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4%→0.91%,總書記點讚的“小木耳”有了“大本領”

“食用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

——李玉

44.04%→0.91%,總書記點讚的“小木耳”有了“大本領”

李玉:吉林省長春市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育種室主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野外,是李玉每年的一項主要工作。

從每年的4月底5月初開始,十幾個人需要深入到自然保護區裡,每隔十天到山上集中採一次蘑菇,回來整理資料,如此循環往復,一般會持續到9月份,到自然界中不再有蘑菇生長。

這項幾乎貫穿野生蘑菇生長週期的工作,基本佔據了李玉的絕大部分時間。“我年輕的時候,常常在野外,經常還需要住到山裡頭。”在陝西和四川交界的山上,他遇到過狗熊;在深山老林裡走著,毒蛇會吐著蛇信子突然出現在人的頭頂;在國外野外時,曾被蚊蟲叮咬到整張臉全腫了起來,完全變了模樣。大自然中不乏危險的力量,他有過在河邊走著走著,前面突然來了大水,得趕緊朝相反的方向跑的經歷。

問他去過哪裡?“你說我哪裡沒去過吧。”今年76歲的李玉,幾乎跑遍了我國的名山大川。每年,他的主要工作還是帶著團隊到山裡去出野外,尋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沒被發現的食用菌。

01 ■李玉的玉木耳

柞水木耳火了!

“小木耳,大產業。”4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前往陝西省柞水縣金米村,瞭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看到當地黑木耳、玉木耳喜獲豐收,在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中發揮了硬核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柞水木耳給予了高度評價。

當晚,縣裡就打電話向李玉轉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

玉木耳因色澤潔白、晶瑩剔透而得名。而且,還與李玉名字當中的玉字相合。因為玉木耳是李玉院士及其團隊發現並選育出來的國家專利品種。

“當聽說玉木耳比黑木耳營養價值更高、品相更好、價格更高時,總書記說,這個好,以後就要發展這樣的品種。話音剛落,現場一片掌聲雷動。”電話中,他們非常激動。

“這個點贊,讓我們食用菌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鼓舞人心的話語,傳到千里之外身處白山黑水間的李玉也激動不已。

習近平總書記點贊之後,柞水木耳一下子成了市場售賣的熱點,開始在互聯網上霸屏,在電商平臺熱銷。前不久,淘寶直播發起了一場陝西助農扶貧活動,淘寶主播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間同時開賣。2000萬網友衝進直播間,24噸柞水木耳全部被秒光,尤其是李玉選育的玉木耳,很快被搶購一空。

當晚,在直播間參加現場帶貨的柞水縣副縣長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今晚累計300萬元的柞水木耳,相當於柞水縣去年全網4個月的線上銷量。”網友紛紛刷屏:直播一夜,堪抵4月。

與食用菌打了40年的交道,李玉一直致力於食用菌科學與工程產業化研究,他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歷程。

1978年時,中國的食用菌總產量5.7萬噸;2018年,中國的食用菌總產量已達4000萬噸。

“這是什麼概念?40年,700倍!哪一個作物的產量40年能增長700倍?哪一個國家能在短短40年內把一個產業做得增加700倍?”李玉反問的語氣中半是感慨,半是驕傲。

當國際上的權威機構權威人士對李玉說,“你們這個團隊對中國的食用菌產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歷史會記住你們的。”

“記不記得無所謂,再過幾十年我也沒了,但是這個產業起來了。”

是的,如今的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繼糧、油、果、蔬後的第五大農業種植業,我國也發展成為當之無愧的食用菌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

02 ■帶著農民在蘑菇地裡“撿鋼鏰”的“財神爺”

吉林省蛟河市,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生活、繁衍生息。蛟河市黃松甸鎮地界內,有一座山,當地人稱之為摩天嶺。其東側是一片空地,因早晚溫差大,氣候條件特殊,成為黑木耳的最佳生長地。

種木耳、收木耳、賣木耳……成為近幾年鎮上最常見的場景,將近95%的小鎮居民,從事黑木耳種植加工或與此相關的行業。在年產值10多億元的背後,除了自然優勢,也跟李玉有關。

立秋剛過,蛟河市通往黃松甸的高速公路兩旁叢林盡染,細雨中,沿途黃松甸鎮的山前屋後空地上,隨處可見栽種木耳的大棚和一段段等待採摘的黑木耳,在雨中散發著敦厚的生機。

“今年木耳生長不錯,能賣上個好價格。”在菌農孫俊富家的大棚中,李玉一邊說著話,一邊小心地走著,時而又停下腳步,仔細查看木耳生長的情況。這些黑灰褐色的木耳,是能讓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金耳朵”。

黃松甸鎮地處長白山餘脈,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區氣候過去一直是制約黃松甸經濟發展的短板。“地不多,半冬過,打點糧食夠吃喝”是過去對黃松甸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裡的百姓窮怕了,總想要改變點什麼。”李玉說,就連當地政府也煞費苦心,想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情況下進行創富。在嘗試過種植旱菸、土豆、甜菜等最經濟作物終宣告失敗之後,在上個世紀80年代,黃松甸人開始嘗試人工黑木耳栽培。

