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成长型思维

蓬勃发展的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区别最重要的在于拥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领导者。

领导者的成长型思维


艾柯卡在福特公司就职时,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接管福特汽车公司的CEO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亨利·福特居然像解雇一个普通员工一样解雇了他。艾柯卡一直自命不凡,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更幸运的想法被践踏,他很不甘心。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他加入了福特公司的对手克莱斯勒公司,并如愿当上了克莱斯勒新一届的CEO。

固定型思维模式不会让他就此停止,他还要不断向外界证明,他是时代的英雄。他采用的方式实在让公司难以接受,甚至过激到证明自我比公司利益更重要的地步。例如,有下属向他提出某些汽车的新型设计,他害怕下属因设计受到赞许,进而取代他的位置,于是,他故意搁置或拒绝批准方案。同时,他却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维持自己奢靡的帝王般的生活方式上--花两百万美元装修他在酒店的企业套房。

最终他的这些行为惹怒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会,趁着公司还有一线生机时,董事会重新聘请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当他看到继任者逐渐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经营情况进入飞速发展时,他整个人都快要疯了,深陷在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他开始到处指责找借口,责怪克莱斯勒公司不近人情。

领导者的成长型思维


同样是CEO,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让我看到了公司管理者的希望。当初韦尔奇去应聘CEO时,公司有要求让3名候选人说服即将退位的前任,为什么自己最适合这项工作。韦尔奇强调了他的自我发展能力,他想通过不断学习,越来越接近他想成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管理者,他要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法官。

果真,在他上任后,他立即启动了与员工的之间的对话,询问管理人员对公司的现状有哪些满意和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公司所有人感到惊喜。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公司的发展,而不是体现他们个人的重要性。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领导者,在企业公司发展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最终,有什么比你任职于公司时,公司就蓬勃发展这一现象,更能证明你个人思想的伟大呢?


领导者的成长型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