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讀書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並不是因為讀書這個行為需要太多的私人空間,而是因為從一個人讀過的書中可以明白他身為一個與我不同的旁人的所思所想,正如沙灘上的腳印是走過道路的足跡,一個人書單同樣是走過心路的痕跡。

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在這兒分享書單的目的並不在多麼熱衷於推薦以下的書籍,正如我不會熱衷於推銷我的心路歷程一般。我在這留下書單,是為了給那些暫時迷茫者指出一條我也不知目的地的道路;是為了向那些不同道路上的人們揮手示意;也是為了博得那同路者的會心一笑。

一、《局外人》——【法】阿貝爾•加繆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今天,母親死了。或許是昨天,我不清楚。

加繆在《局外人》的開頭如是寫道。正如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用“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短短數字描繪出狂人的瘋態,加繆用這十五個字將主人公默爾索的荒謬砸進讀者的心裡。時至今日,我依舊記得我看見這段話時內心的震撼,這樣的書叫人不得不讀。

《局外人》是我在高三的一個煩悶的下午花了數個小時讀完的,但它對我的影響絕不止這寥寥數小時,在我往後的人生中,我一遍一遍地重讀這本書。

這本不長的小說介紹了一個很短的故事——主人公殺人後被判處死刑。在中國的古話裡,殺人償命似乎是常識,這並不叫人意外。小說之所以荒謬就在於判處主人公死刑的原因並不是他殺了人,而是因為他在母親葬禮上的冷漠,因為他在葬禮之後與女友做愛,即使這些事未曾影響到任何人。

在默爾索臨刑前夕,加繆借默爾索之口說出自己對這個荒誕世界的指控:

“我期望處決我的那天,所有人都來看熱鬧,他們向我發出仇恨的怒喊。”

因為在他們向我怒喊的時刻,我於他們而言是清晰的存在,而他們於我而言不過只是局外人。

二、《鼠疫》——【法】阿貝爾•加繆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如果明天就會死,今天的你會如何去活?

人從誕生開始就已經在去死了,不過是生活的紛擾叫我們暫時忘記這將來的危機,等到了死期將至,等那死亡的陰影清晰的倒映在我們的臉上之時,多數人已經再無餘力去多作思考便不明不白的死了。這或是一種悲哀,但又可能是一種幸運。

加繆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幸運,他殘忍的揭開被明日希望掩蓋著的死亡的陰影,他迫使每個人去思索,他們為什麼而活。

《鼠疫》便是以這樣的目的所構建的小說。

這是一個邊陲小城,靠海,海風從西向吹拂進城市,年輕人在草地上戀愛、嬉戲,中年人繫著齊整的領帶日復一日地踏進相同的建築,這是一座平靜的城市,平靜的宛如一灘死水。

一開始只是巷角的幾隻老鼠屍體,然後是莫名的發燒咳嗽,再之後則是越來越多的病患死去,鼠疫悄無聲息地席捲了這座城市,每個人都開始擔驚受怕,而封城更是將死神的鼓點扣在每一個生者身上。

這是一個完美到荒誕的覺醒之地,將人們從生的習慣中拉出來,迫使他們為生這件事負責,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反抗,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之時,這已經是一種覺醒了,正如書中的角色帕納盧神父這樣說道:“鼠疫就是救贖,就是對世人的教育。”

因為最近的疫情似與小說背景設定大有相似之處,不得不多說一點。

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學原理》這樣論述人的自由,自由並不是所謂的為所欲為,為所欲去為不過是讓我們成為慾望的奴隸,因為慾望並不是我賦予自己的目的而是自然的本能,只有當我真正排除本能與慾望為了自身的目的去行事時,我才是真正自由的。

而在《鼠疫》之中,人們迫於死的威脅不得不清楚地去認識自己的生,不得不為自己的生所做出的每一件事負責,在這時,人們不再是為了慾望尋找方法去做某事,而是遵循自己的目的,只有此時,人們才是真正自由的。這是鼠疫身為災難的超越之處。

《鼠疫》,並不是表現這個或那個,既不是帕斯卡爾式的人的悲劇,也不是盧梭式的對腐朽社會的激烈抗議,同時卻是這一切:既是不可戰勝的劫數、單單成為人的結束,又是這兩種輪番創建社會並毀掉社會的有機劫數。它並不只是單單的破壞,它同樣也是創造。

