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喚頭”與齊如山的憂思

1933年民俗學家齊如山(1877-1962)出版了一本《故都市樂圖考》,此書將40種北京街頭商販的叫賣器具即“喚頭”,用圖文並舉的形式記錄下來,描摹了老北京人鮮活、生動又瑣碎的日常生活,存儲了老北京的種種風物與市聲。

1933年民俗學家齊如山(1877-1962)出版了一本《故都市樂圖考》,此書將40種北京街頭商販的叫賣器具即“喚頭”,用圖文並舉的形式記錄下來,描摹了老北京人鮮活、生動又瑣碎的日常生活,存儲了老北京的種種風物與市聲。

齊如山在此書的序文中提到,他此前寫過一本小書:“餘曾將北平小販,何時售何物,由元旦起,至除夕止,依時歸納,輯成一書,名曰《北京貨聲》。”但此書終未得見,不知下落。小販的叫賣主要是靠人的嗓音,畢竟有限;若讓招徠之聲遠達,必要藉助一定的器具。這就是“喚頭”的功用,也被稱作響器。

書中所畫的40種喚頭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賣糖、油、小吃等食物的喚頭,第二類是賣日用品、小兒玩具的喚頭,第三類是從事街頭服務、街頭表演的喚頭。第一類有“鑼 賣吹糖人者”“糖鑼 賣糖者”“餳蕭 賣糖小販”“鐋 賣冰糖子”“糖鑼賣豌豆糕者”“小梆 賣甑爾糕”“小梆 賣艾窩窩者”“小梆 賣燒餅油炸果者”“銅點 賣蘿蔔者”“冰盞 賣酸梅湯者”“賈鐸賣油者”“鉦 賣香油者”“梆 賣油小販”“虎撐子 賣藥者”等14種, 第二類有“雲鑼 賣針線欄杆者”“大鼗 賣布小販”“小鼗 賣布者”“串鈴 賣扇子者”“口琴 賣口琴”“匏 賣椰瓢等小販”“盆 賣盆者”“鼓 賣卜者”“銅搖鼓 賣燈油小販”“笛 賣卜者”“報君知 賣卜者”“三絃 賣卜者”“鼗 賣雜貨小販”“糖鑼 賣耍貨者”“琉璃喇叭 賣布登登兒者”等15種,第三類有“乍板 修腳者”“簧 理髮匠”“釘尺 釘鞋小販”“鐵拍板 磨刀剪者”“鐋 小爐匠”“小銅角 磨剪磨刀者”“小鼓 打鼓的”“鼓鈸 跑旱船者”“聶兜姜 耍耗子的”“鑼 耍猴者”“鑼、小鑼 耍傀儡者”等11種。

此書插圖共有80幅,每一種喚頭有兩幅,一小一大,小者為喚頭本身的手繪效果圖,大者為商販手持喚頭、肩挑貨物的手繪人物圖。配圖的文字言簡意賅,惜墨如金。有釋義,有文獻,有辨析,有判斷。

《故都市樂圖考》內頁(圖片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下面以賈鐸、餳蕭為例,略作說明。

齊如山引經據典,考察這些喚頭的歷史來源,介紹其材質、形態、功能和其所賣貨品,有考據,有探究,文獻功夫深厚,眼界廣博。

對於老北京街頭深巷的叫賣聲,齊如山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理解,認為“欲傳其聲,非以五線譜之法譜之不為功也”:

在他看來,小販的叫賣聲富有極強的音樂性,猶如戲曲或歌唱一般。京劇作家、北京民俗學家翁偶虹(1908-1994)也著有《貨聲》一文,在清人蔡省吾《一歲貨聲》的基礎上,他按照時令記錄歸納出368種之多。他說這些串巷貨聲的“聲調音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創造,大多數是誕生在苦難的生活中。”(肖復興:《繞不過去的翁偶虹——〈春明夢憶〉讀感》,《讀書週報》2019年5月6日)“從早到晚,週而復始地傍隨著每天的生活,此起彼伏,揮之不去”,帶給人的感受是“一種有內容的美”;一種“有旋律、有節奏,內蘊感情,外昭時令的生活之籟”。(翁偶虹:《北京話舊》第118頁,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他的這番體會與齊如山的市聲遐想可謂遙相呼應。

