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全國第一”廣東何以連拿四年?

這個“全國第一”廣東何以連拿四年?

第22屆高交會上,觀眾正在體驗高倍微光夜視望遠鏡。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見習記者 劉佳榮

11月14日,一份全國各地區域創新能力的綜合榜單——《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下稱《報告》)在北京發佈。根據《報告》,2020年廣東區域創新能力得分為62.14,排名全國第1位。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4年領跑全國。

細品報告,不難看出近年來廣東科技創新工作發展脈絡、思路與佈局。連續4年領跑的密碼是什麼?持續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廣東還有哪些努力方向?南方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梳理解讀。

企業如何扛起創新“大梁”?

評價一個地區的區域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做到科學、權威?《報告》建立了四級指標體系作為主要評價方法,其中一級指標5個(“企業創新”“創新績效”“知識創造”“知識獲取”“創新環境”)、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40個、四級指標138個,反映著企業創新、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創新格局等方方面面。

在5個一級指標中,廣東“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兩項排名第一,“知識創造”“知識獲取”“創新環境”三項排名第二。

說到廣東科創,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家又一家實力強勁的科創企業。的確,“企業創新”是廣東區域創新的優勢項目:

2020年,廣東企業創新得分80.27,連續4年蟬聯全國冠軍,領先第2名從19.2分擴大到21.74分。

從二級指標看,企業研究開發投入、設計能力、技術提升能力、新產品銷售收入均居全國第1位,均與2019年持平,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南方日報記者日前實地探訪了正在深圳舉行的第22屆高交會,奧比中光、雲天勵飛、大疆創新等高科技粵企,無人駕駛、5G通訊、智慧家庭等各項前沿科技,充分彰顯著廣東科技企業強大的創新動能。

在業內看來,廣東企業已挑起創新“大梁”。這背後,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積累與沉澱,是廣東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是企業持續加大的研發投入,是一批又一批“高精尖”“獨角獸”創新企業如雨後春筍拔節生長。

對於廣東企業創新能力,《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印象深刻。

“廣東的企業家很活躍、很務實,他們不滿足現狀,不斷追趕技術的變化和變革,企業家精神值得稱讚!”11月12日,柳卸林來到廣東汕頭參加“中國創新50人論壇”,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道。

高投入的科技研發如何高效“輸出”?

科技創新離不開高投入,更需要久久為功。如何衡量創新投入究竟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是否真正推動了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引入了“創新績效”的概念。

何為創新績效?簡而言之,就是實施採用新技術後企業價值的增加。

根據《報告》,2020年廣東的創新績效得分66.99,穩居全國第1位,比第2位高7.54。從二級指標看,產業結構、產業國際競爭力、就業居全國第1位,宏觀經濟綜合指標居全國第2位,均與2019年持平。

這說明,數以千萬計的廣東市場主體,技術研發投入收到市場的正面反饋。

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對外開放的窗口,廣東宏觀經濟體量較大,創新發展的開放程度較高,外貿經濟發達,且市場活力較強,具備比較寬鬆的營商環境和日益完善的產業結構,這些都為“創新績效”的領跑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廣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呼喚更多的原始創新成果,補齊源頭創新短板。

《報告》顯示,在反映科學知識與技術知識創造能力的“知識創造”指標方面,近年來,廣東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成效正逐步呈現。

2020年,廣東知識創造得分49.11,位居全國第2位,比2019年上升1位,與第一名北京的差距繼續縮小。

更多原創性的科學知識、技術成果正在南粵大地不斷湧現,這與政府研發投入快速增長、專利產出實力較強密切相關。

南方日報記者曾走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東莞散裂中子源、季華實驗室、廣東省科學院、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等全省各大研發機構、大科學裝置實地探訪,科研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科研人員探索科技的強烈熱情都讓人印象深刻。

經過接續努力,廣東全省的知識創造體系已具雛形:2017年啟動省實驗室建設,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加大,高水平大學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大科學裝置建設等原始創新重大重點任務加快推進。

同時,隨著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技術市場不斷髮展,企業獲取技術能力突出,利用外資能力也有顯著提升。在“知識獲取”評價維度上,廣東較2019年上升1位,位居全國第2位,與第1位的得分差距縮小。

未來,隨著科技創新的開放合作不斷加強,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入推進,積極參與構建全球創新網絡的廣東,知識獲取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廣東省這些年加大對高校、新型院所建設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我想廣東未來這種上升勢頭會保持下去。”廣東加強基礎研究的努力,也得到柳卸林的認可。

區域創新的短板如何補齊?

綜合分析《報告》,從總體上看,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的領先優勢不斷擴大,主要指標呈現出持續上揚的態勢。

不論是積極推進省實驗室、高水平研究院、高水平大學、大科學裝置等重點項目建設,還是組織產業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一系列部署背後,廣東科技工作的主線十分清晰:致力於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不過,我們也應當清醒看到,在個別領域廣東仍存在薄弱環節,制約著區域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

例如,在《報告》的5個一級指標中,廣東創新環境指標儘管較去年得分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及北京,排名也從2017—2019年的第1位降至第2位。

在創新環境的5個二級指標中,廣東與北京各有領先,其中市場環境與金融環境兩個綜合指標得分,北京領先廣東,成為北京創新環境趕超廣東的重要因素。

唯有找準差距,方能補齊短板。緊緊圍繞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廣東科技界自當揚鞭奮蹄——

揚優勢,就是要繼續保持企業創新和創新績效的領先勢頭,在更多的創新子項打造長板;

補短板,就是要緊緊抓住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等方面的短板指標,久久為功,持續發力;

強弱項,就是要找準創新弱項,提升創新創業質量、優化科技金融環境,精準發力。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科技創新的重大部署催人奮進,對於廣東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來說,做好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廣東區域創新未來可期。

■對話

《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

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已連續發佈21年,是國內權威的區域發展評價報告。

日前,《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建議,廣東應加強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創新探索,打通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在成果和技術轉化中的“鴻溝”,建立以企業技術需求為主體的合作模式。

南方日報:廣東區域創新能力已經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在您看來,廣東創新的最大特色是什麼?

柳卸林:廣東是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開放是廣東創新的一大特色。與此同時,廣東的企業家活躍、務實,他們不滿足於現狀,不斷追趕技術變革的腳步,這種企業家精神非常值得讚賞。

我的另一個體會是,廣東各級政府對科技創新愈發重視,從省級到地市層面,各方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投入。所有人有著同一個共識,那就是科技將讓廣東擁有更好的未來。

從2017年開始,廣東省已經建立了10家省實驗室,還加大對大學、新型研究機構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為的就是補齊基礎研究的短板。我想,未來廣東科技創新這種上升勢頭還會保持下去。

南方日報:您提到企業創新是廣東的重要優勢,未來廣東還應當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力?

柳卸林:廣東企業創新能力的確很強,同時面對新的國內外形勢,我想還必須加強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創新探索,加強和高校、院所的合作。企業對技術的需求更強烈,未來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應當以企業為主體,讓更多成果實現產業化。要鼓勵高校和院所改革人才評價體系,鼓勵它們與企業深度合作。

在政府層面,要加強引導支持。近年來廣東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和源頭創新,針對前沿科技研發,要建立完整的配套體系。例如,對於技術短板,企業身處市場,體會最深刻。那麼企業從事基礎研究、攻關前沿科技,政府如何在稅收、採購政策等方面做好支持?在這方面,廣東應該在全國率先探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