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心:喚醒工業遺產 打造城市新地標

那些具有時代特徵,承載公眾記憶的工業遺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被喚醒、得新生——東方化工廠搖身一變成了綠色海洋、造紙七廠將化身文創中心、東亞鋁業將成全民健身中心……

城市綠心是副中心重點功能區之一,總用地面積約11.2平方公里,16800畝。其前身很大一部分是原東方化工廠所在地,該廠成立於1978年,一度是我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質量最優的丙烯酸及酯類產品的生產、科研、開發基地。隨著重工業在北京謝幕,東方化工廠於2012年關閉。另有造紙七廠、東亞鋁業等,是一個個伴隨信息化進程而疏解的工業遺產。

城市綠心:喚醒工業遺產 打造城市新地標

工業遺產,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是特定時代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標誌之一。

在城市綠心,這樣的工業遺產還有不少,如何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得到新生?

既保留工業痕跡的外觀,又符合現代社會功能,城市副中心重新喚醒工業遺產,讓城市記憶在城市綠心“活”起來。

其中,造紙七廠將變身文化創意中心,為周邊居住、工作的市民提供文化創意展示。建築面積4458平方米的文創中心,設計力求保持原有建築風貌和場所記憶,保留原有坡屋頂+方窗洞+灰色外牆,還原造紙七廠原有的場地記憶和建築形態特徵,將保留建築消隱於城市綠心環境景觀之中,體現由工業發展向生態綠色發展的轉變。

城市綠心:喚醒工業遺產 打造城市新地標

被喚醒的還有東亞鋁業,將改造提升為一個全民健身中心,為市民提供休閒體育鍛煉的場地。作為一個集運動表演、教學培訓及體育交流的綜合性空間場所,全民健身中心建築面積20986平方米,建築高度12米,設計保留原有的金屬+鋼結構建築風貌,通過建築設計,適度保留工業建築的魅力,將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閒選擇。

此外,位於城市綠心內的東光實業、民國小院等遺址也將得到新生,注入新的元素,發揮新的功能。

城市綠心:喚醒工業遺產 打造城市新地標

如今,走進城市綠心,昔日的工業廠房再煥新春,花田林海、春意盎然。靠近城市綠心的東南門區,櫻花庭院剛剛落架亮相,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與周遭栽植的粉色、白色櫻花相映襯;門前,人工挖鑿的蓄水池已經匯聚起一汪碧水,一座廊橋勾連起大小兩個“水泡”,透著江南水鄉的婉約和靈秀……

不僅僅是一張生態名片,城市綠心還是開放共享的市民活動中心。城市綠心範圍內規劃了5個具有建設用地的功能片區,今後這五大功能區將建設部分休閒場館,承載日常休閒、主題遊樂、生態觀光等的主題活動,服務市民及遊客。

眼下,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已經在城市綠心西北部開建,預計在2022年12月底竣工投用。


城市綠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節點。

2018年,完成了1000畝綠化建設;

2019年,全長5.5公里的星型園路實現閉合,10000畝喬木種植全面完成;

2020年,3月,完成了園林小品、亭臺樓閣榭結構施工、遊客服務中心亮相;6月,將完成園區地被、灌木種植;8月,完成庭院工程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9月底,竣工開園;“十一”前向市民開放。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金耀飛

攝影 唐建

編輯 趙琪

責任編輯 杜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