至於喚頭,齊如山直接就稱其為樂器:

齊如山所說絕非虛言,據他考證,“賈鐸”之鐸,見於宋代陳暘《樂書》,是賈人之鐸;“耍傀儡”之大鑼,即為《大清會典》中“禾辭桑歌”所用之鑼;賣糖之鑼,乃《漢書》中之刁斗;“賣耍貨”之糖鑼,頗似安徽鳳陽一帶花鼓戲之鑼;賣冰糖子之鐋(俗名小銅鑼),即清朝凱歌樂所用之鐋;賣香油之鉦,見於《樂書》和《元史》,為列陣軍樂所用樂器;賣卜之銅點,即清朝凱歌奏樂之器;磨刀剪之鐵拍板,見之《唐書·禮樂志》,系高倡伎樂器;賣藥之“虎撐子”,是西藏僧人唸經之引魂鈴;賣布之小鼗,見於《樂書》,俗名“播稜鼓”(撥浪鼓);所謂“聶兜姜”者,即清朝回部樂中的“蘇爾奈”,俗名嗩吶。從小販手持的喚頭中,齊如山還辨識出中華古樂的種種遺響,他在此書的《跋》中寫道:“中國幾千年以來樂器之多,大致有幾千種。如今尚存在應用者,實在是不多了。有清時代應用者尚有幾十種,然不過祭天祭廟之古樂及婚喪吹鼓手之今樂兩類而已。民國以來祭天祭廟之古樂全廢,婚喪等事又輸入西洋新樂,所謂音樂隊者是也,則吹鼓手之樂,又將歸淘汰,是數千年樂器到此完全廢而不用矣!可為浩嘆!幸而社會中尚有此種小販能保存之,此為萬分不幸中之小幸矣。可不重視歟?”他的推斷是合理的,他的憂慮尤其深切!

吆喝與喚頭、人聲與樂聲,肩擔手提的叫賣,走街串巷的招徠,高低錯落、輕重有致。悠揚入耳的貨聲讓老北京人跟隨節氣時令,品嚐鄉土饋贈的滋味,體會生活的辛勞與平凡。聲音是一座古老城市的記憶。

海外學者中有兩位老北京民俗的記錄者值得一書:一位是日本漢學家青木正兒(1887-1964),於1926年遊學北京,延請民國畫師劉延年等繪製百餘幅北京風俗圖,內容涉及節日、禮俗、宮室、服飾、器皿、市井、娛樂等方面,製成一部《北京風俗圖譜》,藏於日本東北大學。後被日本學者內田道夫(1916-2000)補充了詳細的“圖說”,於1964年付梓出版。另一位是美國軍人出身的學者康士丹(1894-1989)用英文配圖,寫就《京都叫賣圖》一書,該書按照春、夏、秋、冬四個部分,記錄了清末民初北京城54種商販的叫賣。此書配圖生動,文字內容精細,於1936年出版。二者都從各自的觀察視角和他們所記錄的京城市井民俗事象,對齊如山所關注的老北京民間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佐證和互鑑作用,從而使北京民俗研究有了更為寬廣的世界意義。

(引文除標註外,均採自齊如山著《齊如山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開明出版社2010年版)

齊如山在此書的序文中提到,他此前寫過一本小書:“餘曾將北平小販,何時售何物,由元旦起,至除夕止,依時歸納,輯成一書,名曰《北京貨聲》。”但此書終未得見,不知下落。小販的叫賣主要是靠人的嗓音,畢竟有限;若讓招徠之聲遠達,必要藉助一定的器具。這就是“喚頭”的功用,也被稱作響器。

