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人都很孤獨,並且有人享受孤獨?

在喧鬧的世界裡,把各種角色演繹得遊刃有餘,在觥籌交錯中談笑風聲,在車水馬龍間寒暄耳語,在急促中匆忙趕場,在擁抱不捨中一一揮別,其很多時候我們急於奔向的是能讓我們安靜蜷縮的孤獨,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


為什麼現在人都很孤獨,並且有人享受孤獨?


成年人的世界總帶著淡淡的苦澀和幽幽的傷感,悲觀而堅強,悲傷主義不是情緒,是成年人對世界的基本態度和認知,並且大部分人都是英雄,認清生活的本質依然熱愛生活,在夜裡把自己浸入孤獨,整理好情緒,白天重新出發。

以前總覺得帶著淡淡憂傷45度角仰望天空的人是在裝文藝或者是真文藝,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在跟天空對話跟自己相處,訴說別人難以理解的自己安放自己奔波勞碌的靈魂,這樣的他們不想被打擾,也無暇顧及他人的想法。


為什麼現在人都很孤獨,並且有人享受孤獨?


其實孤獨的人也不是無事可做,更不是空虛寂寞,只是想走進靈魂的黑洞,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有的只是想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一下。

這飄蕩的靈魂如果幸運,或許能夠觸及一雙溫熱的手,讀懂他的孤獨,或許孤獨就成了兩個人的世界,他們獨立而融合,成為靈魂伴侶,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

朋友A分手後每天需要我開導,工作上運籌帷幄雷厲風行的他變得像個迷了路的小孩,他憂傷地對我說“我只想找一個人能懂自己能聊得上天的人怎麼就這麼難?我真的很孤獨啊!”

我笑他“你那不叫孤獨,叫寂寞!”,他急道“我缺的不是女人,我缺的是靈魂伴侶!”

我懂他的孤獨,走不進別人的內心,別人又不懂他的世界,一個事業型的男人其實是最需要有人能點亮他那片別人看不到的黑暗的。他是我見過的男生中,經歷過婚姻、遭受過感情欺騙和背叛依然心懷美好的“傻白甜”,每一次戀愛都像一個剛初戀的男孩子一樣,全身心的投入,遍體鱗傷地出來,最後留下漫無邊際的孤獨。這是感情的孤獨,真心遇不到懂得,精神總敗給物質,真愛輸給現實。

朋友B說,她很久很久沒有開懷大笑了,有時候一個人走進家門有一種落寞的空虛感,看著窗外的繁華似錦,感受著屋內的靜默無聲,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在我眼裡她是一個面面俱到、討人喜歡會照顧人的大姐姐,對人真誠的她有很多朋友,閨蜜也有幾個,但依舊在喧囂落幕的夜深人靜找不到靈魂歸處,這是成年人的孤獨,沒有緣由也無需探索,只能欣然接受,苦苦品嚐又享受其中,就如品一杯苦咖啡。

很多男人總喜歡在回家之前待在車裡吸一會煙,在慢慢燃盡的煙只中驅散疲倦,自愈自己的心力交瘁,找回家中頂樑柱的狀態,這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孤獨,這大概只有中年人才懂吧!


為什麼現在人都很孤獨,並且有人享受孤獨?


現代人之所以孤獨是因為大家都有各自奔向的方向,風景各異難以共賞,大家在各自奔於生計的路上,快節奏的生活難以產生精神共振,每個人掉進了生活的大海,都需要奮力揮臂,有的孤獨是沒人能懂,有的孤獨是無人訴說,有的孤獨是不能說,所以,成年人都難逃孤獨。

孤獨其實並不悲傷,是可以享受的,有的人在孤獨中享受一杯酒、有的人在孤獨中讀懂一本書、有的人在孤獨中新品一場電影......三毛說“一本好書,靜靜抱坐讀到日月無光,人就在書裡起伏,掩而不聽那塵世喧囂,這世間最寧靜的快樂。”,村上春樹說“於是我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兇頑,同時又得知世界也可以變得溫存和美好”,孤獨也是一樣,你懂它苦澀又喜歡它味道。

村上春樹應該是對孤獨瞭解最透徹的人,他的作品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灰暗,又散發著生活之光,讓人感覺像坐在一輛奔跑在盤山公路的馬車,你知道有危險但你又知道這大致安全,因為這輛馬車載過很多人,這種感覺就是孤獨。


為什麼現在人都很孤獨,並且有人享受孤獨?


村上春樹喜歡寫作喝酒、旅行和跑步,這些都是一個人享受孤獨時最好的活動,他把孤獨演繹成了一首詩,當孤獨成為釋放,孤獨就成了一種享受。

說句題外話,我覺得村上春樹再陪跑幾年也難以拿到諾貝爾獎,因為他寫的是“小我”,但他被很多的小我愛著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