就這樣,袋料栽培木耳被引進了黃松甸鎮。木耳賺錢,黃松甸人積極性很高。到上世紀90年代,各村已有了幾百萬包的栽培規模。為了造勢,大夥兒在302國道旁豎起一個牌子:“中國木耳生產最大的鄉鎮———黃松甸”這在當時是個頗為大膽的舉動。

“出差途中,偶然看到了這塊牌子,我就找上門來。”李玉笑著說,沒想到,自己的主動上門,與黃松甸鎮一拍即合。從此,為黃松甸鎮食用菌產業開啟了大學帶動產業、科學家扶持栽培戶合作的模式。

“那時候,只要有時間,我就去黃松甸。”李玉說,在鎮裡,他和農民一起摸爬滾打,培育新品種,探索地面擺放全光栽培,推廣微孔出耳技術……“當時沒有高速公路,302國道路況較差,我就起早去,貪黑回。”

十幾年下來,黃松甸鎮成為中國知名的黑木耳之鄉,農民的收入也從一畝地收入300元錢開始,翻番兒地往上漲。李玉也成了當地黑木耳產業領路人,被當地幹部群眾稱為“木耳院士”“農民的財神爺”。

每年三四月份,李玉都要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到白山黑水的田間地頭、菇棚車間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每到這個時候,周圍的菌農像過節一樣,從四面八方趕來,為的是聽他一堂課。此時,李玉似乎忘記了疲憊,又變得年輕了,講起蘑菇種植技術總是滔滔不絕。幾毛錢的菌苗種到地裡就可以變成幾元錢的蘑菇,當地農民笑著說李玉是讓他們在蘑菇地裡“撿鋼鏰”。據不完全統計,他先後培訓技術骨幹8000多人,輻射帶動菌農3萬餘戶。

03 ■“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用主義者

木耳,成了黃松甸的一道風景!而“風景”卻不僅僅在黃松甸一地綻放。

陝西省柞水縣位於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秦嶺腹地,滿眼盡是連綿不盡的山川。唐代詩人賈島《題安業縣》雲:“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描寫的正是當時的柞水。

儘管交通不便,但柞水當地盛產椴木,而椴木最適宜木耳生長。

據柞水縣副縣長謝俊峰介紹,近百年來,當地群眾一直有種植木耳的傳統。“由於傳統的種植方式技術不成熟,耗時長、產量低,木耳產業發展長期處於小而散的狀態,並沒有給百姓帶來富裕生活。2014年初,柞水縣貧困發生率為44.04%。”

2017年,柞水縣開始把木耳產業作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並通過科技部牽線與李玉院士團隊取得了聯繫。由此,李玉和他的團隊開始了與柞水的“千里交集”。改變,也從這一刻開始。

“當時,柞水木耳產業的現狀是起步晚、基礎弱、鏈條短,在關鍵核心環節上缺乏技術支持,面臨的困難很多。”談起當年合作的情景,李玉依然記憶猶新,“柞水木耳形好肉厚、營養豐富、市場緊俏,且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但想把‘柞水木耳’打造成品牌,就要先搞明白品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李玉說,為了對當地木耳產業把脈問診,他親自帶領團隊深入柞水縣全境,“我們做了最基礎的工作,把當地所有的菌類都進行了調查,摸清當地的資源”,開展秦巴山木耳種質資源發育與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

這一干就是三年。李玉和他的團隊幾乎跑遍柞水縣的每個村莊,基本上沒休過週末。最終,為柞水選育出5個宜栽品種,並實現大面積推廣,輻射帶動全縣9個鎮辦42個村發展木耳產業。

科技雖然為柞水木耳插上了“翅膀”。然而,什麼時候該澆水、該通風?現代化菌包生產對農戶、基層幹部來說,頗為陌生。為了讓菌農儘快適應產業發展的要求,李玉團隊又制定了木耳的生產標準和規程,並進行培訓。

“我們為柞水縣編制了柞水木耳生產標準。”李玉製定的規程為木耳工廠化生產、科學化大田管理、等級劃分提供了技術支持。到這,這事算是畫了個比較圓滿的句號。李玉又開始思考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

食用菌產品不能侷限於鮮品和幹品放在飯桌上,還要研究如何把菌農組織起來,進入農產品加工、流通等領域,讓菌農分享流通加工環節糧食增值的收益。

“其實菇類是真可以點草成金。”李玉表示,所謂深加工,一是食用菌主食化,比如做成香菇麵條、素食麵,二是製成各種醬類,全株高值化利用。“從生長週期、生產產量、生長質量來說,食用菌應該成為人類主食。”很快,木耳冰淇淋、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新產品相繼被李玉團隊研發出來,形成木耳全鏈條產品矩陣,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我們考慮的不是光給資源,而是要把它變成產業,比如食用菌主食化當中,就包含了一個大健康的理念。”李玉的團隊帶去了一整套體系,有機器、產品、方法,還有文化。