書中所畫的40種喚頭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賣糖、油、小吃等食物的喚頭,第二類是賣日用品、小兒玩具的喚頭,第三類是從事街頭服務、街頭表演的喚頭。第一類有“鑼 賣吹糖人者”“糖鑼 賣糖者”“餳蕭 賣糖小販”“鐋 賣冰糖子”“糖鑼賣豌豆糕者”“小梆 賣甑爾糕”“小梆 賣艾窩窩者”“小梆 賣燒餅油炸果者”“銅點 賣蘿蔔者”“冰盞 賣酸梅湯者”“賈鐸賣油者”“鉦 賣香油者”“梆 賣油小販”“虎撐子 賣藥者”等14種, 第二類有“雲鑼 賣針線欄杆者”“大鼗 賣布小販”“小鼗 賣布者”“串鈴 賣扇子者”“口琴 賣口琴”“匏 賣椰瓢等小販”“盆 賣盆者”“鼓 賣卜者”“銅搖鼓 賣燈油小販”“笛 賣卜者”“報君知 賣卜者”“三絃 賣卜者”“鼗 賣雜貨小販”“糖鑼 賣耍貨者”“琉璃喇叭 賣布登登兒者”等15種,第三類有“乍板 修腳者”“簧 理髮匠”“釘尺 釘鞋小販”“鐵拍板 磨刀剪者”“鐋 小爐匠”“小銅角 磨剪磨刀者”“小鼓 打鼓的”“鼓鈸 跑旱船者”“聶兜姜 耍耗子的”“鑼 耍猴者”“鑼、小鑼 耍傀儡者”等11種。

此書插圖共有80幅,每一種喚頭有兩幅,一小一大,小者為喚頭本身的手繪效果圖,大者為商販手持喚頭、肩挑貨物的手繪人物圖。配圖的文字言簡意賅,惜墨如金。有釋義,有文獻,有辨析,有判斷。


老北京的“喚頭”與齊如山的憂思


《故都市樂圖考》內頁(圖片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下面以賈鐸、餳蕭為例,略作說明。

賈鐸(賣油者):

此賣大麻籽、花生、棉花籽等燈油者所用之喚頭也。俗名曰大鈴鐺,鐵質,即古之鐸。陳暘《樂書》:名曰賈鐸,即賈人所用之鐸也。《晉書·荀勖傳》:初勖於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樂,音韻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遂下郡國,悉送牛鐸,果得諧云云。當即此器。依現用之器,視《樂書》所繪之圖,尚無若何變化。千餘年之物,尚流傳用之,亦僅見矣。

餳簫(賣糖小販)

此春季賣糖小販所吹之餳簫,卷蘆葉如筒吹之,亦有時卷蘆葉插入去底瓦瓶吹之。此來源亦頗遠,如沈佺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餳,蓋自古為春天所賣之物,如今亦只於三四月時用之,則當系一物矣。又《樂書》雲:胡人卷蘆葉為笳吹之,名曰蘆笳。又云:漢有吹鞭之號,笳之類也,今牧童卷蘆葉吹之云云。二物與此亦極似。又按《詩經》: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為之,如今賣餳者所吹雲雲。與此亦頗相近。

齊如山引經據典,考察這些喚頭的歷史來源,介紹其材質、形態、功能和其所賣貨品,有考據,有探究,文獻功夫深厚,眼界廣博。

對於老北京街頭深巷的叫賣聲,齊如山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理解,認為“欲傳其聲,非以五線譜之法譜之不為功也”:

沿街肩擔貿易之小販,尤足表現之。其叫賣聲,俗名為吆喝,所發腔調等於歌唱,有板有眼,有快有慢,宛轉悠揚,悅耳動聽;且有時有白有唱,與戲曲無異,誠非他處所可比擬。如賣燒餅油炸果、江米涼糕、艾窩窩等等之聲,較快之板也;賣江米灌餡甑兒糕、果子乾、玫瑰棗等等之聲,較慢之板也。切西瓜零售者等等,則吆喝時有唱白之分矣。如“好高的瓤兒,兩個大,兩個大錢兒來!”乃唱也;如“吃吧,倆大一塊呀!”乃白也。再如粥鋪之叫賣喝粥及油炸果,則往往有成套之詞句。以上所舉,盡系普通之叫賣聲,尚有許多小販,自己特別編成大套詞句者,又屬例外。至各廟會賣香面等物者,則皆有成章詞句若干套,句句有韻,均與詞曲異,必須背熟方能叫賣,則與歌唱毫無分別也。

