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劫》: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大明劫》: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一般励精图治与亡国之君本来是一个矛盾之词,在传统文化里亡国之君一般就是荒淫无道,或者庸碌为为,但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却是一个很不幸的例外,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最勤勉的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勤俭的帝王之一,可是最终却落个国破身亡的悲惨下场。

天启七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五弟朱由检,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号崇祯。

继位之初,崇祯帝可以说是问鸡而起,日夜不停的工作,刚过中年就可以是丛生白发,事必躬亲,对自己的生活也特别节俭,吃穿很朴素,不办宴席,不听歌舞,曾经有人把江南美女陈圆圆送给他,被他拒绝了,后来吴三桂看上了,废除了一些无用的机构,把节省的钱都用于了军饷。在刚继位就把魏忠贤及其党羽铲除了,并且平反了很多冤案,并传令广纳贤才等,相比之前的几个皇帝,比如嘉靖帝迷恋仙丹,正德皇帝沉溺声色犬马,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纵惯宦官,崇祯可以说是一个贤君,可是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了呢?

《大明劫》: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首先我们要看看当时的国情,从国家内部来说,由于历代明朝政府的无能和地方的官僚贪污,国家的经济已经是越来越差,国库亏空严重,一般百姓个更是穷困潦倒,而这一个时期属于16世纪,正好刚上 了地理气候小冰河期,气候严寒,农作物生长很不好,降雨很少,由于旱灾鼠疫和地震,乡绅掌握着量粮食和土地,饥民遍布乡野,没有粮食了就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最后不好消化腹胀而死,好多地区出现了人相食之悲惨场面,崇祯下令开仓救民,好多地区没有去落实,结果农民相互起义,比如我们熟悉的李自成张献忠高迎详等。而且官僚内部也不团结,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一直在相互斗争,他们相互制约,又制约皇权,让崇祯皇帝无从下手。

如果只有内忧就好了,外患还严重,不仅有关外的后金日益强大,还有东南沿海的海盗也很猖獗,日本浪人与中国海盗里外勾结,骚扰沿海地区,明朝去打压,他们流动性很强,不易消灭,搞得明朝军队精疲力尽而无效果。

面对着天灾人祸的烂摊子,崇祯皇帝本身也有缺点,虽说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可是自身又有多疑和自负的缺陷,生活在帝王之家从小见惯了尔虞我诈,即位后对谁都有疑心,不信任,比如在位十七年任免了五十位大学士,各部尚书也都跟走路观花似的更换,对于前线作战的将领也是接二连三的更换,好多都没有善终,比如我们熟悉的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最典型的就是因为皇太极的反间计就苑杀了国之良将的袁崇焕,这就是自毁长城!自负则是因为一登基就惩办了魏忠贤集团,对自己能力高高估量,由于事事不如意,对自己和大臣都很严厉刻薄,弄得人心惶惶,最终越陷越深,走上了亡国之君的道路。

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崇祯皇帝任然挂念百姓,在上吊之前在衣冠上用鲜血写了一封误伤百姓的诏书,崇祯之死可谓是可悲可叹!

《大明劫》: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