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学佛风景丨《慧灯·问道》三乘篇

视频加载中...

《慧灯·问道》第四季 三乘篇 第2期

当我们走进佛门,解脱之路便已在脚下延展。大乘、小乘、人天乘如同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引领着我们走向各自的终点。我们该如何在这三者中选择?哪一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三乘篇”为您详细解答三乘的见、修、行、果,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学佛风景丨《慧灯·问道》三乘篇

以下为阅读版

Q1 “三乘”各自的见、修、行、果是什么?

主持人:在之前的节目中,堪布为大家介绍了学佛的三条道路以及三条道路各自的目标。这让我们看到了三条道路终极的美丽风景,相信大家已经想要扬帆起航了,但在远行之前,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资粮,做好攻略。所以想请堪布为我们讲解一下,三乘的修行过程分别是怎样的?我们要闻思修哪些内容?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人天乘的见解和观点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转世轮回和善恶因果;在此基础上也要尽量断恶行善;更进一步,还可以打坐和禅修。通过建立上述观点并且按照以上方法去做,想达到人天乘的目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小乘佛教的见解是出离心和人无我的智慧。在此基础上,会有其一系列关于出离心和人无我等修法。通过这些修法,最终可以达到阿罗汉的果位,也就是可以脱离轮回,摆脱所有的痛苦。

大乘佛教,首先需要证悟空性,此处的空性并不仅仅指人无我的空性,而是要证悟圆满的空性;同时还需要有菩提心。大乘佛教有一系列关于空性和菩提心的修法,圆满这些修法,就可以达到大乘佛教的修行目的,也就是成佛。

简单来讲,就是上述这样。

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学佛风景丨《慧灯·问道》三乘篇

Q2 “三乘”之间是否存在次第修行关系?

主持人:我们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收到了一个关于学修次第的问题。这位师兄问:学佛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是否必须先学人天乘,再学小乘,最后才能学习大乘佛法?

现场的七位嘉宾可以选择“是”“不是”或者“不一定”。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嘉宾们的心中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观众1:我的答案是“不是”。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对佛教的理解不太一样,对三乘次第关系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适合他的那辆摆渡车就不一样。我觉得选对最适合自己的那辆车才最好。

观众2: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我觉得其实每个人的需求不太一样,比如说我觉得人天乘就挺好,可能后面就不用走那么远了。

观众3:我选的也是“不一定”。每个人的追求和情况并不相同,有的人追求世间法,有的人追求自己解脱,还有的人追求利益众生,想法不一样,具体做法也不一定一样。

观众4:我也觉得是“不一定”。每个人接触佛法的因缘不同,见到佛像的感受、对佛经的理解都会有所差别。如果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次第学习,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但具体而言,由于各人因缘不同,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观众5:我的答案是“不是”。我认为,虽然循序渐进地学习是对的,但堪布说得很清楚,乘是车,就是三辆车,选择哪辆车是我自己的事,不一定是从人天乘到小乘再到大乘。

观众6:我的答案是“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学习任何一种学问的规律,包括世间学科也如此。像盖楼一样,地基打不好,就盖不成高楼。人天乘要深信轮回和因果,如果连这些都不相信,就不可能直接去学小乘,大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觉得要先把基础打好,有一个鲜明的次第比较好。

观众7:我也选择“是”。《百喻经》里有个故事,一个愚笨的人,看到别人家的三层楼房特别漂亮,于是找来工匠要盖一座一模一样的楼,但他只要第三层,不要第一、第二层。工匠觉得很可笑,没有第一、第二层,如何能盖第三层?三乘既然是循序渐进的次第,那么我觉得必须要以下面两乘为基础,渐次地修行。

主持人:大家的回答有没有道理?三乘到底是否需要次第修学?请堪布来为大家解答。

堪布:这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确实有些人是先学人天乘,然后进入小乘,最后再进入大乘,但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多数人不需要这样的顺序。可能有些人是大乘根机,所以直接就进入了大乘佛教;而有些人则直接就进入了小乘佛教;还有一些人没有这些需求,一开始对大乘和小乘都不感兴趣,而是追求人天福报,所以就直接进入了人天佛教,这些情况都存在。

