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讚歌 禮泉的鄉土教材

地域文化的讚歌 禮泉的鄉土教材

近日,咸陽女作家趙曉萍散文集《壯美昭陵》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壯美昭陵》由著名歷史學家、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教授題簽,考古泰斗石興邦,著名文學藝術評論家閻綱,著名學者、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志慧,咸陽市作協名譽主席楊煥亭、咸陽市楹聯協會名譽主席楊波海先生題詞,咸陽市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董信義作序,咸陽師範學院教授楊生博、南生橋教授、禮泉韓武榮先生並序。

地域文化的讚歌 禮泉的鄉土教材

《壯美昭陵》傾注了趙曉萍老師十餘年心血,該書圖文並茂,感情真摯,鄉情濃郁。它由壯美昭陵、鄉音鄉情、禮泉旅遊、涇河風光四部分內容組成,以禮泉旅遊為線索,既是地域文化的讚歌, 更是是禮泉的鄉土教材。遊客、學生們通過它會認識一個真實、美麗的禮泉。正如西大教授所題的“壯美昭陵”一樣,如董信義先生序言裡講到:“這本書很獨特,獨特在於她是禮泉地域文化的傳播者,更是彰顯大美禮泉、詩意禮泉、文化禮泉的一張名片。地域的也是世界的,本土的也是全球的。”

楊生博先生講到:“趙曉萍的散文昭示了一個基層文學作家的創作之路:紮根就是頂天!因為一棵生命大樹,它的高度是由根的深度決定的。”西大學子趙曉萍,正像她寫的《打碗碗花》樣:其實每個人都像這一朵朵打碗碗花,在絢麗的世界裡,竭力綻放自己的精彩。作家趙曉萍這本散文圖冊的出版,具有一定的閱讀欣賞和收藏價值。

地域文化的讚歌 禮泉的鄉土教材

趙曉萍,女,教師,筆名壯美昭陵,陝西省禮泉縣人。陝西省作協會員,陝西省女攝影協會理事,壯美昭陵平臺主編。千篇圖文見於報刊雜誌和網絡平臺。《禮泉烙面》《堯都二月會》《煙霞映昭陵》《禮泉槐花飄香》《煙霞泉與水簾洞》《東莊水庫》《趙鎮石鼓》等鄉情散文和詩歌《石榴花》《神龍樹》《我跪在母親揮鐮的麥田》在網絡轉發量大。宣傳弘揚西部文化藝術。左右銘:文學為眾民而創,攝影添生物嫁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