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先來看兩張圖片,請大家來猜一下:這兩個是什麼東西?

「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我聽到的答案五花八門,而且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其實呢,很簡單,這兩幅圖描述的同一樣東西:高壓鍋的鍋蓋。只不過,一幅圖是從上往下看到的樣子,另一幅圖是從側面看過去的樣子。

記得,我們曾經學過一首蘇東坡的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的大意就是說,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歸納起來就一句話:同一樣事物,因為選取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之所以跟大家講這些,是要告訴大家一點: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換角度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用得好,寫出來的作文就會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講到換角度,我們先來了解一個作文小知識:

敘述的人稱

第一人稱:我,我們。使用第一人稱的好處是:真實可信,便於抒情,便於進行心理描寫,使人有真實的感受。

第二人稱:你,您,你們。使用第二人稱的好處是:(1)最貼近讀者 (2)(如同和別人對話),使人感到特別親切,便於情感交流。(3)使人感受更深 (4)引起讀者共鳴,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她它/們。使用第三人稱的好處是:(1)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 (2)敘述角度靈活自由。

文學作品也好,作文也好,敘述角度不同,那麼得出來的結果也不同。也就是說,敘述的人稱不同,角度就不同。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螞蟻和蟋蟀》

一個炎熱的夏天,一群螞蟻在發燙的大地上勤奮地運著貨物,樹蔭下一隻正在彈琴唱歌的蟋蟀朝著螞蟻們愉快地打著招呼: “螞蟻先生,這大熱天的運這麼重的貨物幹什麼呀?”

“一到冬天就沒有食物了,我們現在要多儲存一些。”螞蟻們回答。

“為什麼這麼早就準備過冬,這麼熱的天不會玩只會幹活,真是傻透了!”說著蟋蟀就嘲笑起來。

“那你就玩兒吧,我們要走了。”螞蟻們唱著歌運著貨物走遠了。

冬天到了,蟋蟀到處找不到吃的,凍得發抖,餓得搖晃著在雪地上慢慢地走著,它來到了螞蟻的家門口,“咚咚”敲門,半天才開一道縫。蟋蟀有氣無力地說:“我要死了,請給點吃的吧”。

螞蟻笑道:“蟋蟀先生,夏天的時候你不是還嘲笑我們嗎?現在還是請你唱歌玩兒去吧!”蟋蟀又凍又餓,腿一蹬,死了。

分析:這是一則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作者站在上帝的角度來審判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蟋蟀,讚揚勤勞刻苦的螞蟻。同樣是這個故事,如果你是蟋蟀,你還會讚美螞蟻嗎?你會展開自我批評嗎?臨死之前你會想什麼?後悔還是不後悔?如果你是螞蟻,你會想什麼?當急促的敲門聲響起時,你在做什麼?見到蟋蟀快要餓死,你會可憐它救它嗎?

除此之外,你們還能想到什麼其他角度?比如,鳥、大樹、大地、門……特別是“門”這個角度,就非常的新穎。當然,這裡的“門”指的是螞蟻家的門,在換角度之後,用倒敘的手法,描述門外的蟋蟀和門內的螞蟻兩種差距明顯的情景,然後再按順序記敘這個故事。由此可見,一個普通的故事,因為換了一個角度,就立馬會給人全新感受出來。所以,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掌握好了這個方法,就不會再愁不知道怎麼創新了,不會再愁不知道怎麼寫出新鮮感了。

「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我們再來舉一個例子:

相信很多同學都看過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吧?你知道這個故事有哪幾種觀察角度嗎?都可以從誰的視角來寫?(比如說,火柴、月亮、烤鵝、貓、鞋子、男孩、路燈、小女孩媽媽……)

當然了,不管什麼角度,一定要渲染節日氣氛,越隆重越襯托小女孩的悲慘。這就是常說的“樂景寫哀,哀景寫樂,以倍增其哀或樂。”

下面看一篇換角度改寫之後的範文:

改寫《賣火柴的小女孩》

在那燈火輝煌的夜裡,我從天空飄落下來,人間一派喜氣洋洋。家家戶戶雞鴨滿桌,美酒飄香,小孩子穿著花花綠綠的衣裳在屋子裡追來跑去……我和同伴也在天空中玩遊戲,我們被風得四散,一會兒飄到樹上,一會兒飄到房頂上,可好玩了。

忽然,我看見一個小女孩,穿著一身破爛的衣裳,在冰冷的雪地上艱難地走著。一輛馬車在小女孩的身邊飛馳而過,小女孩的鞋被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踢飛了,她的另一隻腳踏在冰冷的雪地裡,不時在打著哆嗦。這時她正在走到一個富人家的窗外,看見了美味的烤鴨、鮮美的雞湯……她舔了一下嘴唇,多麼豐盛的晚餐啊,而她此時飢腸轆轆的,連一個溫暖的家都沒有。她真可憐,躲在牆角,點燃一根又一根火柴,每次點著一根,臉上就掛滿了笑容;每次熄滅一根,她的臉上就充滿了憂傷。

