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最近關於Nvidia要收購ARM的新聞,吃瓜群眾們紛紛討論,這是好事情呢還是災難的呢,我們來簡單聊聊


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兩家公司情況簡介


NVIDIA英偉達

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是一家人工智能計算公司 。公司創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



美籍華人Jensen Huang(黃仁勳)是創始人兼CEO。


1999年,NVIDIA定義了GPU,這極大地推動了PC遊戲市場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並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


在GTC 2020主題演講中,NVIDIA宣佈推出Ampere架構,這是NVIDIA發佈的第八代GPU架構,包含超過540億個晶體管,性能相較於前代提升了高達20倍,也是NVIDIA 8代GPU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性能飛躍。NVIDIA A100是首款基於NVIDIA Ampere架構的GPU。作為一款通用型工作負載加速器,A100還被設計用於數據分析、科學計算和雲圖形。


2020年5月21日,NVIDIA發佈了截至2020年4月26日的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第一季度收入達3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2.2億美元增長39%。數據中心收入創下11.4億美元的紀錄,較去年同期增長80%。GAAP毛利潤率創下65.1%的紀錄。


2020年7月初,英偉達股價再創新高,一度超越英特爾成為美國「最有價值」芯片公司,當時市值約2513.1億美元,而英特爾市值約2481.6億美元。其股價在過去五年暴增1900%。


ARM公司

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ARM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芯片技術提供商之一,主要提供IP服務,全世界99%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我們熟知的高通驍龍系列,蘋果A系列,三星獵戶座,聯發科,華為海思都是使用ARM的芯片架構。

如果大家想進一步瞭解ARM公司發展史可以看下我之前寫過的一篇關於ARM公司的簡介

漫談ARM公司發展史


事件回顧情況


2016年7月,日本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約243億英磅)現金收購了Arm公司,雖然孫正義當初看好Arm,但他後來發現,Arm並不如想象中賺錢。根據軟銀財報,Arm在2017年-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18.31億美元、18.36億美元和18.98億美元,這3年的增長微乎其微。


2019年全球賣出了6.4億個使用Arm 的CPU,平均一個CPU向Arm交16美分版稅。那軟銀需要幾十年才能收達到320億美元收購價格。


2019年,軟銀遭遇了史上最大滑鐵盧:WeWork上市失敗和Uber股價暴跌,使軟銀全年虧損約70億美元,軟銀被曝出現金流短缺,急需資產變現,從7月份開始就不斷有新聞傳出軟銀將要將ARM出售。


2020年8月份,有媒體聲稱,英偉達將以400億英鎊收購ARM,如果真的收購成功,軟銀這筆交易還是很划算的。



討論階段:被收購究竟是好事情還是災難呢?


對全球芯片公司來說,想說愛你有點難,不是好事情

如果收購了全球幾百家芯片企業都需要英偉達授權了,那像高通,蘋果,華為海思,聯發科,三星等等都需要英偉達同意了,老黃可以展開對有競爭的對手進行壓制。


對ARM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ARM之前是單純的一家IP公司,可以賣給任何芯片企業,如果被英偉達收購,目前ARM的客戶中,勢必會有相當一部分和英偉達有直接或者間接競爭關係的企業要選擇慢慢放棄使用ARM的IP。

之前聽說也有英國議員反對收購,以免後期收購後不能保證總部還在劍橋等等因素,英國紳士是否會同意美國收購也值得商榷哦。


對英偉達來說,其實還挺不錯的呢,老黃內心OS:俺的刀法又精進呢,哈哈哈哈哈

1.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芯片,如果收購Arm,英偉達會在未來自動駕駛這個領域裡面將會繼續提高壁壘。

2.英偉達一直在佈局自己的數據中心。能夠通過Arm的CPU IP更好更快的實現其數據中心建設並對數據中心進行完全的掌控。


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如果被收購後網友關於ARM的命名,備註:大家可以腦補英偉達芯片命名,哈哈哈


簡說NVIDIA收購ARM的影響

對美國政府來說 ,又可以來打壓中國企業了

收購ARM後,ARM從一家英國公司變成隸屬美國企業英偉達旗下,美國政府可以通過授權限制,進一步打壓中國的半導體行業。


對中國企業來說,會很難,但是機會與挑戰並存

很多用ARM框架的芯片企業必然會開始投入研發另外的生態,例如RSIC-V,當然短期內RSIC-V還不能形成很好的生態。



扎古寄語


不管結果如何,對於中國的芯片企業來說,國際環境越發嚴峻,缺乏自主研發的劣勢,讓我們越發的艱難,國內企業還是要加強自主研發及生態佈局,路會很難,但是前進總歸會有光,加油哦,由於小編能力有限,如果大家有更多的見解和看法歡迎留言補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