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追寻和保存历史真相的传统,自司马迁以来,大部分著史者都将真实而严谨的记录下历史真相作为自己的使命。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对《史记》的称赞之语,其原文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司马迁在记述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一般不作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记录人物事迹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

“不虚美,不隐恶”要求著史和评论历史人物时要有根有据,而且要求著史者要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不虚美,不隐恶”,也要求记述和评论时要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为尊者讳”,对“善”不虚夸,对“恶”不隐讳。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数千年来已经成为人们著书立说、评价历史人物的传统。

也正因如此,司马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识人看人的口诀,在读过史记的都应该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有哪些司马迁的识人技巧:

1、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史记·田叔列传》

这句话之所以会出现史记中,是因为这句话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赵禹所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大将军卫青的府上挑选侍从时说的一句选择人的话,什么意思呢?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其实就是说大将军卫青如此的优秀,府上门客肯定也都会像大将军一样优秀,这里面也有一层拍马屁的成分在里面。

其实这句话的愿意说,想要了了解一个人和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他选择任用的人,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可以从他身边的朋友的品行道德,来衡量他的。

这句话跟我们所熟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同意的,一个品行好的人,他结交的朋友和所选择的人,其品行也不会差到哪去,身边朋友全是品性败坏的人,那这个人也会跟他的朋友相差无几的。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所以,根据《史记》中的出现的这条观人口诀,看一个人他平时亲近什么人,基本上可以大概断定其为人是什么样的。

2、美好者不祥之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这句话的说做人不能太高调,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这一章节用到这句话,是借用扁鹊医术高明反而被人刺杀的事件来诠释这句话,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越是美好的它的危险系数也越大。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识人看物也是一样,不要因为外在没好表现而忽略内在的一些东西,并不是所有长的漂亮的人都是好人,都是可交之人,做人也不是只图一时名声大振,要有居安思危的警觉性。

3、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史记-魏世家》

看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结交的不同的人,可以衡量出这个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在史记里面是出现在《史记-魏世家》这一段,是魏文侯问大臣李克,魏成子和翟璜这两人谁适合做宰相,李克对魏文侯说出了这段如何识人的口诀。

在一个人的一生会很多个阶段,纵观他的从前和现在,如意时和不如意时,发达和不发达时,结交过什么样的人,是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三观的。

司马迁《史记》出现的3条识人口诀,看完才醒悟,识人如此简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沟通聊天中获取到的信息,应该获取什么样的信息,都是可以去判定一个人的,无论是有目的的沟通,还是漫无目的唠家常,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如何用获取到的信息去分析。学会这三个识人技巧,我想在以后的谈话和识人用人上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