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来源:承德医学院微时讯

4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党委常委、副书记张学良出席会议,社科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座谈,研讨会由张学良主持。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张学良就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要求

李德臣就社科部工作发展规划做出详细汇报,分析社科部在对标医科大学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与培训、学生工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谈规划发展思路。李德臣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从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着手,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文件精神,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方法创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打造高素质科研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打造“思政金课”,不断扩大影响;聘请有影响力、有水平的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到我校开展讲座和学术交流。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李德臣对社科部工作发展规划进行汇报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与会教师积极发言


会上大家共同学习教育部第46号令《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河北省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学校关于关于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师对职责与要求、配备与选聘、培养和培训、考核和评价、保障与管理各方面规定的理解和认识。

社科部教师于多珠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讲课有情怀,站位要高、视野要广,专兼职教师形成“合力”、形成“拳头”,才能更有战斗力;思政课是“关键课”,是有关意识形态、文化、价值、人心的课程,我们要看得重、有底气;讲课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中间通人气”,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大道至简,深入浅出,从知识到文化、文化到信仰、信仰到精神、精神变力量;作为资深教师,要身先士卒,传授经验、传授技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带动青年教师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承德医学院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学习研讨会

与会教师热烈讨论


概论教研室主任赵兵谈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彭馨表示:国家、省、学校如此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就是为了支持和鼓励思政课教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学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准,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作为青年教师,要深感肩负重任,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社科部教师翟冰峰讲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名思政课教师新兵,这次学习非常有意义,也倍受鼓舞;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和水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觉传递正能量,做到知行合一,争做达到“六要”标准的思政课教师。

兼职教师程红菲谈到: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程期间,始终在吸收理论前沿知识,了解和掌握国家时事,也是自我提升;作为辅导员,在将有营养、有价值的新鲜“食材”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精神“美食”上更具优势;教学中要注重实用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情动人,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兼职教师李静表示:思政课教师要从理论学习、教学方法、实践创新等方面入手,助力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结合本职工作推进“三进”工作展开,培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力量。

最后,张学良评价社科部规划汇报“全、细、实”,工作规划量化具体指标,各位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积极落实。勉励大家要“不负韶华”,从多方面、多维度持续发力,带动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推动思政课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就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四点要求:第一,思政课教师要讲政治,“在马言马”,要旗帜鲜明地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和推进“三进”工作;第二,思政课教学要体现学校的品牌特色,要融入承医精神、红医精神;第三,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要达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标准,用教师的品德言行影响学生;第四,社科部要将蓝图转化为现实,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形成台账,自我锤炼、自我加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