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東南部,江西省、福建省之間橫亙著一條長550千米、海拔1000米,自東北向西南,北接仙霞嶺南接九連山的武夷山脈。福建省因而與周邊浙江、江西、廣東等省相對獨立成“閩地”。在武夷山東側、閩地西部,有一條從寧化木馬山上發端,經長汀、上杭、武平、永定自北而南,蜿蜒285公里,流域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的河流叫汀江,歷史上也曾經叫鄞江。本文就汀江與鄞江之名稱來由作簡單闡述,帶領讀者一起走近神秘的“鄞江”。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一、何時有汀江?

作為河流,汀江當然是自古有之。本文要說的是作為客家母親河什麼時候開始叫汀江。

穿過武夷山脈浦城與浙江江山之間的楓嶺關(西側為仙霞關)、武夷山市與鉛山之間的分水關、光澤與資溪之間的鐵牛關、光澤與江西新城(黎川)之間的杉關、建寧與廣昌之間的甘家隘、江西石城與寧化之間的無名隘口、長汀與瑞金之間的古城口和武平與尋烏之間的樹巖隘等,東晉以來,特別是唐末到宋末元初,一批批中原漢人因避難、經商、仕宦等原因,紛紛進入福建。早些時候的大多到了沿海福州、泉州、漳州一帶,遲一些的只好在武夷山東側附近,沿著汀江往南走,在寧化、清流、明溪、長汀、上杭、武平、永定、連城等地開山劈壤,開基創業、繁衍生息,明清以後又不斷播遷到世界各地。進入汀江流域的這些南遷漢人與人數並不多的原土著或少數民族融合後,形成了漢族新的民系叫客家,因此汀江被稱為客家的母親河。

這條延綿武夷山東側的河流為什麼叫汀江,志書記述的很清楚。《臨汀志》雲:“南,丁位也。以水合丁,於文為汀。”《福建通志•地理·汀州》雲:“或謂天下之水皆東,惟汀水獨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為汀,故名”。還有一種字義說。舊圖經雲:“水際平沙曰汀。汀是水邊的平地,長汀村就是長形水邊平地上的村莊。州城設於長汀村,所以稱汀州”。那汀江之名什麼時候有的呢?

要探索準確的來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過現存的一些史料記載,加上一些分析推論是有可能找出其中的一些端倪來。閩西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生息之地,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中心區域。周時屬“七閩”,秦屬閩中郡,三國時屬吳建安郡,西晉太康三年(282年)閩西首置縣新羅縣(晉時上杭與長汀均屬新羅)。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廢新羅縣,原新羅縣地屬晉平郡。梁天監年間(502—519年)析晉平郡地增置南安郡,龍巖地域屬南安郡。大同六年(540年)南安郡增置龍溪縣,閩西隸屬該縣。從新羅縣的置廢可以看出,閩西自秦設立閩中郡以來的500年間發展緩慢,人口極少。

唐開元二十一年(734年),福州長史唐循忠奏置汀州,三年後得到朝廷認可,開福、撫二州正式置汀州。不過,當時的汀州州治並不在現在的長汀,而是在上杭。《唐會要》雲:“去州四百里。後遷長汀村,在今上杭縣北十五里,名曰舊州”。《臨汀志》則認為:“初治新羅,去州二百五十里。長汀村,今號舊州,在縣北十五里”“開福、撫二州置汀州,取長汀溪名之”。二書雖然記述略有差異,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上杭縣臨城鎮九州村,原名長汀村,是最初的新羅縣治、汀州州治所在地。那時村名叫長汀村,河流叫長汀溪。隨著長汀縣和汀州的搬遷,名字也帶到了後來的長汀。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唐開元二十四年,在置汀州的同時,又置新羅縣(一說雜羅縣),汀州轄長汀、黃連、雜羅三縣。天寶元年(742年)汀州改為臨汀郡,雜羅縣因城東翠屏山有名勝龍巖洞改名龍巖縣,黃連縣改名寧化縣。乾元元年(758年)臨汀郡複名汀州。轄長汀、寧化二縣。

從以上史實我們可以判斷,以“汀”為名的長汀溪或汀江已在唐置汀州前已存在了。換句話說,不管是長汀溪、汀江(河),還是汀州,他們的名字早於大多客家人到達之前。

二、神秘的鄞江

先說說鄞字。字典一般把它解釋為地名,即浙江的鄞縣(現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東南沿海一帶稱九夷,浙東地方稱“東夷”。東海邊的寧波,古稱“堇邑”之地。據考證:“堇”乃黃土二字之縮寫,堇邑二字合稱為鄞,可理解為黃土地。

