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历朝历代许多人都起文龙这个名字,大体上又文又龙的,蕴含文武双全的味道。查阅尚书公历史,果然是一代忠义良臣。想当年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苟延残存了170多年。映衬在灿烂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和多彩的生活背景上的,是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苍凉之感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浩然之气。在南宋行将灭亡之际,壮烈殉国和死节大义的大臣和文人有很多。陈文龙就是其中一位,功勋卓著却又沾染悲情。

陈文龙是莆田人,主要生活在福州,他的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经史文化的熏陶和“重义轻利”淳朴民风的影响,自幼就“濡染先训”,决心“以继承之”,立志“忠君报国”。当年元军南下,在福州、泉州两城守将先后叛降后,陈固守孤垒,四次斩杀前来劝降的元军使节,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后因叛将出卖,城破被俘。被元军百般凌挫时,他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元军劝降无望,就把陈文龙押往杭州,囚禁在太学。途中写下名篇《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

自经沟渎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

一门百指沦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

结果他殉节于岳飞庙中,年仅46岁。尚书庙门口有一座石拱桥名叫三通桥,嘉庆年间的建筑,难道是嘉庆年间就想到如今的“两岸三通”,也太超前了吧。桥栏石板刻着: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原来三通桥位置并不在此处,只是由于中亭街的开发而产生位移,原是东西向的,大致是三条河相汇之处,只是如今改成南北向了,所谓“不分东西”。三通古桥被重新组装后移到如今的位置,孤零零地立于一河之臭水上。算起来这不算强拆,异地安置吧,至少也恢复出了全貌。


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出海,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那尚书是谁呢?为何有这种说法?


门口一对大石狮,栩栩如生。庙门额嵌两方青石鎏金匾额:上直书宋体“奉旨重修”;下横书“敕封水部尚书”;左右旁门额刻“履仁”、“蹈义”。大致是戏台、天井、回廊、正殿、后天井、后殿的建筑格局。大殿中摆放着一艘福船,感觉必有缘故,南宋末年风云诡谲的动荡时代造就了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民众对陈文龙的感情从钦佩、叹服、尊崇,进而升华为一种民间信仰。朱元璋颁旨下诏“福州祀陈文龙”(即福州府的城隍);朱棣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乾隆皇帝加封为镇海王。明清时期,历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台湾册封当地官员。册封团在海上行船为祈求平安,将陈文龙立于船中祭拜。因此,就有了“官船拜尚书、民船拜妈祖”之说。逐渐演变形成“迎尚书”和“送状元船出海”等民俗活动。


大殿边上放着一艘福船,说是每年游街时都要将船抬出,横梁中间悬挂3方康熙、嘉庆、道光皇帝题赐的牌匾,依序文为“朝宗利济”、“效顺报功”和“海澨昭灵”,享受的规格当是十分的高。没有其他游客,独自一人边行边摄,正在折着金箔纸的老大妈也许对此也习以为常,不闻不问。

转一圈,走出来,进入上杭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