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如有疏漏,還望評論補充!

【1,歷史緣由】

從前的狩獵,是在密林和江河裡尋找貧瘠生活中的蛋白質,帶來填充口腹的親切。

幾千年中,地廣人稀、野獸繁衍,吃野味的多為獵戶和錢權在握者。高危險係數下分娩出的山珍海味,在文化和宗教的加持下,成為少數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座上賓饌珍談笑,林中叟斃命虎口。

而野味成為餐桌主流的轉折,有一部分在宋代萌芽。 宋代及以後,文人參與醫學,中醫逐漸遠離外科介入與臨床經驗,尋求哲學和湯方的支撐,一副湯劑治百病的郎中越來越多。選取湯劑的材料,自然是越稀有、價值越高。一棵白菜能治病讓人懷疑,換成高山上的一株奇珍異卉便大可讓人信服。

於是明清之際,各種清火潤肺、滋陰壯陽的新奇中藥迅速佔據了國人的生活,深山裡的野獸野草也成為食療進補的名貴特產。直至現當代,無數中醫術語在國人的醫學知識儲備裡仍然佔據一席之地,也不論正確與否,都高呼 “老祖宗的智慧”。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辯證看待與使用中藥,是現代人必備素質

【2,錢權交易】

後來,商品經濟的紅利被隨手播撒在這片沃土上,無數的鈔票和機遇堆砌起生活的富足,以及一部分人精神的空虛。包間裡紅木飯桌上,隱藏的菜單被慾望和獵奇解鎖了,飯桌邊的人們望向後廚,嘴巴比胃更焦慮地等待著。熊掌、孔雀、果子狸等被各種人工改良繁殖的蔬果點綴得花枝招展。

味道?不知道,先指點一番,這個要怎麼吃才新鮮、那個要走熟人才能拿貨,哪怕那鍋裡湯水在過量香料裡泛著腥味,也要硬著頭皮喝上一口——這湯,有錢也不一定喝得到。難以下嚥和欲罷不能之間,只是一張薄薄的麵皮。

“這個野蛇肉不能用一般的金屬菜刀,要用專門的竹刀,處理時候才不會有腥味吶。”

說完這句話,眾人眼神齊刷刷遊移到身前,你只覺得那是赤裸裸的崇拜和嫉妒,想看出你的渠道和人脈。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蛇肉湯

【3,消費稀缺】

消費稀缺性以凸顯自我身份,時至今日仍舊不衰。比如從官場上各種限量版的酒和茶葉,到年輕人追捧的球鞋文化。雖然不排除真正喜愛的群體的存在,但是多數人追捧的不是球鞋本身,而是擁有限量版後帶來高人一等的勝利感和成就感。

工業化生產帶來的效率提升和生產成本下降,早已經壓縮了球鞋本身的價值,十年前生產的球鞋作為絕版再被拿出售賣獲得高價,更多的是展示自身獲得稀缺資源的能力。對於有些人來說,食野味就像開車進故宮,石磚路比不上柏油路開得順暢,但能開進去背後關係的錯綜複雜足以讓無數修馬路的想入非非。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球鞋文化背後是消費稀缺性獲得的成就感

【4,破壞規則的刺激】

有的人骨子裡認同權力,雖然自己沒有真正擁有權力,但可以在一些方面突破規則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野味只是尋求刺激的工具而已,借用這些動物屍體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帶來衝破禁忌的刺激感,並以此為樂,而單純的口腹之慾已經滿足不了精神的貧瘠。

尤其是西南邊境地帶,許多中國人在野生動物交易市場裡挑選“藥材”和皮毛,把穿山甲鱗片打成粉裝作胃藥衝擊帶回國、把熊掌上吃剩的月型指甲當作飾品賣到內地,似乎將與執法部門斗智鬥勇當成生活的樂趣和刺激。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熊掌

【5,迴歸“原生態”】

在工業化城市裡生存的人們食用圈養和人工繁殖的產品,逐漸擔心化學和生物手段對於食品口感和營養成分的消極影響。於是一部分人開始崇尚“手工”、“古法”、“原生態”,從手工蜂蜜、紅糖等逐漸蠶食到“純天然”的野味上,“家豬比不上野豬”等言論甚囂塵上,彷彿吃了這些來自大山裡的“純天然”食品,就能遠離工業化時代回到古代小農社會的田園生態。

追求返璞歸真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行為卻缺乏責任意識。

野味沒有經過動物檢疫,沒有安全的生長環境保障,這些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無生產廠家的“三無”野味產品的走紅,實在是對於人類兩百多年為食品安全所作努力的侮辱。同時,崇尚“原生態”產生的鄙視鏈,比如“洋雞不如土雞,土雞不如走地雞,走地雞不如野雞”等觀念,也是對於農耕社會以來馴化改良野生品種所做出努力的忽視。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許多手工製品缺少必要的消毒和防腐措施,很容易滋生細菌

【6,傳統習俗的善惡之分】

有的民俗習慣崇尚野味,在山裡待了一輩子的老人秉持著這樣流傳千年的觀念不願改變。他們的初心是祈求平安喜樂,但是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和固守傳統的責任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改變這樣的習慣,還需要更多的科學宣傳和幾代人更替的努力。

除了尊重與教化這類不利於社會安全建設的傳統民俗,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利益驅動,假借傳統、宣揚中醫、誇大功效,罔顧他人的生命安全。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7,社會發展遺留】

從前的蛋白質匱乏,農村長大、城裡工作的這一代深有體會。有時在田裡山間用野味打牙祭,獲得了額外的蛋白質禮物,比如有的父母輩曾在兒時吃過蜻蜓、田鼠,並當作苦中作樂的故事講給兒女聽。

在他們的下一代,吃野味卻演變成了極為陌生的“奢侈品”,這也是社會發展中個體記憶的代際傳承造成的心理影響的演變。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以前的農村,貧窮落後

【8,征服自然主義】

想做自然的主宰,被自然收拾得明明白白,還牽連無辜同類

,這是最好的描述。

從貴族圍獵到現如今的獵殺野味,都是一部分人的征服慾望作祟。他們渴望用弓箭長矛、刀槍陷阱站在世界的頂端,將人類奉上神壇,企圖讓自然萬物俯首稱臣。然而,與自然為敵的後果,便是染上野味身上的病毒,將災難在人間傳播。

對自然造成的破壞,自然會以更嚴厲的方式歸還。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籠中困獸

【9,與其說愚昧,不如談談信息獲取】

為了醫療功效吃野味的人和之前搶購雙黃蓮的人一樣,本質上的共同點不是愚昧,而是沒有真正信賴的公共服務提供者。尤其是醫療健康和社會信息等,如果能有一個權威可信的發聲方在民意信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提供精確可靠的醫學科學和健康衛生信息,愚昧的思想在一再的衝擊和周圍環境的變化下,有較高的幾率獲得轉變。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完善可靠信息渠道

【10,遍身綾羅者,不是養蠶人】

吃野味出事少,抓的和屠宰的出事多。源頭的猖獗,可以說是監管方面的欠缺完善,也可以說是外部環境的影響。再拿西南邊境來說,有的鄰國政局動盪,野生動物不受保護,百姓選擇獵殺販賣野味聊以生存……源頭歸向何處,答案很多。

【吃野味的十大原因深層分析:可不只是炫耀和新奇】

(如有想法,請於評論區補充)

我是貓砂裡的狗子,一名商科大學生,不定期更新社會熱點和隨筆寫作,喜歡就關注吧。

#頭條之星校園計劃# #實習僧助力職業成長# #青雲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