比如我们在某座城市,想去一个地方,可以直接打车。不一定非要先骑自行车,然后换出租车,再换公交、地铁……不需要这样;但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不排除有这种特殊情况存在。对于修行者来说,一般都是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修行方式,这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关系:第一与他的上师有关;第二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比如南传佛教的修行人都是学习小乘佛教的,不过其中也有很多人实际上可以学习大乘佛教,但是因为环境和他们所遇上师等原因,他们就会暂时先学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也如此,比如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佛教徒虽然都在学大乘佛教,但是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暂时没有办法发起菩提心,实际上更适合先学人天佛教或者小乘佛教。

所以还是要因人而异,依次学习三乘的特殊情况是存在的,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需要经历这样的程序,可以一开始就选定自己的学修道路。

但是,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看,最后大家一定都会学习大乘佛教,每一个人一定都会成佛。关于这方面,《妙法莲华经》讲得非常多,也讲得很清楚。从这个角度讲,尽管有些人暂时是先学小乘佛教,没有学习大乘佛教;或者暂时先学人天佛教,还没有考虑小乘和大乘佛教,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永远都不学大乘佛教。有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或者是下一世,当他们了解到佛经中这些真正的、深奥的意思之后,会感到非常有意义,进而从人天乘转到小乘,再转到大乘。最终所有众生都会成佛的。

从这个角度讲,有这样的修行顺序也是可能的。所以大家选“不是”和“不一定”都是对的;说“是”也有道理,因为个别人的根机就是这样。刚刚也有嘉宾说,现在他考虑的就是生活层面的事情,只想追求这些,不想去追求解脱和成佛,所以他现在一定要学人天佛教。但是,未来有一天,当他接触了小乘佛教的一些观点,因缘成熟,那他也会去学小乘佛教;最后也会去学大乘佛教。

所以佛教中有一种“不定根机”,就是指他自身的因缘会决定他学什么。这些因缘包括他的老师、他的环境和他所受的教育。如果是大乘佛教的因缘,他就会学大乘佛教;如果他先遇到了人天佛教的因缘,那他就会先学人天佛教。这类“不定根机”的人是有可能一步一步地按顺序去学习的。所以我觉得几位嘉宾的回答都有道理,但是多数的人不需要一步一步走。

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学佛风景丨《慧灯·问道》三乘篇

Q3 “不定根机”在佛教徒中所占比例大吗?

主持人:在所有的学佛人当中,“不定根机”占多数还是少数?

堪布:这个也不容易说清楚。学佛的根机一般有三种:人天佛教的根机、小乘佛教的根机、大乘佛教的根机。还有一种就是不定根机,根机是不确定的,因为他的因缘会发生改变。这种情况的人也很多。

Q4 是否要引导“不定根机”的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修方向?

主持人:那么遇到不定根机的人,是否需要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比如引导他学修大乘佛教等。

堪布:这当然很好。比如南传佛教和大乘佛教平时的交流并不多,只是在一些国际性的佛教会议或是全国性的佛教座谈会上,通过个别代表的发言来交流,大多数僧众之间其实没有这样的交流。如果有全方位交流的机会,那么泰国、缅甸,以及我国云南的上座部中,也不一定都学小乘佛教,肯定会有很多人学大乘佛教。同样,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还有日本、韩国的佛教徒也不一定都学大乘佛教,肯定会有很多人学小乘佛教。但是现在为什么有这样地域性的分别呢?这跟当地的佛教教育以及弘扬佛教的方法有关系。因为现在交流还不够,所以暂时都是各学各的。

主持人:如果有更多的交流,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堪布:是,应该是这样的。

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学佛风景丨《慧灯·问道》三乘篇

下期预告(4月30日)

三乘篇 第3期

Q1 只为今生幸福而断恶行善,属于人天乘吗?

Q2 尚未深信轮回,能学人天乘吗?

Q3 相信因果轮回但没有皈依,算人天乘吗?

Q4 皈依佛教重在内心,为何非要受形式上的戒?

Q5 人天乘和世间善法有什么区别?

Q6 没有信仰的人与人天佛教徒同样行善,所得结果是否会有差别?

Q7 没有信仰的行善,能收获今生和来世的幸福快乐吗?如果能,为何还要皈依三宝?

Q8 世间讲的善恶与佛教讲的善恶是否有区别?

播出平台

慧灯之光网站、慧灯之光App、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慧灯问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蜻蜓FM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