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很多人在表達觀點時,總是語序混亂,讓人抓不住重點。歸根到底,是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夠。不論在職場還是工作中,邏輯思維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有時候甚至比專業能力更重要。

要麼,我們要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呢?

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一、手寫筆記

每天圍繞一個主題,寫下想到的內容。一頁紙寫4-6行,每行寫20-30字。儘量2分鐘寫完一頁紙,每天寫10頁。堅持三星期或者一個月,你的邏輯思維就已經形成了,腦海裡會有很多想要表達的語言。

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二、1分鐘演講

每天制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進行1分鐘即興演講。這個可以藉助微信語音聊天功能,剛好1分鐘。剛開始時,可以提前列好大綱,按照大綱的思路演講。記住,不要停頓,要一路順暢的說60S,如果停頓了,從頭再來。

堅持2個星期後,可以延長演講時間。把1分鐘演講擴展成3分鐘甚至5分鐘、10分鐘演講。思路都是一樣的。比如5分鐘演講,你可以拆分成5個1分鐘演講,然後串連起來。堅持幾個月,看到主題,你不用思考就可以出口成章。很有邏輯的抓住主題的核心,進行討論。

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三、多閱讀多思考

有輸入才有輸出。如果你本身沒有知識儲備,那就很難說出精彩的觀點和看法。多閱讀,在思考問題時才有深度和廣度。而不讀書的人,面對一個問題,很難說出個一二三來。

知乎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話題:“讀書和不讀書有什麼區別”。

評論中就有這麼一個人說到:讀書人看到夕陽,可以說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讀書的人,大概也就只能說出“好看”這兩個字。

所以豐富的知識儲備,才可以讓我們能看到事情的多樣性,更具包容也更理性,思考問題才會更全面。

工作中,說話沒有邏輯性?三個套路,教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口若懸河

此外,小編在這裡建議大家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持之以恆。邏輯思維的鍛鍊不是一兩天就能見效的。長期堅持,才能真正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