三、《西西弗神話》——【法】阿貝爾•加繆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判斷生活是否值得經歷,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不過是些遊戲而已;首先應該做的是回答問題。
——《西西弗神話》

前三本書都是加繆的確實是我的私心,這個穿著大衣叼著菸斗目光深邃的中年人一度是我的偶像。他被認為是薩特存在主義陣容的一員大將,但同時又有許多人認為他開創了獨特的“荒誕”主義哲學。

《西西弗神話》成書於《局外人》與《鼠疫》之間,前者乾淨利索地揭開這個世界的荒誕,後者則是對荒誕的反抗,出身於這二者之間的《西西弗神話》則是詳盡地分析了荒誕本身。

書名《西西弗神話》是古希臘神話之一,西西弗受到諸神的懲罰要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在巨石到達山頂之後,它又因為自身的重量落至谷底,西西弗於是日復一日推動著巨石,諸神認為徒勞無功是最大的懲罰。

這個神話十分切合地形容了加繆眼中的荒誕——無意義的生活。神話中的主角西西弗日復一日地推動著巨石,而這樣的行為終究歸於虛無,如此形象不正是人類生存的荒誕性的最貼切的象徵。而加繆也用這則寓言做出了他的回答:西西弗推動巨石而不是選擇放棄待在谷底這種行為,就是對這無意義的推動的一種堅定的反抗,加繆告訴我們:

不要為生命的意義去活,要為反抗生命的無意義去活。

當你夜深人靜臥於床榻思索死亡和死亡本身之時,你的心頭將會浮現一種莫名的情感,既非歡樂亦非痛苦,更像是一種虛無,這就是荒誕的雛形。當你真切地感到了這股荒誕,就去讀《西西弗神話》吧,書中的文字將會給你的疑問答覆。

四、《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樹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春天的原野裡,你正一個人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麼喜歡你’


——《挪威的森林》

董卿在談論自己的閱讀時說過的這樣一句話讓我深為認同——“很少有書是我會反覆去讀的,要把時間留給新鮮的東西“,畢竟人生苦短,時間有限。不過,《挪威的森林》對我而言卻是另外,我願意將時間花在它這不新鮮的事物上。

我讀的第一本村上春樹小說是他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這是不知何時高中朋友落在我家的。那是一個明媚過了頭叫人慵懶的下午,耳機裡單曲循環著卡農,越讀這本書越教我覺得驚歎,我意識到,我眼前的這個作家,即便拋去那繁多的劇情,就文字本身而言,便充斥著難以言表的美感。

這便是我推薦《挪威的森林》的原因,

它太美了。就像是灰色天空下籠罩在薄霧中的嫩芽,那樣憂鬱,又那樣生機勃勃。

《挪威的森林》描寫的是主人公渡邊與溫順恬雅但精神不穩定的直子和開朗活潑且熱情大膽的綠子之間的糾纏故事,無論是書中的直子還是綠子,都是不同的美的象徵,而身處二人之間的“我“,相比於人更像是那拔河比賽繩索上的紅點,搖擺不定,直到被時間甩向那不知名的成長。

《挪威的森林》在網絡上的名譽似乎並非很好,知乎也有針對這本書在道德上的譴責,將之貶低為一個腳踏兩條船的男人和他的情色日常。有人堅信始終如一的愛情,但也有人不是如此,馬爾克斯在他的《霍亂時期的愛情》中這樣寫道,“人心的房間比婊子旅館裡的客房還多“,對於這樣的兩種愛情觀,包容就是最好的理解,而針對書中露骨情節的描寫,那更像是夏日女子露出的白胳膊,去欣賞她,不必因白胳膊而想起雜交的種種。

五、《政府論其二》——【英】約翰•洛克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托馬斯·傑斐遜《獨立宣言》

如果以思想的創立者作為判斷來界定上面這句話的歸屬,那麼作者顯然並不是托馬斯·傑斐遜,而是17世紀的經驗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

很多人或許並未聽聞過約翰•洛克和他的《政府論》,但如果提及盧梭和他的《社會契約論》,知者應該不在少數,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便是建立在洛克所提出的社會契約論之上的。法國大革命與美國革命同樣深受洛克理論的影響,某種意義上,約翰•洛克是現代西方民主政府的奠基人之一。

