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取捨,也許是成年人最不自知的毛病

最近有一次,我坐專車上班。師傅心情很煩躁的樣子,口罩也沒戴好。

我上車他就開始打電話,一直絮絮叨叨:

“我年前吃了一張罰單,過年期間疫情沒法交費,你現在怎麼就收我逾期費呢!又不是我不想交?……什麼,網上交?我又不會……”

這通電話,從我家,一直打到公司,30分鐘,沒有停止過。

而且我聽得出來,不交罰款的機會很小。

下車的時候,忍不住問他:師傅,你的逾期費要多少?

他說:“100塊!這麼多!”

我不得不嘆了一口氣,下車。

畢竟,電話費花了30分鐘,爭取100塊的免罰,整個過程希望渺茫,冒著得罪顧客被投訴並且傳染疾病的風險,這真的值得嗎?

我不認同。

想起前陣子,我還拒絕了月入2萬的代運營副業,也是因為時間成本的問題——不值得。

但這世界其實很多人在花時間賺錢,和挖空心思省錢之間,實在是算不過來賬。

不懂取捨,也許是成年人最不自知的毛病。

一、不要做小數點後面的努力

一個道理:6.1分和6.3分,你覺得有區別嗎?

在滿分10分的時候,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不要花大力氣去做小數點以後的努力,不如想想怎樣改變小數點之前的事。

舉個例子,順豐,它似乎是“一種快遞”;而其他四通一達,是“其他快遞”。

你買東西要是叫某寶商家“順豐包郵”,說明你是個不缺錢的主。

只有順豐做到了改寫前面整數的數字,其他快遞可能都在爭奪零點幾的相差排名。

回到上面那位專車司機的身上,他為了100塊錢所做的努力,只能撬動收入的小數點後的變化。

不懂取捨,也許是成年人最不自知的毛病

且不說他這樣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極不安全,不留神一個剮蹭就沒了100塊的10倍。

更不說,他這30分鐘好好思考一下路線,說不定還可以避開一些擁堵路段,少花點油錢。

咱就很簡單地,算一下他這樣打電話被投訴的成本——我特地上網查了一下:

專車司機開車打電話被投訴,要罰6天工資,大概是450元!

早就已經超過了他那千辛萬苦想要回來的100塊。

這盤如此簡單的賬,真該好好算一算。

老實說,論懂得去算這種得失的企業,我最佩服的就是微信。

微信目前全球11億用戶,隨便賣一條App開屏廣告估計也能每個月收個幾個億廣告費。

然而,十年如一日,你打開微信看到的,都是張小龍最初心的“孤獨的地球”。

張小龍不知道開屏廣告能賺很多錢嗎?

別開玩笑了!

人家早就在“微信之夜”年會上說:“開屏廣告能賺多少錢,我知道。但我要做的微信,是用戶的朋友。”

他真的想得很通透:只看眼前的蠅頭小利,本質就好像吸毒一樣麻醉自己。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冒著多大的損失可能,去獲取一個極其微不足道的收益。

這樣的小數點後面的收益,真的不值得。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