在他看來,小販的叫賣聲富有極強的音樂性,猶如戲曲或歌唱一般。京劇作家、北京民俗學家翁偶虹(1908-1994)也著有《貨聲》一文,在清人蔡省吾《一歲貨聲》的基礎上,他按照時令記錄歸納出368種之多。他說這些串巷貨聲的“聲調音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創造,大多數是誕生在苦難的生活中。”(肖復興:《繞不過去的翁偶虹——〈春明夢憶〉讀感》,《讀書週報》2019年5月6日)“從早到晚,週而復始地傍隨著每天的生活,此起彼伏,揮之不去”,帶給人的感受是“一種有內容的美”;一種“有旋律、有節奏,內蘊感情,外昭時令的生活之籟”。(翁偶虹:《北京話舊》第118頁,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他的這番體會與齊如山的市聲遐想可謂遙相呼應。

至於喚頭,齊如山直接就稱其為樂器:

久居北京者,一聽其聲便知其所售之物,蓋習慣也。其所用樂器在八音之中,以金、革為多,取其聲宏,能達遠聽;竹、木次之;絲最少;匏、土、石三種幾不見。因此等物器,出聲不宏大也。吾故特將瓦盆、水瓢、琉璃喇叭三種繪入,以實八音之名……

齊如山所說絕非虛言,據他考證,“賈鐸”之鐸,見於宋代陳暘《樂書》,是賈人之鐸;“耍傀儡”之大鑼,即為《大清會典》中“禾辭桑歌”所用之鑼;賣糖之鑼,乃《漢書》中之刁斗;“賣耍貨”之糖鑼,頗似安徽鳳陽一帶花鼓戲之鑼;賣冰糖子之鐋(俗名小銅鑼),即清朝凱歌樂所用之鐋;賣香油之鉦,見於《樂書》和《元史》,為列陣軍樂所用樂器;賣卜之銅點,即清朝凱歌奏樂之器;磨刀剪之鐵拍板,見之《唐書·禮樂志》,系高倡伎樂器;賣藥之“虎撐子”,是西藏僧人唸經之引魂鈴;賣布之小鼗,見於《樂書》,俗名“播稜鼓”(撥浪鼓);所謂“聶兜姜”者,即清朝回部樂中的“蘇爾奈”,俗名嗩吶。從小販手持的喚頭中,齊如山還辨識出中華古樂的種種遺響,他在此書的《跋》中寫道:“中國幾千年以來樂器之多,大致有幾千種。如今尚存在應用者,實在是不多了。有清時代應用者尚有幾十種,然不過祭天祭廟之古樂及婚喪吹鼓手之今樂兩類而已。民國以來祭天祭廟之古樂全廢,婚喪等事又輸入西洋新樂,所謂音樂隊者是也,則吹鼓手之樂,又將歸淘汰,是數千年樂器到此完全廢而不用矣!可為浩嘆!幸而社會中尚有此種小販能保存之,此為萬分不幸中之小幸矣。可不重視歟?”他的推斷是合理的,他的憂慮尤其深切!

吆喝與喚頭、人聲與樂聲,肩擔手提的叫賣,走街串巷的招徠,高低錯落、輕重有致。悠揚入耳的貨聲讓老北京人跟隨節氣時令,品嚐鄉土饋贈的滋味,體會生活的辛勞與平凡。聲音是一座古老城市的記憶。

海外學者中有兩位老北京民俗的記錄者值得一書:一位是日本漢學家青木正兒(1887-1964),於1926年遊學北京,延請民國畫師劉延年等繪製百餘幅北京風俗圖,內容涉及節日、禮俗、宮室、服飾、器皿、市井、娛樂等方面,製成一部《北京風俗圖譜》,藏於日本東北大學。後被日本學者內田道夫(1916-2000)補充了詳細的“圖說”,於1964年付梓出版。另一位是美國軍人出身的學者康士丹(1894-1989)用英文配圖,寫就《京都叫賣圖》一書,該書按照春、夏、秋、冬四個部分,記錄了清末民初北京城54種商販的叫賣。此書配圖生動,文字內容精細,於1936年出版。二者都從各自的觀察視角和他們所記錄的京城市井民俗事象,對齊如山所關注的老北京民間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佐證和互鑑作用,從而使北京民俗研究有了更為寬廣的世界意義。

(引文除標註外,均採自齊如山著《齊如山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開明出版社2010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