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是被裁掉的那個人嗎?

感謝中國勞動保障報、央視網公眾號的刊登。

原文載於中國勞動保障報

我是一家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由於工作原因,這些年來我參與裁掉了很多人。兩年前,曾寫過《人員安置,安置的是人心》,那是我的真實想法。真誠和有溫度做事,一直是我生命中的自覺。但這次疫情影響之深遠,讓我愈發感受到,安置人心何其難也。

(一)

兢兢業業換不來不可替代。我們應該時刻追問,我做的工作到底創造了什麼價值?

參與裁掉那麼多人,我發現被裁掉的人裡面兢兢業業的是大多數。

我會是被裁掉的那個人嗎?

尤其與老員工溝通時,他們總會和我如數家珍般講述“想當年”;而我每次都會和被約談者回到 “馳騁風雲”的年代,也會認真聽他娓娓道來的工作細節。那一刻,我都會有說不清楚的“酸楚”。

人性化的公司會有各種方式讓員工能接受,儘量減少對他們內心的衝擊。如果遇到“剛性”的公司,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不論如何,殘酷的現實是:你沒有錯,只是不被需要了。

可能太多次這樣的經歷,也可能性格使然,我習慣有一些危機感,習慣經常問自己:我做的工作有價值嗎?這種價值真是不可替代嗎?

如今,個體與平臺關係在悄無聲息發生著變化,兢兢業業是難能可貴的職業品質,卻遠遠不夠。每個職場人,都應該有一點危機感,時常瞭解市場變化,時刻掂量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保持一種學習狀態。如此,隨時有轉身的能力和勇氣,或許能讓我們活得更從容。

(二)

養家餬口的成本與公司無關,應該時刻準備著,我有再次出發的能力嗎?

還記得《當幸福來敲門》嗎?很勵志的影片,現實卻不一定會那麼完美。這次疫情在拷問企業財務是否健康的同時,也在考驗著每個家庭的財務狀況。

離職溝通時,很多員工會和我訴說生活不易,房貸、車貸、養孩子,同情、理解、於心不忍,卻又無能為力。每次最好談的總是那些再就業能力強的人,而哭哭啼啼的總是那些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更合適崗位的人。

盛世之下的安逸經不起一場疫情,最近,我常說,疫情就是照妖鏡,照出所有“真實”。沒有人應該對你負責,你才是自己的責任人。

“活著”本不輕鬆,蔣勳先生說,讓生活慢下來,人才不會很焦慮。然而“慢”是建立在自己有掌控基礎上的,“慢”需要努力方能達成。

我會是被裁掉的那個人嗎?

每個人都希望體面,希望讓家人無憂,希望獲得尊重,但要想讓希望變成現實,讓現實可持續,則需要時刻準備著。不論是遇到意外風險,還是此路不通後的“再出發”,我們都可從容應對。

所以,我們需要時常審視一下“世界”,儘管大部分時候不一定看得懂、看得清,但總有一些基本要求不會變,那就是我們所在行業的基礎能力,希望真需轉身時,每個人都能華麗的轉場。

(三)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直面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人性使然,習慣做“旁觀者”,習慣“鴕鳥”思維,看潮起潮落,看很多行業起起伏伏,更多的人是“看客”。是不是應該時刻警示自己,如果我就是那個中年被裁掉的人呢?

我會是被裁掉的那個人嗎?

這次疫情沒有局外人,我們不能再是看客。“暫停鍵”按下後,我們是否看了曾經想看的書,補了曾經想補的課?如何“定心”很重要,可以降低慾望,但一定需要直面問題。我欣賞“隨遇而安”,但我更欽佩“向上生長”。

除非我們不工作也可衣食無憂,否則,在這個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就是我們每天要做的功課。

每天直面問題,而非讓問題累加,或許是我們不被淘汰的路徑之一。


作者:程陽,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長期專注於勞動、合規法律事務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