如今,柞水累計發展木耳1.58億袋,生產幹木耳7000餘噸,實現總產值5億多元。受益於木耳產業,柞水全縣累計實現51個貧困村出列、13406戶42088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91%。

“李院士讓我們由種玉米變成了種木耳,由木耳種植的‘門外漢’變成了掌握技術的‘土專家’,由畝收入不足千元變成了上萬元。俺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底氣更足了!”村民們說。

但在公開報道中,關於李玉的內容並不多。“說來說去有什麼用處呢?說十句不如干一件事來得實在。”本是山東人的李玉,口音已經非常“東北”了。而總跟農民待在一起的他,也實際得跟農民一樣,“希望做點實際的事,最好是看得見摸得著,還能用得上的。”

04 ■孤獨的拓荒者

我們平常在市場餐桌上看到的金針菇,有細而長的柄,頂上託著一個小小的菌傘,乍看上去頗似一顆長長的大頭針。但這樣的金針菇,並不是自然界原有的物種,而是人工培育出來的。

“野生的金針菇,上面戴著一個跟銀元差不多大的大傘蓋。現在我們看到的金針菇,是日本的同行通過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等人工方式培育出來的,讓上面的蓋不展開,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更好。”李玉的工作,更多幹預的是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

李玉不出野外的時候,主要忙乎的就是這部分涉及到分子生物學的工作,這些通常是李玉在實驗室裡需要完成的。

幾乎天天都有人找李玉。有政府官員,企業技術人員,更有農民。在他看來,自己研究的食用菌不是高精尖,比不了原子彈那麼轟動。也不高大上,樸素日常,但人的一日三餐誰也離不了。

“從科學上來說,中國的食用菌發展在世界上是領先的。”李玉是世界上第一個為黏菌新種定名的中國人,同時也是我國食藥用菌研究領域唯一的院士。從事菌物科學研究的40多年裡,他醉心菌物世界,求索拓荒。

1966年,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的李玉,來到吉林。那時“文革”已經開始,到吉林省農科院報到時已是1967年春天。

“農科院領導說,你得到下面的農科所去。我這個人比較聽話,繼續北上,到了吉林省農科院白城農科所,一干就是10年。”

1978年秋,李玉考取了吉林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的真菌學家周宗磺教授。作為研究生班的班長,李玉專業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又得劉波、白金銷、劉錫璉幾位國內知名菌物學家執教,逐漸成為導師周宗磺心目中最優秀的“嫡傳弟子”。可惜在李玉即將畢業之際,老人因病逝世。臨終前,老先生專門囑託李玉,希望他把菌物研究繼續進行下去。

多年來,作為菌物科研領域孤獨的拓荒者,作為菌物世界的守望者,李玉飽嘗了無數艱辛,也收穫了無限喜悅。不僅把導師的願望變成了現實,而且將菌類科研成果推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前沿——

40多年來,我國食用菌的栽培方式從木段發展到代料,發展到了工廠化、智能化階段;種植品種也從群眾熟悉的平菇、香菇、木耳等大宗品種,發展到桑黃、靈芝、羊肚菌等珍稀品種。

30多年來,李玉累計培養菌物學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已經成長為菌物產業的領軍人才或骨幹力量。“李老師先後主持科技部973、農業部948等科研項目40餘項,創新和改進了8項關鍵技術。”李玉的學生李長田表示,在李玉的努力下,北方食用菌發展中的工程技術難題得到了解決,真正實現了國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擴”的食用菌發展戰略。

食用菌需要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的相結合。40年來,他和他的團隊在40多個貧困縣(市)留下足跡。如今依然率隊在一線,每年有260多天在貧困縣助力脫貧攻堅。

“當初有人問我,‘你們老研究這些菌有什麼用?誰關心多一種少一種?就不能研究點讓老百姓掙錢的事兒嗎?’”這樣的質疑激發了李玉的家國情懷,推動他將科學技術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腳步,他不分晝夜搞科研、定期外出採標本、在出差的路上編撰學術著作;用30年的時間助推吉林蛟河成了木耳產業重鎮;帶領團隊培育新品種玉木耳,成為農民穩固脫貧的幸福產業……

針對吉林省地處黃金玉米帶、產量高效益低這一“新東北現象”,作為長春市政協常委的李玉先後提出“南菇北移”“東木西草”“食用菌產業應納入國家新興戰略產業”“食用菌資源的高值化綜合利用”等建議,被國家、吉林省政府採納並付諸實施,成為新的產業亮點,極大地推進了我國食用菌產業化。作為科學家,李玉在一線不斷鑽研突破各種技術難關;作為政協委員,他說結合自身工作進行建言資政,對國家在食用菌領域戰略佈局的建議,也是自己的一項工作。

記者:高峰 韓雪

編輯:魏芯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