約翰•洛克是如此偉大的一個人,正如他的代表作《政府論》是如此偉大的一部作品。

在《政府論》中,洛克將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歸為天賦的權力,並且為了論述後者建立了勞動財產權理論——“人是屬於其本身的,所以勞動是屬於人本身的,因此勞動所創造的財富也應該似乎僅屬於其本身。”勞動財產權理論同樣為我們現在的物權法、知識產權法打下了法理基礎。

同時,洛克在此著作中提出了法治和三權的分立,即立法權、執行權與對外權的分立。查理•路易•孟德斯鳩繼承了洛克這部分的思想,創作了同樣偉大的作品《論法的精神》來詳細論述它。今天,我們可以在大多數的國家中看到三權分立的模式,這一切的最初建構者便是約翰•洛克。

我真的很推薦大家都去讀讀這本書,倒不是因為其他別的理由,因為它真的很短。

六、《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每逢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要記得,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人人擁有你的優越條件。”
——《了不起的蓋茨比》

在讀之前我曾多次聽聞這書名,也曾囫圇將蓋茨比看作比爾蓋茨認為這不過是所謂富人的自傳,直到《挪威的森林》中對它的多次描述喚起了我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說,村上春樹先生的帶貨能力可見一斑。

《了不起的蓋茨比》描述的是衣錦還鄉的蓋茨比渴望搏回已經嫁為人婦的初戀情人黛西的芳心,他是如此的愛著黛西,最後因為黛西的錯誤死於他人槍下。

看完《了不起的蓋茨比》之後或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蓋茨比究竟哪裡了不起了?他是一個販賣私酒發家的酒販子,他偽裝成上流階級日日笙歌,他富有的同時又盡力埋藏著自己的出身,這樣的人,如何稱作了不起?

但小說想要表達的東西遠不止這些,日日笙歌的蓋茨比營造的是兩種階級之間的衝突,是蓋茨比和上流階級之間的衝突。

蓋茨比是彼時美國夢的代表,他出身貧寒,但從小熱愛學習,有意識、有系統地訓練自己,即便如此,即便蓋茨比通過各種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獲得大量的財富,他依舊沒有進入上流階級的門票,不過是因為他的血統和出身。這樣的情節在如今階級跨越難上加難的中國,是否能讓我們更多出一份同感。

作者借小說人物尼克之口寫出對蓋茨比的喜愛——“他們是一幫混蛋......他們那幫人加起來都比不上你!”,尼克說出這番話並非因為他不瞭解蓋茨比虛假的出生背景和不光彩的發家經歷,恰恰他是書中最清楚這一切的人,但這並未阻擋他對蓋茨比的喜愛,因為在那虛偽自私的上流階級之中,蓋茨比高貴的靈魂無時無刻不在閃耀。

七、《蘇菲的世界》——【挪威】喬斯坦·賈德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那轟然一響,我們也是星辰”

想象一下,當你的左手握住右手,或許是遙隔了一百三十八億年的再一次相見;想象一下,你的左腳和銀河系一樣古老,你的右足曾在二十二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漫步;想象一下,我們和太陽一般,一同飛越過宇宙。

在大學才碰到這本書是我的不幸,但對哲學感興趣時便碰上這本書又是我莫大的幸運。如果單單看書名《蘇菲的世界》或許很像是綠山牆的安妮一類的書籍,不過它確實一本正兒八經的哲學書,在挪威還被作為哲學教材來使用,雖然只是小學。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入門書籍,具體地說是一本哲學史,但同時,它也是一本小說。它講述了一位哲學導師與十四歲少女蘇菲的故事,借兩個人之間的接觸對話以及一些奇妙的遭遇來向讀者闡述一部厚重的哲學史,從蘇格拉底到黑格爾,從柏拉圖到弗洛伊德,從雅典到法國,從他們到我們。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從西方歷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泰利斯到二十一世紀的如今,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人類究竟迸發了多少奇怪卻又巧妙地猜想。

在中國,哲學教育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一直以來的政治教育叫我們對“哲學”二字有一種天然的反感。不過,我堅信,一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有那麼一個階段是需要哲學的,當他再一次如同孩童般對這個世界發問時,他會需要哲學。正如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中寫道:

