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美麗鄉鎮蓮莊行(王明琴)

五一小長假第一天,豔陽高照,熱氣逼人。印象宜陽團隊一行十幾人在西小河聚齊後,就一同驅車前往縣城西四十里處的蓮莊鎮,開啟了美麗鄉村一日遊活動。

新修的濱河南路快速通道,路面寬敞平整,不到二十分鐘,就來到了蓮莊鎮王邦瑞文化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明朝兵部尚書王邦瑞的塑像。塑像有八九米高,呈古銅色,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得莊嚴肅穆,高大巍峨。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十七年前,我在蓮莊上班時,這裡還是一片荒灘。整個蓮莊河段沒有一座橋,每當夏季漲水季節,坐在壩上看人家用鋼絲繩拉陷入河中的汽車就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塑像現在所處的位置曾是一個養豬場,一走到這裡,就會聞到一股令人窒息的臭氣。而今十幾年過去了,再看這片土地,已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蓮花型的玻璃座基上一個紅磚壘就的磚塔拔地而起,四周碧水環繞,塔影,雲影,樹影相互映襯,別有一種風味。湖上的景觀橋形態各異,有的如弓形,橫跨兩岸;有的一馬平川,閉著眼走都不會被絆倒。如果你不害怕,還可以登上木吊橋上去晃幾下,嗨一把。湖中央擺著一排排圓形石塊,遊人可以從上邊輕盈地踏過,亦可蹲在上邊洗把臉,消解一下暑氣。同行的幾個美女各自站在一塊石頭上面,舒展雙臂,擺出各種造型,攝影師小寧當然不會錯過這些精彩的瞬間,相機咔嚓,拍下了一個個美麗的身影。猛回頭發現廣場的西北角,還建了一個足球場,幾個小孩子正在裡邊踢球玩。這個廣場的設計者真是別具匠心,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間,集觀賞,娛樂,健身於一體,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湖周圍的草地上點綴著好多花和景觀樹樹,有碧桃,有青杏,還有一些正在怒放的月季,引得蜂兒在花叢間不停吮吸,不願離開。三步一橋,五步一亭,美麗的風景使得大家忘了炎熱,紛紛拿著手機拍照,時間關係,團隊在集體合影之後就奔赴下一站養馬村。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走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養馬村。沿著一條東西向的兩邊掛滿杏黃旗的柏油路走了百十米,是一個很大的停車場。村裡的管理員頂著大太陽細心地引導我們把車輛停好,出來停車場再向南一直走到頭,就是養馬村的主街了。路兩邊屋舍儼然,整齊劃一。青磚白牆,紅燈籠和寫著“鄉愁養馬”的杏黃旗顯得格外醒目。街道兩邊,各色小吃和農產品琳琅滿目,吸人眼球。文化廣場的大舞臺上節目紛呈,掌聲不絕。沿著這條東西街走到頭,再往南下二三十個臺階,一個長方形的跑馬場就呈現在大家眼前。馬場全部是土路,旁邊還有一架大鼓,可以給騎馬的人擂鼓助威。馬場東邊的高地上是一排剛修建的草廳,木頭為柱,茅草覆頂。很有古代跑馬場的氣息。亭子裡是兩行長木凳,供觀眾們坐在這裡觀賞。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馬場上有四匹馬供遊客試騎,幾個穿紅衣服的馬童細心地為遊客服務。不敢獨自騎的人馬童會為遊客牽著馬走繞跑道一圈。一個膽大的小姑娘不讓馬童牽,她獨自一人騎著馬繞著馬場先是慢走,然後看她用手拍打馬的屁股,馬就開始快跑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她身上了。有人在歡呼,有人在擔心,有人在飛跑著給她拍照。在那首循環播放的寶馬配英雄歌曲中,她白衣飄飄,英姿颯爽向我們飛馳而來,這場面宛如古代一位騎馬的女俠載譽而歸。馬場南面的高地上插著魏、蜀、吳三國的國旗,這氛圍一下子好像把把人帶到了三國時代,有資料說這裡是三國時期曹操屯田、飼養戰馬、生產軍需品的基地。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馬場南側的這塊高地是一處供遊客體驗射箭的場地,十塊錢就可以射二十支箭。幾個裝束一樣的小姑娘正在用力拉弓,向靶心瞄準。同行的文友也坐不住了,跑向射箭場地,不管射中沒有,總算是體驗了一把古人射箭的感覺。這裡除了讓你感受古戰場的氛圍,還能讓你領略現代新時尚的氣息。出來跑馬場,向東走幾米遠,就是一個新建的網紅橋。橋的下邊是充足氣的氣墊,這樣人從橋上摔下來也不會受傷。橋上十幾個不分年齡性別的人正在橋上一起左右搖擺身子,忘記了炎熱,一個一個玩的真嗨。如果不是年齡大和膽小的緣故,我也真想上去體驗一把,可惜還是沒那勇氣,只好在旁邊用手機錄下了一個個精彩的片段。

宜陽女老師回鄉“感受”

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蓮莊鎮竟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荒灘變成了美麗的花園,貧窮的小山村,如今也成了省級示範村,吸引本地大量遊客前來觀光。真正的做到了在家門口就能賺錢。撫今追昔,確實感受到了黨的惠民扶貧政策的實施真的讓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得到了好處。養馬也只是未來整個蓮莊鎮所有鄉村的縮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蓮莊必定會憑藉它厚重的文化底蘊,以更加迷人的風光呈現在父老鄉親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