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這就是說“鄞”大約產生於夏朝;《國語•越語》稱:“越王勾踐之地,東至於鄞”。一般認為《國語》成書於戰國,就是說“鄞”作地名至少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秦朝推行郡縣制,在會稽郡下設鄞縣。那麼“赤堇山”又因何而得名?從字形上分析,“赤”古體字為“炎”+“土”,“堇”古體為字“黃”+“土”;炎帝也稱赤帝,而“堇”則是指黃帝,因為黃帝崇尚土德,所以赤堇山就是炎黃山了。為此有專家還推論:今慈城赤堇山和奉化赤堇山可能都曾是炎黃部落的共同居住地。

鄞江作為汀江的曾用名,在地方誌中多有記載。汀州最早的州志編纂於宋代,宋有三修。其一為隆興二年(1164年),其二為慶元4年(1198年),三修為開慶元年(1259年)。《開慶臨汀志》雲:“水路,鄞江溪自縣十里而會於麻潭……直至上杭縣”。民國《長汀縣誌》雲:“白石溪水在長汀縣南二百步,下流至潮州界,則溪流至治所有異名也。宋時曰鄞江……鄞江在府城東,即東溪也”。由此可知,汀江在宋朝時應該已稱“鄞江”。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宋朝為什麼要將汀江改叫鄞江?有研究者認為,這或許與客家保護神定光佛有關。定光佛又叫燃燈古佛,燃燈佛於釋迦牟尼過去世為其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臨汀志》載:定光佛俗姓鄭,名自嚴,泉州府同安人,自小有“奇識”。閩王延政天德九年(944年)11歲時出家修行,17歲時遊豫章(今江西南昌),過廬陵(今江西吉安),契悟於西峰園淨大師,然後雲遊四方。宋乾德二年(964年),而立之年的鄭自嚴來到武平,立下“我願委身此地,以度群品”的誓言。隨後在武平巖前獅巖建寺廟設道場弘法傳道,在當地及閩粵贛周邊留下除蛟伏虎,疏通航道,活泉湧水,祈雨求陽,賜嗣送子,築陂止水,以及屢顯神異護國佑民的傳奇故事。因“大師生前樂為善舉,有求必應,且法力無邊”,故其逝後,百姓“收舍利遺骸骼塑為真相”,崇奉為佛,香火旺盛。

有一種說法,定光佛是布袋和尚的不同化身。五代梁時奉化(當時奉化屬鄞縣)僧人布袋和尚,一次與徒弟摩訶遊方到福建一溫泉。一起洗浴時,摩訶發現師父的光背上有一隻圓圓的眼睛,就說:“師父背上開眼,是尊真佛!”布袋一聽,悶聲不響,回寺院後走到山門外東邊的一塊大石上坐化圓寂了。摩訶安葬了師父,可是沒過幾天,就有人看到布袋在福建少林寺,還對著他口唸偈語。布袋和尚生在奉化一個叫長汀的山村裡,自稱長汀子,他的家鄉不遠處有條著名的大溪——鄞江。另據文字學專家考證,古代“鄭”和“鄞”以前寫法一樣,是同一個字。定光傳說姓鄭,與“鄞”的關係密切,布袋和尚、定光、鄭姓、長汀村、鄞江,這些難道都只是巧合嗎?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定光之所以成為客家地區的保護神,是因為他不僅受到百姓的推崇,還得到官方的認可。有關資料記載,大中祥符4年左右,定光在官府徵收布稅有不同意見,遭到汀州郡守趙遂良審問並焚燒衣帽,從此定光不穿僧服穿白衣。後來定光去贛南盤古山,百姓就說“白衣菩薩”來了,因為500年前波利禪師說過“我滅了,500年後南方有白衣菩薩來住此山”。消息傳回汀州後,趙遂良醒悟,為定光修庵,請回汀州。

《臨汀志》記載,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郡守趙遂良在汀州創庵,延定光佛往來憩息。趙指庵前枯池曰:“勞師出水”。師即以石書偈四句“山礦生金乳,地官闢開門,石礦水直出,供養天心尊”投池中。果然,清泉衍出,郡人採偈語中語,名曰“金乳”。

《臨汀志》還記載,長汀城東龍潭雲驤閣下東岸建龍王廟,遇旱則築壇而雩。祥符間,數為民害,郡守趙遂良請定光佛書偈正之。偈雲:“天風毗地勢,地水轉勢頭;沙石立未堆,水心主巨州。”其患遂止。

趙遂良對定光非常佩服推崇,於是將定光的除蛟伏虎等神奇事蹟上奏朝廷,朝廷賜給定光卓錫地“南巖慶院”匾額。此後汀州郡守胡鹹秩(大中祥符6年為汀郡)、陳暎(嘉泰年間,1201-1204)等,不斷向朝廷上奏,宣傳介紹定光的神通廣大,後來皇帝下旨將定光敕封為“定光國應普慈聖大師”。

