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是只赚不赔吗?为什么?

薇薇cherry


差不多吧,但收入水平肯定不一样的!

基金经理水平参差不齐。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成立满3年的主动偏股基金产品中,有200多只基金成立至今依然亏损,其中44只基金成立以来亏损30%以上,更有15只基金成立以来亏了40%以上。其中工银互联网加股票基金从成立至今亏损超过60%,并且易方达新常态灵活配置、长盛国企改革、中邮趋势精选等基金成立至今净值依然处于腰斩状态。

据我所知,2019有不少的投资者收益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跑赢大盘的散户也不在少数。造成基金经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缺乏考核动力及进取心。很多基金的经营模式是提管理费,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是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5%的年费率每天计提。赢亏按点提管理费是必须的。因此,基金运作的好坏基金经理都从中渔利,的确稳赚不赔的。

其次某些基金经理目标并非是让基金赚到更多的钱,而是为了扩大基金规模 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如果基金不以赚钱为目的就是耍流氓。

再次是基金公司人才使用学历至上。某些基金经理刚研究生毕业或仅仅凭高学历就去应聘基金经理,。而基金公司也过于看重学历,对于实战能力水平没有真正放在第一位,由此造成基金经理眼高手低。

基金经理实战能力与职业道德。不可否认的是好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但水平一般,缺乏实战经验的基金经理也不乏其人。股谚云:股市没有专家名家,只有赢家输家。股市投资,十年磨一剑,没有经历过牛熊的磨炼,很难有所作为。有的基金经理越雷半步,个人账户仓位与基金仓位雷同,或者围魏救赵,利用基金拉抬自己的仓位等等。

因此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能力,基金管理能力,职业道德等因素很难短时间了解清楚,只能通过基金经理的实战排名及收益率来选择。而股市也会受到市场因素,个人因素影响,收益率也是随机的,浮动的,股市的波动特性,也使得今年战绩出色,明年业绩平平。

基金管理制度也对于基金经理实施考核,根据收益率来决定提成及奖金的多寡,但基本的收入的能够得到保证的。所以,单从这个角度,基金经理的确是稳赚不赔的。这是大多数基金管理的现状。因此,基金经理更像的一种职业。

再次来看一下私募基金经理,根据一名私募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中的1/5则属于投研团队。 当然,业绩也是基金经理收入多少的重要考核因素。并且基金经理的收入也是千差万别的。

综上所述,管理费提成与业绩提成模式也决定了基金经理是稳赚不赔的职业。当然仅仅是职业,好的基金经理薪酬水平肯定会多得多,差一点就属于是混日子了。所以,基金收益是一回事,个人收益又是另外一回事。


盘古论市


怎么可能呢?基金经理不是神,在股市也常常会伤痕累累。前几年的王亚伟利用内幕信息,获利甚丰被称为一哥,从此信心满满自己另立门户单干,结果是王小二过年一天不如一天亏损严重。所以不要迷信这些人!


直率明月D


你这太迷信所谓的基金经理和机构了,明显的小白一枚,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所以他们不可没只赚不赔。

基金经理和其他早九晚五上班族一样,只是一份工作和职位,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唯一加分的每天貌似精致的生活,西装革履。然而这些对基金经理没有鸟用。

如果基金经理只赚不赔,他们何必为了五斗米折腰喃!因为基金经理上面还有总裁,投委会等等,自己银行贷款闷声发大财就对了,是吧?

只能说基金经理赚钱的概率高于普通投资者而已,因为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风险面前的执行力优于普通投资者,资讯优于一般投资者,基础金融认知和理论强于普通投资者。

这些最后就体现在基金净值上,但这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的功劳,这是基金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比如,曾经的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先生奔私后就光环不在?

换言之,基金经理离开团队啥也不是,和普通投资者没啥区别!

在投资领域没有神,投资者自己就是神,要相信自己,独立思考!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