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何以為家》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如此吸引人?用導演娜丁·拉巴基自己的話說:“這是關於一個小男孩控訴他的父母在這樣一個混亂的世界給他生命的故事。他實際上不僅僅在控訴他的父母,也在控訴整個社會系統,因為他的父母實際上也是系統的受害者。”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十二歲的小男孩贊恩身形瘦小,蓬頭垢面,他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中。爸爸不允許上學,他只能和妹妹薩哈爾每天工作來幫忙維持家裡貧窮的生活。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看著骯髒的街頭、貪婪的人群、沒有希望的未來令人窒息,連妹妹薩哈爾月經時需要衛生巾,他都只能靠偷。無能的父母最終決定將薩哈爾送給房東家做媳婦,來抵押上漲的租金。此舉真正激怒了贊恩,他憤然決定離家出走。

孤獨的他流落街頭,找不到工作養活自己,被好心的埃塞俄比亞女工拉希爾收留。拉希爾像照顧自己的寶寶約納斯一樣照顧著贊恩,讓他度過了一段平靜快樂的時光。但是拉希爾在黎巴嫩沒有合法的身份,一直靠打黑工過活,貧窮的她也買不起黑市上的假身份證。有一天,走投無路的拉希爾外出籌錢時被警方拘留,再也沒有回家。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贊恩帶著約納斯苦等無果,餓極了只能靠糖泡水騙騙肚子。彈盡糧絕後,再一次對大人失望的贊恩只能帶著約納斯上街討生活。但命運尚未露出它最殘暴的面貌,妹妹的死訊讓贊恩終墜地獄。他從監獄,向電視臺、向法院,提出了自己最痛苦的控訴:父母為什麼要把自己帶到人世間?

情節是真實的。兒童在黎巴嫩的街頭販賣小商品、極度疲倦時還得跟著父母繼續乞討的景象都是拉巴基親眼所見。最初創作劇本時候,拉巴基去收容所、拘留中心、少年犯監獄以及貧窮的社區做了大量的訪談和調查。電影中的贊恩沒有身份登記、不知道自己的生日、靠喝糖水度日、從未得到過愛……一切苦難皆非虛構——現實的嚴酷可以輕易打敗作家的想象力。

正是這種過於慘烈的真實質感,給人以極大的情緒衝擊。別說普通觀眾,戛納首映時,最嚴苛的影評人也為本片溼潤了眼眶。但他們擦乾了眼淚,依然拿起筆抗議《何以為家》是一部典型的“電影節電影”:用苦難和孩童拼貼成觀眾最無力抵抗的“poverty porn”,輔以“偽記錄”的拍攝手法,充分煽情。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人生皆苦,但罪在人禍。對於父母胡亂生育、生而不育的詰問再用力,也只是停留在表層。新移民每況愈下的生存狀態更非一日之寒。在拉巴基的樣本中,瘦弱的贊恩與其說起訴父母,不如說在起訴整個世界:如果沒有能力撫養,就不應當生育;在苦難的土地上,無論大人小孩,生存即是罪罰;而這一切苦難的根源,並不在於地獄中人。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何以為家》:眼淚不是苦難電影的終點,行動才是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原名,是“Capharnaüm”,代表聖經新約中記載的一處位於中東的村莊廢墟迦百農,其法語詞源意為

歡迎評論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