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最近,

奧運冠軍吳敏霞在社交平臺分享了

自己第一次籤病危通知書的經歷......

原因是她的老公張效誠吃了3斤小龍蝦後,住了一週ICU。

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張效誠在視頻中談到:

自己獨自吃了3斤小龍蝦,喜歡掀蝦頭,吃裡面的那個黃。吃完第二天身體出現乏力和發燒症狀,在排除了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下,也沒有太在意。

後來還曾經去健身房健身,隨後病情加重,尿液也變成了醬油色。

醫院檢查發現肌酸激酶飆升,達到了5613,而一般普通人正常值是176(上限)。得知是患了一種叫“橫紋肌溶解症”的疾病,直接住進重症監護病房(ICU)。

因為病情相對嚴重,吳敏霞作為患者家屬還為此簽署了病危通知書。

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吳敏霞夫妻拍這段視頻,是希望提醒他人,吃小龍蝦不要吃蝦頭,運動也要注意循序漸進。

什麼是橫紋肌溶解症?

顧名思義就是肌肉中橫紋肌溶解的一種疾病,屬於運動損傷。

在人體的肌肉中,心肌和骨骼肌都有橫紋,由於運動損傷使得肌肉細胞膜遭到破壞,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尿液呈現醬油色,很多人出現這種症狀是在劇烈運動之後。

常見症狀:

除了醬油色的尿液之外,橫紋肌溶解症還有渾身肌肉疼、噁心嘔吐、水腫等外在表現。

除了過度的運動,中暑、體溫過高或過低、肌肉擠壓傷、藥物、毒物、感染、炎症、某些代謝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等也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吃小龍蝦

真的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腎內科賴德源教授曾接受採訪稱,目前,食用小龍蝦引起橫紋肌溶解的確切原因仍未清楚,有報道稱與進食小龍蝦發生哈夫病有關。哈夫病指患者食用水產品24小時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症。


該病最早於1924年在波羅的海的哈夫港灣發生。後來地中海地區、美國、巴西以及中國北京在2000年都有過報道。

其流行病學多有食用水牛魚、銀鯧魚或小龍蝦等水產品史,懷疑含有某種生物毒素。該病偶爾呈短時集中發生,與大量食用相關的水產品及個體因素有關。

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另外,還可能是洗蝦粉的毒素。有些商家為了把小龍蝦洗乾淨而使用洗蝦粉,洗蝦粉可能會含有某種毒物。


此外,個人體質對小龍蝦中的某種物質敏感也可能是導致橫紋肌溶解的病因。

小龍蝦還能放心吃嗎?

吃3斤小龍蝦,奧運冠軍吳敏霞老公躺進ICU:這個部位不能吃

可以吃,但記住這幾點!

  • 一是不要過量食用小龍蝦,以免微毒富集,量變引起質變。
  • 二是在外就餐注意檢查供餐單位的有效資質,不要向小攤販、小作坊購買。
  • 三是自行烹飪時,一定要刷洗乾淨,高溫煮熟後再食用,即使不能消滅未知毒素,也可以降低其他風險。
  • 四是如果身體有所不適,應該立即就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劉婉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