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


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方兴未艾,正蓬勃发展,逐渐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已经成为即手术,化疗,放疗,三大传统治疗方式之后的重要治疗手段。

遗憾的是,虽然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甚至在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应用。但是在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泛善可陈,可供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


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什么是小细胞肺癌?

根据病理特点,肺癌一般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鳞腺癌、类癌、小细胞癌等几种主要类型。

其中,小细胞癌是指一类既有少量胞质、细胞界限不清、细颗粒状的核染色质、核仁缺乏或不明显的小细胞恶性上皮肿瘤。相应地,其他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可以统称为非小细胞肺癌。

在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占到75%以上,小细胞肺癌的比例则占到15%~20%左右。相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转移更早,多数病例确诊时已经进入广泛期(III-IV期),预后差,生存期短。

得了小细胞肺癌,该怎么办?

临床上,小细胞肺癌的分歧比较笼统,一般仅仅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局限期,一般指的是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伴或者不伴有对侧肺门或者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对于局限区的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治疗,而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尤其是4期患者,大多数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一般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尤其是以全身治疗为主。而肺癌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


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静脉化疗

免疫治疗联合标准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

4月2日,美国FDA批准度伐利尤单(PD-1单抗)抗联合标准化疗(铂类+依托泊苷)方案,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这主要是基于全球多中心的III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ASPIAN的结果。

CASPIAN结果研究发现,度伐利尤单抗联合铂类+依托泊苷化疗治疗广泛性小细胞肺癌,相对于单纯的化疗病人总生存期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达13个月,客观缓解率提高68%,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高。可见,免疫治疗联合标准化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而在去年年底,一项3期临床试验PACIFIC结果显示,广泛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在食用的发内单抗免疫治疗,可以降低32%的死亡风险,三年总生存率可以高达57%,预期5年生存率超过50%,并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已成为III期不可切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标准。

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1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pd-L1跟pd-1与cd80结合,阻断肿瘤免疫逃逸,并释放被抑制的免疫反应,从而促使肿瘤细胞快速凋亡,应用于PD-1表达阳性的肿瘤病人。无论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还是小细胞肺癌方面,都占据一定的地位。该药已经在15个国家被批准上市。

当然要看到CASPIAN研究的局限性和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比如总生存期(18个月总生存期仅为33.9%)仍不理想;不良发生反应率比较高(3-4级AE达61.5%);PD-L1表达水平与预期疗效不一致等等。


新的联合化疗,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免疫治疗


思考与展望

小细胞肺癌治疗是肺癌中治疗的难点。化疗仍然是广泛其小细胞肺癌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而免疫治疗联合标准化疗,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综合治疗方案,尤其是在病人的生存获益与经济性价比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希望有更多的临床药物研究进入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