“那些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疑難、困惑的問題也曾經發生在所有聰明人心上;一個問題都沒有漏掉,而且每一個聰明人都回答過它們,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話和生活。”

當一個人需要對這個世界的解答時,他會需要哲學。而當一個人想要了解哲學時,他會需要《蘇菲的世界》。

八、《漫長的告別》——【美】雷蒙德•錢德勒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
——《漫長的告別》

我對暢銷書的觀感一向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年少的時候被欺騙的太多,以至於我很晚才讀到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這是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這本小說教我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而就是故事本身。倘若套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的定義,錢德勒在 《漫長的告別》的行文,已經達到了無我之境。

單就行文便帶給我如此美感的作家,上一位是村上春樹,很巧的是,村上春樹對錢德勒的小說也極盡推崇,甚至專門為錢德勒寫了兩萬多字的書評,並將寫出錢德勒和托爾斯泰合二為一的小說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樣的巧合帶給我不期而遇的驚喜。

根據《麥田裡的守望者》而改編的電影中有這麼一句臺詞,“有一些人物,從他誕生開始便註定要寫成小說。”《漫長的告別》中的馬洛便是這樣的人物,他是一名私家偵探,副業是免費的諷刺技師,他抽菸喝酒言辭粗俗,但同時,他又是一位能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好漢。在很多的小說評論文中,他被稱作“硬漢偵探”馬洛。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每一位硬漢身上都有著馬洛的影子,有他那不拘一格的行為舉止與堅毅外表不同的柔軟內心。

我不在此對小說劇情再多做透露,這畢竟是一本偵探小說,雖然我更願意稱之為曠世奇作,或許我真的可以這麼做。拋去劇情本身我更想談論的是錢德勒精妙的語言,倘若用這語言對小說來進行描述,那隻能是“嘿,先生,你看見了對桌那個用酒精來慢性自殺的墨西哥人嗎,你比他幸運得多,你只需打開我的書便可以去死了。”

打開這本書吧,無論往後如何,在閱讀的時候,它一定會帶給你足夠的快樂。

九、《心》——【日】夏目漱石

世界讀書日——用讀過的書來回答走過的路

世人不會有像是從壞人模子裡鑄出來的壞人。平時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關鍵時刻,就搖身變成壞人,所以也才可怕。大意不得的。
——《心》

我選擇夏目漱石先生的《心》作為本篇書單的收尾,正如我開頭做的一般,全是因為我太過鍾情於它。

前段時間因為在豆瓣關閉詩與詩的評論區而難得上一回熱搜的北島先生曾寫過這麼一首詩,詩名《生活》,通篇只有一個字——“網“,倘若叫夏目漱石先生也用一個字來寫生活,那麼必定是”心“了。

《心》敘述了“我”認識了一位“先生”,後來接得“先生”一封長信(其時“先生”已不在人世),信中講述了“先生”在大學時代同朋友K一同愛上房東漂亮的獨生女兒。“先生”設計使K自殺,自己如願以償。但婚後時常遭受良心和道義的譴責,最後也自殺而死。

《心》是夏目漱石後期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如同前兩部一般,夏目漱石追問的問題依舊是同一個——人心之間是否存有橋樑?不同於在《行人》中夏目漱石借大哥之口說出的“人心是無法相通的。“夏目漱石在《心》中已經默認了這個觀點,他轉而去揭露人心的自利醜惡之處。

《心》成書之際恰逢日本明治時期,東西方文化不斷碰撞, 人們追求西方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併為此不擇手段。利己主義、拜金主義腐蝕著日本人的傳統觀念,夏目漱石便是藉著《心》來對這樣的社會風潮進行批判。

生在今天的中國,不難對夏目漱石的《心》產生共鳴,因為我們現今生活的時代恰好就是夏目漱石所批判的那個時代。拜金主義甚囂塵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隨處可見,人是被物化的人和被割裂的個體。在這樣的時代裡,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去讀《心》吧,去思考這個問題。


這篇書單的介紹到此便告一段落了,但是想說的書遠不止這些。今天恰好是世界讀書日,索性也將之作為一篇賀文,希望這寥寥千字能為正在挑書之人盡一點微薄之力。

如果都看到這了,就點個贊再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