善於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阜棧,以及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等等,其橛飾之患,鞭挾之威,傷害馬的本性。他認為“素樸而民性得矣”。而聖人用仁義禮樂,則是在殘樸以為器,道德以為仁義,也是在破壞人的本性。在《應帝王篇》中還講述了“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的寓言故事,告知世人不要好心辦了傷性害命的傻事。而修真存真就是要保持人的原初之素樸和天真之本性。南華真人說:“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拒;倏然而往,倏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謂真人,不以生死為喜憂,不忘不求不妄為,任生命自然周流。“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怵,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真人謙遜而不傲慢,得失、安危皆不攖於心。真人知道合道,以道為的本性。知道就是要知自然永恆之常道,故《陰符經》開篇就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觀知天道,亦即知自然之常道,並勤而行之,自然生生不息。老子《道德經》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知常則能無所不容,知常自然至大至公,知常自然獨行獨立,知常自然天德無量,知常自然合道永遠。簡布而言之,就是要知天地萬物的自然之道,知生命長久的永恆之道。

道教文化:百家論道·關於生活—生態—生命的思考·美善慧導論

結語

美生活,善生態,慧生命,核心就是一個生字。南華真人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為一”。天地與我是同生的,萬物與我是一體的,生是天地成物最美力量的展現。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間,萬物芸芸,天覆地載,生生不息,所以常言曰天地有好生之德,其德大無可量,是謂天德無量。這個大德天德,也就是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道使萬物得以產生,德使萬物得以育養,“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清戴震《原善》說: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也就是說:生活生態生命的根本都在道。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的一切皆由道而生,由道而長,道不僅是萬物產生的本原,也是萬物賴以存在的根據。人為萬物之靈,其生其長其成其育,都內含在道中,皆離不開道運化。所以。人要以道為根本法則,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法則是是道是自然,那人的根本法則也就是道就是自然。是所以南華真人說:“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道即是萬物之由,生化萬事萬物的根本。反之,道也因生而讓世人得以明白並珍重,《太上老君內觀經》說:“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沒有生就顯現不了道,沒有道生就不長久,生與道合一不離,則生則長久繁榮。

就人生現實而言,生活無不向往美好,生態無不向往和善,生命無不向往智慧,美善慧實可成為現代人嚮往和追求。生活、生態、生命的話題,是一個既廣大又精微,既深遠又現實,既永恆又難盡的哲學命題。我以為,生活、生態、生命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三個不同的圓環,一環套一環,最核心是生命,最外圍的是生活,在生命與生活之間的是生態之環。或者說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第二重是生態,第三重是生活。生命之環是紅色之環,象徵著熱烈與莊嚴;生態之環是黃色,象徵著富貴與愉悅(紅色可以和綠色合成黃色);生活之環是綠色,象徵著繁榮與和舒適 。生活是時間,生態是空間,生命是無限。立體來說則是三重,第一重是最高最深的、是生命是道,第二重是生態是德,第三重是生活是勢是成。特繪《三生框郭圖》一幅,以概說其要。

生活,生態,生命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它們所共同遵守遵行的根本則是“道”。“道”是生生不息的源泉,是萬事萬物的宗本,是中國思想最基本的源動力。是虛無,是平易,是樸素,是清靜,是真常。近代學者金嶽霖先生曾著《論道》一文並強調說:每一文化區都有它底中堅思想,每一中堅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源動力。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謂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為最終的目標。思想與情感兩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動力似乎也是道。讓我們一起來行道修道吧,以道為根本依據,反省我們的生活態度,反思我們所作所有,啟迪我們追尋生命的本真,實踐生命本來意義。以使人類的生活更美好,生態更良好,生命更智慧。

(作者:張繼禹道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