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疯狂的房价引发各方面的关注,后期如何走?大家怎么看?

想一二


如果有点头脑。不要听中介忽悠。中介说什么成了经济学家了?开口闭口。人民币贬值。不值钱了。但是你能收入多少钱?眼睛如果不瞎,你看一看周边环境大环境小环境实体店写字楼。再过三个月后看。有断供的有裸泳的。有跳楼的。因为失业了。


梁135079316


深圳这波房价上涨,据说是因为与中小企业贴现补助有关,本来政府好心扶持中小企业因疫情影响而度难关的救命钱,却被一些聪明人玩溜一圈去炒房了,干一年实业还不如抄三个月房子。

这波房价的上涨,已经惊动了高层,央行已经要求深圳各商业银行彻查资金流向,相信因此会刹住此次诡异的上涨,清出那些聪明的炒房人。

后续深圳的房价肯定是趋于平稳后呈微涨的态势,高层一直强调房住不炒,所以正常来说,今年深圳房价肯定是平稳运行趋于微涨,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毕竟今年的经济大环境也不是太好;至于下降,我想应该是不会,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可开发土地不多,人口基数太大,刚性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鹏城老表


这段时间里深圳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市场表现和传闻,成功地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使深圳成为国内楼市里的标靶,俨然被动成为了“房住不炒”和“稳房价”的示范式监控对象。从监管层的态度来看,显然不能接受房价的疯涨,尽量维持房价稳定仍将继续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只要深圳的土地与人口、城市发展的矛盾得不到缓解,楼市潜在的支撑就会比较强,只要调控一松就容易出现上行的现象。

监管层对待市场传言的态度,说明管控的方向并未改变,深圳房价的波动还是以有限的波动为主。

▲楼市调控政策是引导短期房价走向的有效手段,深圳对“房住不炒”的态度明确,原则上会从监管层面封住房价持续大涨的路。

自从楼市交易从年初的冰点开始复苏以来,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各种传闻,诸如“千万级豪宅盘日光”、“半日吸金52亿”、“百万喝茶费重出江湖”等反映市场火热氛的消息满天飞,这在受新冠影响下房地产销售还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很让人惊讶,也让人对当地“稳房价”的宗旨产生了质疑。

但在事后,出现了上述现象的宝安区和南山区的有关部门,很快就相继在网站挂出公告,明确表态“房住不炒”和“稳房价”的调控基调并未改变,并表示将会打击市场中不良的炒作现象,这也向市场透露了大的市场方向一定是稳定为主。

同时,深圳对最近传闻中有人以经营贷款的资金违规进行炒房的传闻要求各商业银行进行自查,虽然自查的结果显示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但显然并不是太让人信服。

因为这种资金的流向是比较难追踪的,很多人通过融资中介已经先做好了流向伪装,使一切看起来都好像合法合规,银行自己查肯定不会太彻底,但至少管理部门向市场传导出了态度,表明监管层并不接受这样的事情存在,那么即使以前真有这种做法,也将会因此而不得不有所收敛。

从一桩桩关于深圳市场热点传闻的回应来看,有关管理部门的主控方向还是坚持“房住不炒”和“稳房价的基调”,那么房价持续大涨的可能性至少在调控期间出现的概率会比较小一些。

▲涨价主要在挂牌层面,暂时并未传导到成交价格上,整体房价实际上并未出现大的波动。

传言中的深圳房价大涨并未完全反映在成交上,从国家统计局出示的3月份全国70城房价指数的数据来看,深圳的房价的确是出现了上涨,但新房环比只上涨了0.5%,二手房涨得多一些,但也只是1.6%的涨幅,平均对应的幅度远不如传闻中的高。

所以所谓的疯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局部区域由于特殊的位置价值和中介机构的炒作,涨价后被大幅度渲染,实际上并不是广泛的现象。

●二是深圳目前以二手房的交易为主,二手房的价格受业主情绪的影响,他们受市场传言的影响,口头一涨价就可以多报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大多只停留在报价阶段,并未大范围传导到成交上,没有造成实质成交价格的大幅地整体上涨。

但即使如此,这些消息在深圳房地产市场甚至全国市场都造成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深圳也因此将会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体现了深圳的风向标式的作用,其带头作用并不小。深圳的楼市调控是否能保持好的效果,将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也体现了当地管理部门的压力,大家都在盯着,总不能背离“稳房价”的宗旨。

深圳楼市的矛盾短期内较难缓解,加上未来人口和城市发展方向的支撑,长期来说较大的概率会处于易涨难跌的态势。

深圳最大的问题来自城市发展规模和土地之间的矛盾,城市的发展需求中,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住宅市场,都需要足够的土地供应量,而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但深圳目前的土地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左右,其中设定的生态红线就有974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用来发展的土地在理论上主要集中在剩余的1023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中,而截止到2018年末的数据,深圳已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未来可供分配的土地已经非常有限。

而另一方面,深圳不仅是经济发展实力强劲的大城市,更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大城市,这两个特点更突显了土地的矛盾。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7万亿,在国内城市中仅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同时2019年末的常住人口总量达1343.88万人,又比上年净流入41.22万人,同期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6700人,成为人口密度全国第一的城市,且远超位于第二位的上海。

在这种背景之下,加上深圳最近几年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增住宅供应量本来就比较少,最近几年都只是处于200-400多万平米之间的量级,与这样规模的大城市难以匹配,也造成了供需的紧张和二手房交易的突出,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是新房的两倍以上。

虽然最近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将会加大了供地以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但长远来说,以深圳的城市发展框架和人口的流入情况,土地将会难以逃脱越来越紧张的命运,除非以后出现市外兼并式的区域扩容,否则矛盾还是会越来越突出,从而影响房价走向的预期。

综上来看,深圳目前所引发各方关注的传言只是局部被放大的现象,从监管层面的态度看来,“房住不炒”和“稳房价”依然未变,在有标杆作用的深圳即使可能出现一时的波动,调控期内也不太可能会出现整体持续疯涨的局面,但只要土地矛盾得不到解决,在人口和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长期的房价较大的概率会表现出易涨难跌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