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影响

我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国有农场里,父亲在农场开拖拉机。农场四周有一座山叫原山,还有一条小河,夏天的时候我常在河里摸鱼。秋天的时候,农场四周会开出成片的胡麻花,胡麻花在微风中荡漾,像蓝色的海洋。


儿时的影响

胡麻花


大约在我6岁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搬到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母亲说,这是父亲的家乡,由于父亲没有转正,我们要回乡种田。刚回到村里,由于父亲没有住房,就从农民那里租了一间小房子,晚上睡觉会有许多蟑螂出没,吓得我和弟弟常常不敢睡觉,吃的更是简陋,母亲会闷一些小土豆,那时觉得那时世界上最好的吃的食物。白天,父母亲出去干活,又不放心把我和弟弟放家里,只好锁了门,让我们在外面玩,然后在窗沿下的椽子里放一些莜面锅贴,作为我和弟弟的午饭。每当夜幕降临时,我和弟弟就在门口巴巴的盼望着父母的身影出现。那时的日子真的很苦。

儿时的影响

童年


第二年开春,母亲和父亲张罗着盖新房,快入冬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终于不用再和蟑螂同眠了。要强的母亲总是想把一切都收拾的妥妥帖帖,母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给我们洗衣服、做好吃的。后来,父亲买了拖拉机,农忙时帮人干活补贴家用,闲时帮人拉货,生活才有一些改善。临近年关,父亲会买一些布料,让母亲拿去给我们做新衣服,还会买一些好吃的,比如,水果糖,花生豆等。那会儿,每个小孩都盼望着过新年,新年里有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

儿时的影响

我们一家


除夕夜,母亲会先把鸡,兔用油闷上。然后准备一家人包饺子,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由于家里人多,又一年吃不上饺子,所以母亲会包很多的饺子,几乎需要包上整整一个晚上。母亲擀皮,父亲包,我负责打下手,母亲会把父亲包好的饺子拘一下,让饺子变得更加好看。饺子包完后,就开始吃年夜饭,母亲做的饭,特别好吃,鸡兔都油汪汪的,吃的嘴里,说不出的香,总是吃饱了还想吃,那时好像总是不知道饥饱,结果就是上吐下泻,母亲不得不给我们进行刮痧治疗,那时物资匮乏,医疗更是跟不上,母亲常用祖辈传下来的方法,给我们治疗一些小毛病。

除夕夜,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接“神”,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12点的钟声敲响,父亲和弟弟就在院子里升起一堆柴火,俗称“”旺火”,寓意来年更加兴旺。然后会放鞭炮,响大炮,点花炮,不一会漫天的礼花点亮夜空,璀璨夺目,如同白昼,看的人眼花缭乱,我躲在屋檐下,不敢近前,生怕大炮会炸着自己,高兴时,总想喊一声妈妈,总是被母亲呵斥,说是这时不能叫名字,不吉利,到现在我也没明白有什么深意。炮响完了,“神”被母亲接到家里,用香案供上。然后一家人开始守岁,这时弟弟早跟小伙伴们不知跑那儿玩去了,父亲领着我们进到屋里,一边嗑瓜子,一边给我们讲一些民间故事,比如,夜游神、老鼠娶亲、杨家将、薛仁贵、狸猫换太子、包青天等,父亲都如数家珍。父亲虽然不识字,却能给我们讲许多故事,让我们的童年有了色彩。

儿时的影响

童年影响


童年里的那段岁月,有父亲的故事,母亲的陪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