我慢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想幫她點什麼,卻什麼也幫不了。因為我只是一朵雪花。我不忍心落在她的身上,我怕她會更加寒冷,於是我落在了一個富人的身上,霎時間,我變成了水汽,我到了天堂。

不一會兒,我也看到了那個小姑娘,她穿著一身暖和的衣服,吃著烤鴨,依偎在奶奶的懷抱中。我跑過去,跟小女孩快樂地玩起了遊戲。

分析:這篇改寫後的童話故事,選取的是從雪花的角度上來敘述。這個角度選取的既巧妙,又能恰當地表達出主題。文章寄託了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也有對當時富人們的憎恨。作者敘述的角度雖然變了,但是童話故事的內核沒有變,也沒有改變原有童話故事的結局。但一樣也寫出了新鮮感,讓讀者很願意跟著讀下去。

「原創首發」寫作文如何改編你熟悉的故事?學會換角度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篇範文:

藝高人膽大

——改寫《三國演義》之“漢水之戰”

作者:羅德鎮

在那戰火紛飛、狼煙四起的三國中期,我從地底下長了出來。我的周圍沒有任何東西遮擋陽光和雨水,漸漸地長成了一株上好的飽滿的麻籽,而且幸運的我被做成了猛將趙雲的頭巾。

可是,我剛被做好,劉備就得到了曹操將率二十萬大軍到漢水與其決戰的消息。劉備下令,先讓黃忠和趙雲去設法燒燬曹操的糧草輜重。得令後,我聽見黃忠對趙雲說:“如果我在約定的時間沒有回來,你就去接應我。”結果,黃忠在途中被趕來的曹軍將領張郃、徐晃包圍了。天亮了,趙雲見黃忠還沒有回來,就親自率兵殺向北山。

我見黃忠被十幾萬曹軍圍在中央,十分著急,於是,就對旁邊一個偏將頭頂上的一頂頭盔說:“頭盔爺爺,趙將軍雖然有萬夫不擋之勇,曹軍人馬這麼多,就是他們站在那,一動不動,任你殺也得累死。這可怎麼辦呀?”頭盔爺爺卻不慌不忙地說:“呵呵,你的見識太少了,這是你第一次跟他出來打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是在長坂坡之戰。當時,劉皇叔被曹操打得節節敗退,由於劉備太過仁慈,帶著全城的百姓一起逃走,導致曹軍八十三萬人馬很快就追了上來。趙雲為了保全劉皇叔的親屬,衝入曹軍,把八十三萬曹軍殺得人仰馬翻……”聽了這話,我的心裡壓力減輕了很多。

我看了看趙將軍,只見他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叫一聲殺入重圍,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曹軍血流成河,刀槍相見的聲音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響,飛濺的鮮血濺得我滿身都是,幾秒鐘之內就有幾十人倒下,兵器們也都為己方的戰士吶喊助威,“衝啊,殺啊,”甚至有一次,六七十名曹兵一起舉槍從四面八方向趙雲扎來。我心想:這下不好了,趙將軍顧前顧不了後,對左對不了右,這回我們是真完了。沒想到,趙雲一個旱地拔蔥,從戰馬上跳起,三百六十度轉了一圈,瞬間那些人身首異處,最終在趙雲的不懈努力下,救出了黃忠。

曹操得到消息後,十分憤怒,命張郃、徐晃追擊趙雲。趙雲退回營寨後,命弓箭手埋伏在壕溝裡。打開寨門,自己單槍匹馬站在門中央。我越看趙雲的做法越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又和旁邊的頭盔爺爺說,:“趙將軍什麼意思呀?如果曹軍萬箭齊發,他連槍還沒有抬起來,就會戰死的。”頭盔爺爺沒有回答,他看了看趙雲,又看了看要放箭卻又沒敢放的曹軍,似乎明白了什麼。剛想說,又把嘴閉上了。這時只見曹操親自趕來,命令進軍,曹軍吶喊聲一片,朝趙雲衝了過來。但曹軍見趙雲還是一動不動,心裡懼怕又退了回去。趙雲抓住曹軍後退的時機,命令弓箭手放箭。同時趙雲又率兵掩殺,曹軍死傷者不計其數。

我見趙雲這麼勇猛多謀,不禁感嘆道:趙雲十幾萬曹軍中救出黃忠,又以寡勝多打敗曹操,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點評:

這篇作文非常巧妙地選取了趙雲頭巾這一特殊的角度,來還原三國演義當中非常精彩的一場對戰:漢水之戰。作者敘述生動、細節描寫突出,不僅很好地描寫了一些戰爭場面,也形象地展示了一代名將趙雲的風采。尤其是文中與“頭盔爺爺”的對話,既體現了童真童趣,又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節奏,吸引人繼續讀下去。當然,這篇作文也體現了作者對《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的熟悉度,以及對趙雲這位英雄形象的熱愛。

作者:危笑天

80後青年作家,三知作文創始人,獲多家報刊“優秀指導教師”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