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最近青史老哥我在職場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得罪了許多不該得罪的領導,痛定思痛之餘,沉浸到了《資治通鑑》和《孫子兵法》這些充滿大智慧的歷史書中。

  果然沒讓我失望,歷史上的教訓早已經白紙黑字寫在書裡了,可我竟然成了個書呆子,即使看過,也沒有想到應用。

  鑑於此,從本文開始,青史老哥不定期更新“歷史教訓與職場啟示錄”系列文章,希望也能給職場中,甚至家庭生活中身陷矛盾痛苦的朋友們,帶來些微幫助。

  第一篇,我們講的是“三家分晉”啟示錄。

  打開《資治通鑑》,掀起歷史長卷的第一則故事就是“三家分晉”,在這個歷史故事中,晉國智氏家族的沉浮尤其讓人驚醒。

  那我們就詳細講講這段歷史吧。


“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三家分晉是《資治通鑑》的開始


  話說春秋末年,晉國的王室日漸衰微,伴隨王室衰微,國內的幾個大家族勢力崛起,其中包括智氏,趙氏,魏氏,韓氏,範氏,中行氏。這種由幾大家族控制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命脈的現象,在後來的歷史中屢見不鮮,現在韓國的財閥以及俄羅斯的寡頭,也是類似的興致。

  幾大家族之間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具體的鬥爭細節歷史上沒有記載,首先出局的是範氏和中行氏,並形成了範氏、中行氏被打敗逐出境後,便出現了由智、趙、魏、韓四卿分晉的局面。在四大家族中,智氏的勢力最強,妄圖吞併其他三家的土地。

  在鬥爭的關鍵時刻,智氏家族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選錯了領導人。當時掌權的智氏家族族長是智宣子,智宣子年紀老邁,準備立嫡長子智伯為繼承人。在家族會議上,一位眼光銳利的族人智果提出了異議,智果認為,雖然智伯綜合素質很不錯,精於騎射、通曉各類技藝、善於文辭、做事果斷,但他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胸襟狹窄,沒有容人的度量,很難與人相處。


“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四大家族紛爭不斷


  最後,智果給出了他的判斷:如果立智伯為未來族長,那麼,智氏家族一定遭到滅亡。然而,智宣子不可能聽取智果的意見,執意立嫡長子智伯為繼承人。智果無奈,為了避禍,只好攜家人改姓為輔,遠離是非。

  歷史上不乏智果這樣眼光深遠,頭腦清楚的睿智之人,然而,他們往往只能選擇遠離是非,改變不了大局。後續事件的發展果然印證了智果的判斷,智伯仗著智氏家族實力強大,根本不把其他三家看在眼裡。

  智伯其實是想滅掉其他三家,讓智家獨大的,但他驕傲的個性,不善於藏鋒的性格,根本不適合這個位子。果然,他昏招迭出,先是在赴宴的時候當眾戲弄韓家家主韓康子,侮辱韓家的首席謀士段規。智伯的手下智果規勸他:你得罪了韓家,要預防被人家報復啊。

  智伯冷笑:韓康子他敢報復嗎?


“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智氏家族勢力最強,一打二沒問題


  智伯打算試一試韓家和魏家的膽量,於是公然向韓家家主韓康子、魏家家主魏桓子索取領土,韓家和魏家經過一番商議,發現對抗不了智氏家族,於是忍痛答應。

  智伯大笑:韓康子不過如此,韓魏兩家加起來也不夠和智氏家族掰掰手腕,智果和智國純粹是瞎擔心,呵呵。

  智伯繼而向趙家家主趙襄子索取土地,趙襄子很硬氣,不肯獻出土地。於是智伯打算給趙家一點顏色看看,他聯合韓魏兩家一起攻打趙家,這是他最為致命的一步臭棋。

  智伯他沒想到的是,他已經得罪了韓魏兩家了,對這兩家他可以打壓可以欺負,但重在防備,怎麼能和自己這兩個敵人一起出兵呢?他憑什麼信任這兩家?憑自己的武力?只能說智伯實在失算。

  果然,趙家雖然頑強抵抗,被圍困在晉陽,智伯派人掘開汾河,水灌晉陽城,晉陽軍民堅守不降,但趙家已經瀕臨滅亡。生死關鍵時刻,趙襄子敏銳的看出了勝機——他面對大水圍城的嚴峻形勢,秘派張孟談出城會見魏桓子、韓康子,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三家聯手,那麼還有勝算擊敗智氏家族,如果趙家亡了,韓魏兩家就等著被滅吧。


“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趙襄子起了關鍵作用


  韓魏兩家果然被說動!最終於韓魏與其結成盟約,確定了聯合行動的日期。

  智伯卻絲毫不知大禍臨頭,他沒想到韓魏兩家會反水,趙襄子按照約定,掘開了堤壩,派大軍猛衝智韓魏三家聯軍,當時前鋒軍正好是智家軍隊,智伯見趙襄子主動出擊,心中不屑,沒想到韓魏聯軍忽然從兩翼也衝智家軍猛撲過來,智家軍大敗,智伯當場被擒殺,智氏家族被滅族,只有早已改姓的智果一脈得以倖存。

  從此,晉國完全被趙韓魏三大家族把持,這難道要上演三國演義嗎?幸好有一個及時站出來,阻止了“三國演義”的可能,我們下次再講。


“三家分晉”職場啟示錄

智伯最終付出了身死族滅的慘重代價


  從智伯和智氏家族的遭遇,我們仍然能夠得到足夠的警示:在官場和商場也好,儘量不要得罪人,如果得罪人,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和敵人聯手。

  智伯的失誤在於沒有意識到韓魏兩家和他其實是敵人,只不過懾於淫威暫時屈服罷了,這種屈從是根本不可靠的,而在滅趙的重大戰役中,智伯給了自己敵人巨大的信任,純屬沒有腦子。

  同理,在職場和商場上,你或許不知道你的朋友是誰,但一定要知道你的敵人是誰,惟其如此,才能未雨綢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