在朝野都推崇定光的過程中,定光又是布袋和尚的不同化身,又姓鄭,再加上歷史上曾有不少鄞縣人在汀州為官。如,南宋嘉熙四年(1241年)鄞人姚元特為汀州太守;寶祐間(1253-1258年)鄞人汪之林為汀州太守。於是汀州的某個郡守順應民心將汀江改稱為“鄞江”,應該就是這個時候(1008-1258年)。

三、鄞江的消失

宋代汀州志三修,前面二次都叫《鄞江志》。第三修時是寶祐六年(1258年),由汀州太守胡太初主持修編,於開慶元年(1259年)完成,改名為《開慶臨汀志》。

胡太初在序中說:“夫以郡創於唐之開元,四百三十年為我宋之隆興甲申,而志始形,然甚略也;又三十五年為慶元戊午而志始修,然未備也;又六十年至今日而志重作,亦未敢以為大備”。編纂汀州州學教授趙與沐在跋中說“鄞江舊志,始纂於隆興者頗略,繼修於慶元者尚疏,識者慨其寤嘆”。顯然《開慶臨汀志》是在兩部《鄞江志》舊志的基礎上增補考訂而成的。期間胡太初親自“定科條、訂事實、劑雅俗、正訛謬”,還“以其學識躬親其事,予以潤色、修訂”。

胡太初將兩部志書中作為汀州標誌性的所有“鄞江”都改為“臨汀”,研究《開慶臨汀志》的學者認為:胡太初故滅其(鄞江)名,這決不是無意的疏忽。

胡太初是寶祐六年十一月,以宗正丞、兼吏部郎知汀州的,開慶元年八月二十六日期滿。而《臨汀志》之纂是他任期中最後三個月內完成的。為什麼任汀州太守數年,到開慶元六月才想到修志,並“三閱月”,急匆匆地完成於八月末?開慶二年即改景定,八月,胡太初被朝廷召為工部郎中,即為京官。顯然胡太初修志,其意在升官。

胡太初為什麼要毀“鄞”呢?研究者認為,胡太初是台州臨海人,嘉熙二年進士,頗有才華,曾撰寫過《晝簾緒論》。開慶元年,他的同鄉、同榜進士賈似道登上了相位,這讓他的仕途有了更大的希望。但問題又來了,因為他原本接近的都是鄞人,如王應麟、汪之林等。

南宋鄞人,自史浩至史彌遠,接著鄭清之、史嵩之又相繼為相,半個多世紀裡操控整個朝政。寶祐年間史嵩之去世,但期間兩次出任丞相的吳潛則與鄭清之同榜,且又受史嵩之推薦,所以鄞人雖然失勢,仍“死而不僵”。開慶元年賈似道擠掉了吳潛,獨自任相,他推行徹底反鄞政策,鄞人被完全排斥出局,一代鴻士王應麟兩次被逐出朝廷,鄞人勢力也隨之完全失去了影響。胡太初可能為了顯示自己與鄞人“無關”,迎合賈似道,於是將“鄞江志”改為汀州曾有的名字“臨汀志”。志書名稱從表象上看既可與前二修撇開,有獨立性,還頗有“古意”,這正是胡太初的聰明處。

雖然胡太初滅“鄞”,但客家的鄞江一詞還在不少地方保存了下來。隨著客家人的遷徙,定光佛信仰越傳越遠,逐步流佈於閩粵贛浙川桂等客家地區和部分非客家地區,“鄞”也在這些地方繼續留傳。明清之際,不少客家人陸續遷徙臺灣,於是他們把定光佛信仰帶往臺灣。其中新北市淡水的“汀州會館”就起名為“鄞山寺”。武夷山市星村的媽祖天上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原是汀州會館,門額上正中題刻“鄞江聚秀”四個大字。而從清光緒年間出版的《明史·地理志》“長汀東有鄞江,即東溪”可以看出,在清代,鄞江之名應該還是存在的;但到民國丘荷公主編的《長汀縣誌》“宋時曰鄞江……鄞江在府城東,即東溪也”看,到民國時汀江應該少有再稱“鄞江”了。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地處武夷山東側的客家母親河,應該是在部分較早到達閩西的中原南遷漢人,即在汀州置州前(唐開元二十一年,即731年)就取名為長汀溪或汀江;到了宋代,定光佛在閩西倍受推崇和信仰時,汀江於是多了一個名字或改名叫“鄞江”;而到南宋末年即開慶元年(1259年),汀州太守胡太初因故毀“鄞”,此後元明清時代“鄞江”之名逐漸少用或不用。回望歷史,不管是充滿易理色彩的“汀江”,還是來源於浙江或定光佛的“鄞江”,甚至還可追溯到炎黃時代的“赤堇山”,汀江和鄞江的前世今生,與作為一支在外人看來頗有神秘感的漢族民系--客家,緊緊連結在一起,充滿神奇,為中華文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藍芳、丘鳳青

編審:鍾衛紅

監製:邱甫田


客家母親河汀江(鄞江)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