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老大失寵”心理如何引導?

最近,“二胎”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話題,多少家庭有了“新計劃”。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第一個孩子自出生起就理所應當地接受來自全家的所有愛,原本他是爸爸媽媽唯一的寶貝,集所有的焦點和寵愛於一身,如今卻因為另一個小傢伙的來臨,“大娃”面對一個可能不再完整的愛,他會怎麼想?“大娃”的心理陰影該如何消除?如何巧妙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真是考驗家長的智慧。

“老大失寵了!”

心理學家曾做過兒童如何接納家中新生兒的研究,發現在小寶寶出生後,母親投注在老大身上的感情和注意力的確會減少。對於這種“失寵”的感覺,年紀較小的孩子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而便會展現在行為上。例如他們可能會變得愛發脾氣、不講道理、時常哭鬧或愛黏媽媽。有些孩子會則出現退化的行為,也就是恢復到小時候的模樣,例如他原本已經不尿床了,如今卻又開始尿床,或著又開始要求用奶瓶來喝牛奶。其次,孩子也可能會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出現一些問題行為,例如故意搗蛋,或趁父母不注意時,偷偷的打或捏小弟妹。

孩子的嫉妒情結

試想有一天你發覺你最愛的人,不再像從前那樣花時間和你相處,而把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你會是什麼感覺呢?應該是疑懼、嫉妒、被冷落的複雜感受吧,這正是那些“失寵”孩子的心情寫照呢。那麼,這時你會希望你所愛的人怎麼做,來消除你心裡頭的這些不安呢?

在《小小大姊姊》這本書裡,生動的描述了手足間的愛恨情結,小姐姐因為嫉妒弟弟搶走了父母的關愛,有一天突然有個想法,她跑去跟媽媽說:“小弟弟已經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然而,媽媽聽了小姐姐的話,卻是出人意料的安靜,她沒有立刻跑去看小弟弟,卻緊緊把小姐姐抱在懷裡。因為媽媽懂得小姐姐的心理,這正是小姐姐想要的,她需要確知媽媽還是愛她的,也還是需要有跟父母單獨相處的時光。

兩個孩子衝突不斷

兩個孩子的人生,家長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老大和老二時不時鬧成僵局,簡直讓人抓狂。兩個孩子每次衝突主要都是因為爭搶玩具和食物等,一般模式是老大玩什麼、吃什麼,老二就會搶,惹起爭端,然後兩個人一起哭。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危機”?又不使老大覺得“失寵”?

針對這些情況給家長的幾點建議:

1.家長在處理矛盾的時候,要把孩子看成平等的個體。

有的家長總會批評老大不讓著弟妹,但是作為父母,他們很快發現這種方式很容易讓老大受到傷害,他覺得父母偏心,從而對弟妹更是厭煩,時間久了,一遇到問題,老大會說“你們就知道說我!”這個問題讓家長都很頭疼。在中國人傳統的意識裡,老大要更懂事,一定要讓著老二。實際上,孩子之間的很多衝突未必是老大的錯。

家長在處理矛盾的時候,要把孩子看成平等的個體。探究事件本身,究竟是誰的錯。在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後,家長要告知並演示,從而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具體方法,這樣孩子與同伴交往時,就學會了解決衝突的辦法。當孩子在搶食物的時候,比如說只有一個蘋果,家長絕對不要說弟弟妹妹小把這個蘋果讓給小的吧。而是要教會孩子分享,這個過程甚至可以把家長加進去,可以這樣說:“只有一個蘋果,可是哥哥、妹妹和媽媽都想吃,那麼,我們把蘋果分成三份,一起吃好不好?”

2.家長不要把老大當成成人。

老大盡管與妹妹相比已經是大孩子了,可實際上他還是個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依然較弱,很多道理他知道但做不到,所以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不要苛責,不要把長子、責任、謙讓掛在嘴邊。在處理老大情緒問題上,首先,家長不要把老大當成成人,通過角色定位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而是多體諒老大,正是老二的出現,把全家人專注在老大身上的精力分走了一部分,家長的心態也改變了,所以家長要懂得關注、呵護、陪伴老大,注重孩子的心理關懷,多鼓勵、接納。

3.讓老大能夠確知父母仍舊是愛她的,孩子就能從心中找回安全感。

老大的情緒,常常是被忽略的。事實上老大經歷了一種情感的落空,他們是更需要安慰的。不妨巧用比喻,如媽媽在晚飯後的餐桌旁,和老大一起坐下來溝通:“親愛的,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我們家的故事,這些蠟燭代表我們一家人。”媽媽說著拿起一根長蠟燭,“這是蠟燭媽媽,這是我。”一邊說著一邊把蠟燭點燃,“這火苗代表媽媽的愛。”再拿起一根長蠟燭說,“這是蠟燭爸爸。”然後用蠟燭媽媽點燃了蠟燭爸爸,說,“我和你爸爸結了婚,我給了他全部的愛——可是我仍然有全部的愛留下來。”媽媽拿起一根較小的蠟燭,說,“這是你的蠟燭。”她用自己的蠟燭將它點燃,說,“你出生的時侯,我給了你全部的愛。可是你看爸爸仍然擁有媽媽全部的愛。而且媽媽還有全部的愛留下來。”然後拿起那隻最小的蠟燭,一邊用自己的蠟燭將它點燃,一邊說“這支蠟燭是你的小妹妹。她一出生,我就給了她全部的愛。可是你看——你還是擁有媽媽全部的愛,爸爸也一樣。而且,媽媽自己仍然有全部的愛留下來。愛就是這樣。你可以把你的愛獻給你愛的每一個人,而你自己仍然有全部的愛。現在,你看一看,正是這愛才使我們的家如此光明。”

4.二孩家庭對於孩子,更要保持耐心。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要經歷成長的過程,而每一次的衝突,事實上也是進行教育的機會。但不建議家長在孩子情緒激動的當下進行教育,當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引導她認識一些道理,會有更好的效果。溝通的關鍵在於不要讓孩子認為媽媽爸爸那份“本來自己可以獨佔的愛”變成了“必須分割的愛”,而是告訴他,本來這世上有兩個人很愛很愛他,現在一切都不會變,而且還多了一個妹妹很愛很愛他。他的幸福不但沒有丟失,還多了一份。(作者/張蘭欣)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圖片素材,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