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招,走出因家境原因而自卑的困境

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有学生遇到这样的困扰?老师,我因为家庭环境不好,从小自卑,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大方方的介绍自己,做事也畏畏缩缩,感觉人生没有奋斗的动力,问我该怎么办?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很多人都误解了这个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自卑。

什么是自卑?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心境模式,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一个人自卑,其实主要根源这三个方面::

1、原生家庭的影响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小时候是孩子自尊形成的基础,父母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经常在父母打击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自卑,而被摧毁的自信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心理学曾发现,自信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塑造的,它来源我们自身的信念与积极行动。一旦我们从内心肯定与相信自己的价值,我们就不会害怕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束缚与局限。

2、内在负面自我评价

一个人自卑的根源来源内在消极自我评价。心理学上有一个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讲述的是科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如果一个人经受打击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认为自己不行。

一个人自卑的根源也是如此,如果长期处在负面的情绪中,再加上习惯和别人比较,那么往往就会非常自卑。这种自卑如果想要彻底的改变,必须要学会慢慢掌控自己的生活。

3、完美主义作祟

一个人自卑的第三个根源就完美主义作祟。过于完美自信的人往往因为自己身上的小缺点就开始否定自己, 即使自己很优秀的前提下,也依然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这往往和小时候父母过于严厉要求也有关系。

因为家境原因而感到自卑,说明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家境可能有问题,让他感觉到不舒服,就像眼里有沙子或鞋里有沙子,他是能感觉到的。

那家境有什么问题呢?

从普世化观念来看,人们多因为以下这些家境原因感到自卑或不舒服,比如,贫穷、来自农村、家庭中有暴力、离异家庭、或家中有犯罪人员等。

其实自卑这种自我认知,不属于我们的意识,而是属于我们身体层面的认知。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经历来看,自卑其实是一种情绪,一种自我能感受到的情绪。

那面对因家境原因而产生的自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从深层次理解自卑背后的心理机制。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如别人感觉家境不好,这些其实都是主观看法与认识,是我们骨子里的一些标准与评判。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二元评判了,以家境为例,我们认为,家庭完整是好的,离婚是不好的;有钱是好的,贫穷是不好的;城市是有文化、高大尚的,农村是贫穷落后、没文化的;家庭里有犯罪人员或残疾者是不好的等等。我们在这样的文化里长大,深深地吸收并相信了这些观念,这些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它便控制了我们,一旦我们的外境与我们认可的好的情形不同,我们便会感觉自卑、难过或痛苦。

实际上,在现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我们所信奉的这些二元观念完全不是真理。没有任何人规定说贫穷不好、离婚不好。我们评判和认知一些事物,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所以,要想去掉因家境而形成的自卑,首先必须面对现实,看到自己因家境的什么而自卑,看到自己头脑中那个观念,然后质疑它的正确性。有一种“不好”叫做“别人觉得你过的不好”,说实话,当你身边的所有人都觉得你过得不好的时候,你是真的过得不好?有的家庭虽然贫穷,但是家庭和睦,相处融洽;有的家庭虽然离异,但是没有多年的冷暴力;有的家庭虽然普普通通,但是也有平凡有意义的幸福和温暖。观念的消融或者改变,不是靠对比出来的,而是要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它,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价值观。

其次,明白生活万物其实没有任何标准,人生重在体验。标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文化里形成的头脑观念。这些观念或说标准本来是虚妄不实的,但我们却常常拿它当尺度,不由自主地去比较。一旦达不到我们认为的好标准,我们便会自卑与痛苦。所以,要看到自己有标准、有评判、有比较,慢慢地学着去掉这些观念与标准,把所有的生活都看成是一种人生体验,比如,家境贫穷是一种体验,富有是一种体验;离异家庭是一种体验,完整家庭是一种体验。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体验而已。

最后,找到自己的生活兴趣及奋斗目标。其实,自卑本身不是一件坏事。自卑会把一个人真正毁掉的,是“外界对自己的不接受、排斥和讨厌”造成了“自己也对自己不接受、排斥和讨厌”,令人自暴自弃,这才是自卑最害人的地方。他人的排斥、不接受,让你以为自己不如别人,就一定会产生自卑感,而如果你有目标,热爱生活,你就会以这种自卑感来鞭策自己,告诉自己不能松懈,一松懈就会受到别人嘲讽,被人看不起,“我不想这样”,自卑感会带来这种积极作用,给你力量,让你在困境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财富。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最后结尾说,祝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平凡而有意义的人生。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面临的困境也是平凡人的困境,我们能做的,就是热爱生活,积极健康,努力进取,让人生变得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