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遛娃方法,没想到成为陪伴孩子长大的最好方式

我的遛娃方式就是走路、聊天

走路,成为我这十多年的遛娃的模式,在这样的遛娃方式中,我们散步、聊天、彼此沟通思想,交流观点。如今孩子上大学了,还是如此,不同的是有时他遛我,有时我遛他,主题的相互转换而已。

从孩子不会走就开始遛

我走路遛娃的习惯,自从有了孩子就慢慢养成。在孩子不会走之前,基本就是在家附近,每天抱着孩子或者推着车到处遛,带着孩子看看这,看看那,再跟孩子有事没事的唠叨唠叨,总觉得这样既能让孩子开阔眼界,也能跟孩子有说话的主题,没有更多的想法​。

十多年的遛娃方法,没想到成为陪伴孩子长大的最好方式

孩子没上学时,遛娃主要是玩、锻炼为主

慢慢的孩子会走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这时我遛娃的范围也增加,方圆两三公里的地方基本都走着,一边走一边玩,包括去个超市呀,公园呀,每日跟孩子在闲走中、闲聊中渡过。

尤其非典那一年,那时他五岁了,学会了骑自行车,于是我们向更远的地方前进,一般都是七八公里左右。孩子年龄小,也加上从小就这么不断地走,孩子也习惯了,有时候即使喊累了,我们就找个路边的地方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上路。不追赶时间,没有任何压力,我们都是很享受的状态​。

孩子上小学遛娃主要是在锻炼的同时学习一下,当然也聊些别的

后来,孩子上学了,我更多的还是采取走路的形式遛娃。上学后,娃就每天吃完晚饭跟着我们回自己家,从奶奶家都我们自己家大概有两公里左右,每天晚上我们都步行回家,边走边背一些课文什么的,早上从家到学校有三公里多,我们早上也是走着去学校,每天早上一边走就是一边背一些英语。天天如此,孩子也就习惯成了自然。不但锻炼了身体,也能抓紧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学习学习。

十多年的遛娃方法,没想到成为陪伴孩子长大的最好方式

孩子上初中后遛的更远、聊得更深

后来儿子上初中了,上学就更远了,他每天早上骑车四十分左右,不需要我送了,但每个周末的半天溜娃时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半天的遛娃过程中,我把从前以锻炼为主的目标慢慢调整为聊天谈心为主,每次我们都是长距离走,至少两三个小时,儿子不断地跟我聊着老师、学校,以及各种事情他持有的看法。

当然,我也不断地跟他说着一些我的所见所闻,甚至包括我单位中一些事情,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讨着事情处理的方法,做人的方向,长大想过的生活,以及自己的未来等等,儿子大多数情况都是喜欢跟我聊这些,探讨这些的。

十多年的遛娃方法,没想到成为陪伴孩子长大的最好方式

孩子上大学后我们遛,主要就是互相沟通、互相解惑、互相慰藉

孩子上大学以后,他基本住校,自己的事情也多起来,我这样的遛娃机会就越来越少。但每每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选择的事情,或者有了什么困惑困难,他也总会找机会要求:妈,溜达一会。然后,慢慢跟我诉说。每次遛完,他都会有一种轻松感。

同样,当我因为一些琐事跟老公闹别扭,或者家里家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也会在他有时间的时候找他出来遛一遛,然后聊一聊。好像遛娃这么久,我们也达成了一种默契,就是不管谁要求溜达的时候,感觉可能都有事要说。

结语​:

十多年来,我就利用这样的遛娃的方式,引导孩子锻炼,跟孩子聊天,这种方式似乎成为我教育他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在他大学快毕业了,不但每天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且很善于沟通交流,回想他的成长轨迹,我认为我遛娃的方法,成为陪伴孩子长大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