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毛”的教育,還是“爭鬥式”的教育?

教育要回歸人性化。

這個話題,早在20世紀,便被提出來了。

換句話說,教育很多時候,都是需要“順著毛”的。

什麼叫做“順著毛”的教育呢?

借用一句教育學大佬,法國教育學家盧梭的名言:

教育要順應兒童的天性。

順應兒童的天性的教育理念,具體表現在教育行為上,便是在對兒童的理解的基礎上,循循善誘式的教育。

“順著毛”的教育,還是“爭鬥式”的教育?


說起這個來,不得不提起孔子。

孔子在教育他的學生,子路,顏回的時候,十分地注意,同樣的話題,因為兩個學生不同的性格,便採取了不同的方法。

這便是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礎,是建立在對學生的高度的理解上的。換句話說,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小學生和初高中生而言,不同的孩子們,有著不同的天性,我們要順著毛,採取不同的策略。

對於自信心缺乏的學生,我們要給予充分的和適當的鼓勵。

對於自信心充足的學生,我們要激勵他們,不斷前進。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在瞭解了特點之後,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

學生犯了錯之後,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性格,採取不同的策略,順順毛,再才好操作。

我曾經在班上,遇到過一個不肯做作業的女生。那時候我剛剛站上講臺,對於這樣的學生,很是頭痛,便經常在課堂上問她,知不知道作業是什麼。

時間長了,她很不喜歡我上課,而且還逃課,專逃我的課。

我仔細觀察了另一個年長的老師的課,發現這個女生,不僅很認真上課,還按時完成作業。

我便向那位老師請教。

原來,在這位老師的課堂上,老師對那個女生,態度很好。只要那個女生有什麼突出的表現,老師便會讚揚她。久而久之,那個女生很喜歡這位老師,便什麼都順著老師。

“順毛”這樣的事情,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老師順著學生的天性,學生也願意配合老師。

在教育中,難道要一直順著學生嗎?

學生犯了錯,也不批評?

對學生,便是聽之任之?

當然不。

要是什麼事情,都順著學生。那教師可不是教師,教師是供著滿教室的上帝了。

學生是需要保護的花朵。作為養花人,卻不能對學生縱容。

當學生犯了錯,根據錯誤的性質,教師當然需要批評。

學生如果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比如打架,比如抄襲——這些錯誤面前,是沒有情面可講的。

面對這些原則性的問題,教師需要拿捏有度,嚴厲批評,鬥爭到底。

當學生犯了一些非原則性的錯,比如上課講話,作業忘記交了等等。

根據這些錯誤的不同性質,對於學生的不同性格,可以採取不同的策略。

如果有學生多次不交作業,可以多多瞭解這個學生的生活,從關心生活,關注學生的成長的角度來看,會比較好。

如果學生第一次犯錯,第一次沒交作業,則可以採取善意的提醒,提醒學生按時交作業,別再犯錯。

在這些問題的處理過程中,還可以和學生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教育教學,都是十分有益的。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