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首先,祝我的老師們以及教師同行們節日快樂!

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福分!

我是家族的第四代教師,曾祖父師範畢業後回鄉傳授新式教育,父母都曾是鄉村中小學教師。碩士畢業後,我留學美加,後回到國內大學執教近二十年。

教師節前夕,基於自己做學生、做教師的經歷,談一點對教師職業的個人觀點。

教學,教師是主角;教育,教師是配角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涉及多方面的協調發展。教育,涵蓋價值觀、身體健康、學習興趣與習慣、性格、情商和社會成熟度等諸多要素。家庭、學校(教師)和社會三位一體,各有教育側重點。

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家庭和學校(教師),各有教育側重點。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前半句是真理,後半句似是而非!

教育,家庭是主角,學校(教師)是配角,社會是舞臺(教育成功與否的檢驗者)。家庭處於教育的核心地位,自身的責任不可推給學校(教師)。家長渾渾噩噩,孩子有遠大志向的概率有多高?家長從來不讀書,孩子成為學霸的概率有多高?家庭不和睦,孩子性格陽光開朗的概率有多高?家長是手機“低頭族”,孩子不染上電子遊戲癮的概率有多高?

誠然,教師也有全方位教育學生的責任,從而也有相應的懲戒權。現實中亂象叢生,要不失之過嚴(打罵、侮辱),要不屈從於家長壓力而不作為。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儘快出臺有關教師懲戒權的規範,教師有章可循,學生們將是最大的得益者。

好老師,教什麼,怎麼教?

高中時,對老師的層次有了感覺。兩位數學老師,A整堂課講題,B一半時間講思路,高下立判。在中科院讀碩士時,深刻感受到了傳道的力量。導師們很少講課,每週給每個博士生、碩士生布置自學任務,並鼓勵學生們聽各種主題的講座,週五下午召集所有學生逐一做簡短的報告,然後集體討論,再佈置下週的任務。這個方式很厲害,充分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師生之間切磋探討效果也非單打獨鬥可比,而且沒法偷懶、沒法濫竽充數。

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授業最易,解惑次之,傳道最難。

也許您會質疑:這種教學方法只適合研究生階段,因為中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還不夠,有的自覺性也不夠。其實不然!每個孩子都生來就是高徒,我和青少年打交道二十多年,幾乎沒有見過智力不夠用的。這種教學方法,無關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聰明與否,關鍵在於有沒有這樣的意識和條件。另外,學習的自覺性與年齡無關,關鍵在於日常養成。

亦步亦趨跟著老師學的,很難超過老師,各行各業又如何進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三流的老師,灌輸知識點;二流的老師,因材施教,重心還在於知識點;一流的老師,“教學”,即“教學生如何學”,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和思辨探索精神。

教師自當做好本分,但是拒絕道德綁架

“上課之前,首先定義一下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管理學院,就好比一個諮詢公司。院長是CEO,系主任們是部門經理。而我,就是服務你們的一名客戶經理。你們交的學費的一部分進了我的口袋,成為我養家餬口、旅遊度假的錢。我們之間是一種服務與金錢的交換關係。”

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生定位需要與時俱進。

在麥吉爾大學攻讀MBA時,我已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浸淫了29年,孔聖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關係定義深入骨髓。因此,第一學期的一門課上,一位白人教授的“奇談怪論”著實“雷”到了我。

課堂裡,老外同學們不為所動,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我們幾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面露驚詫,驚詫於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竟然滲透到了神聖的象牙塔,驚詫於對於這種赤裸裸金錢關係的赤裸裸表述。

學生時代,我們大概都有幸遇到過德藝雙馨的恩師。天地君親師,恩師影響我們一生,我們對恩師的感情比肩親人。等到我自己做了大學老師,自認就是個普通人,與其被架上高臺、上不去又下不來,還不如依葫蘆畫瓢學學庸俗易懂的洋老師們,迴歸教書謀生的職業本質。我通常在第一堂課上開個玩笑,降低學生們的期望值:“我就是個教書匠,和木匠一樣的匠人。我努力教學,爭取對得起大家付出的學費和時間。如果大家看到我在街上打架鬥毆,請:第一,不要詫異;第二,馬上衝上來幫我。”

我們尊重私德高尚的人,但教師並不是基於品德和才能在全社會選拔產生。和醫生、律師、會計師、設計師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人士一樣,教師本質上就是一種腦力謀生職業,和普通人一樣的柴米油鹽、家長裡短、喜怒哀樂。絕大多數老師不掌握公權力,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人性楷模。私德固然重要,但是恪守教書匠的職業操守才是本分。

鼓勵和維護學術爭論,教師、學生和校方都責無旁貸

師生關係,是學術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即使從學術角度,師生關係也是相對的、階段性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即使中科院院士,在指導博士生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身的不足,也會偶爾意識到向學生學習的必要性。若干年後,導師會發現自己落伍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超過了自己。如果徒弟不能超過師父,那麼這個師父是不合格的,否則人類何以不斷進步?終將被淘汰的永遠是老師,而不是學生。明白這個道理的老師,不僅可以永遠享受溫暖的師生關係,更可以跟著學生一起成長,不會被快速變化的時代所淘汰。

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信奉“師道尊嚴”的老師們,不妨“吾愛面子更愛真理”。

鼓勵學生“唱反調”,有百利而無一害:

  1. 任何學科都不具備絕對真理,都是在爭論中發展的,爭論無所謂輸贏,扯不上面子;
  2. 寬容的學術探討,可以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3. 老師可以吸取有價值的思想,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後續教學質量。

現在,即使公立學校也幾乎不存在“鐵飯碗”。既然是招聘制,老師能上能下、優勝劣汰也是自然。在國內高校,一門課結束後大多也會讓學生給老師評分,但普遍流於形式。到哪一天,像歐美大學一樣讓教學低劣者下崗,教學質量才能有基本的保證。

今年七月,電子科技大學鄭文鋒副教授因在課程QQ群有“貶低”中國“四大發明”之嫌,被學生舉報。校方以“師德失範”為由取消了其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資格,停止其教學工作和研究生招生資格,期限為24個月。

一位世家教師如此說:盼望有一天取消教師節,讓教師職業迴歸普通

沒有學術寬容,何來創新創造?

學術寬容,不僅僅針對老師,也同樣要求學生和校方。“求實求真,大氣大為”,電子科技大學的求真精神不可僅僅停留在文字校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土壤,才能滋生創新創造。

結語

教師節的存在,既表明了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暴露出教師職業的畸形。在理想的社會,合法職業都是平等的。三百六十行都設個節日,那豈不天天過節?期待有那麼一天,所有的職業迴歸平等普通,所有的職業節日都被取消,包括教師節。

一家之言,歡迎各位討論、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