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一、前言

城市慢行系統是都市生活圈的重要載體。現階段,國內外已在新一輪的城市更新中提出了城市慢行系統的規劃方案,並出現了一批兼具交通出行與城市休閒生活的優秀案例(如美國“High Line Park”項目)。在本文中,此類通過架空建設的方式串聯多個功能區域,且以步行交通為主、兼具多種活動功能的空中慢行系統,被稱為“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

在浙江省,“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以其空間利用率高、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靈活多樣空間形態等特徵優勢,被24個首批未來社區試點項目廣泛運用。但由於目前“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在國內成功建設的案例較少,且未來社區試點方案中的設計多停留於概念階段,因此亟須對建設高品質的“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進行探索與研究。本文通過分析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的國內外相關設計案例、特性與設計要點,對其在未來社區中的應用提出了幾點思考與建議。

二、國內外相關設計案例

現代城市的空中慢行系統起源於上世紀60-70年代,最初是作為一種城市中心區再開發的刺激手段及立體化交通解決方案。到了上世紀70年代後,空中慢行系統已成為北美絕大多數地區的立體化交通解決方案。

同一時期,我國香港由於高密度的城市開發產生了人車矛盾問題。因此,香港開始對地上、地下進行了整體規劃建設。上世紀60-70年代,香港共建成天橋、地下隧道兩百餘座。1993年,香港中環建成第一座人行天橋(總長1公里),併成為當時亞洲最長的步行廊道。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香港中環人行天橋

近年來,國內外對構建大城市的“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越來越重視,並作了諸多嘗試。

1.美國的曼哈頓高線公園

2009 年,曼哈頓高線公園由一條廢棄高速路(長達 2.4 千米)被改造成為線型空中花園。該公園不僅貫穿西曼哈頓 22 個街區,為紐約贏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還成為了國際設計和舊物重建的典範。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美國曼哈頓高線公園

2.澳大利亞The Goods Line公園

2015年,澳大利亞的澳派景觀設計工作室和CHROFI合作,將一條橫跨Ultimo路的廢棄火車道到改造為高架公園( 其被稱為:The Goods Line,全長500米 )。公園位於悉尼人口最密集地區,連接中央火車站隧道、唐人街、情人港等各個重要區域,為悉尼的蓬勃發展帶來可持續性推動力量。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澳大利亞The Goods Line公園

3.韓國seoullo高線公園

2015年,MVRDV事務所將韓國首爾的一座室內高架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改造為公共花園(即seoullo高線公園)。seoullo坐落於首爾市中心,是一個全長983米的標誌性城市花園,種有50個類目、24,000株植物,為中央車站區域注入了更綠色、更友好的新特徵。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韓國seoullo高線公園

4.上海陸家嘴“世紀連廊”

2013年,上海城建市政集團在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建設了“世紀連廊”(全長約1.5公里,標準橋寬9米)。該連廊將陸家嘴站、正大廣場、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等區域連接,使行人不再需要從地面橫穿馬路,提高了行人安全性。同時,連廊在銀城中路東側、金茂綠地和環球金融中心綠地等區域人性化設置了自動扶梯、殘疾人垂直通道和行人樓梯,提高了行人便捷性。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上海陸家嘴“世紀連廊”

三、“高線”型慢行步道特性與設計要點

簡·雅各布斯認為:街道與人的關係是極為緊密的。優質的街道是用於豐富市民生活的重要城市空間,同時還是安全的、最好的鄰里交往空間。因此,研究“以環境資源為基礎打造“高線”型慢行步道,並使其更好地滿足居民對於出行、休憩、交往等需求”的應用設計要點,已成為目前的的迫切需求。

1.空間特性

打造安全環境:在目前的交通模式中,慢行交通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在整個交通體系裡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其中慢行交通的安全問題倍受關注。據調查顯示 ,超過60%的被訪者認為:慢行交通的不安全性是被訪者拒絕使用慢行系統的首要原因。但是,“高線”型慢行系統可通過空間上的錯位,避免與機動車道交叉,創造出一種安全、連續且舒適的步行環境,提高通勤效率。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人車分流的立體交通

增加城市界面:在已高密度開發的城市中心,城市界面有限,但商業、公共服務、娛樂活動等城市功能仍對城市界面的需求較大。因此,在城市中心建設“高線”型慢行步道可有效緩解這一矛盾,增加互動界面,提升空間利用率。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雙首層城市界面

2.交流屬性

設置合理寬度:“高線”型慢行步道不僅承擔著人行交通的通勤需求,也是開展社區活動的重要場所。根據《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範》所知:為滿足通行要求,天橋橋面淨寬不宜小於3米。但結合表1可知,當慢行系統同時滿足交通功能與社區活動功能時,路面寬度需達到9-15米才能使行人具有較為舒適的慢行體驗。因此有效優化增加的6-12米空間,對“高線”型慢行步道的建設至關重要。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表1:高線型慢行步道案例分析表

結合城市業態:“高線”型慢行步道的設計要與城市業態充分結合。一方面,它可打造雙首層,提升建築空間價值;另一方面,它可通過城市的商業及服務業態,拓展慢行步道的各類活動。由於餐飲、購物、娛樂等活動能吸引行人產生自發性活動,形成具有活力的場所空間,因此業態的選擇應側重休閒、服務類,使其與慢生活節奏相適應。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高線”慢行步道與建築物的結合方式

接駁公共交通:“高線”型慢行步道是立體交通建設模式的一種。它能在保持步行連續性的同時,通過垂直方向的空間聯繫,實現多種交通之間便利換乘。當它與公交站、單車站等設施結合形成接駁站點後,能將公共交通帶來的巨大人流有效引入商業、服務、休閒等空間,促進城市業態發展。但在設計時要注意垂直交通密度、指示系統數量等因素,避免形成封閉的孤島。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垂直交通的公交接駁示例

3.景觀設計與建設

融合城市文化:“高線”型慢行步道不僅是城市空間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在景觀設計時,設計師需注意歷史記憶的保留與傳承,通過提取當地文化元素,把色彩、符號、標識標牌、景觀小品等內容打造成綜合的設計體系,形成統一的視覺設計。

提升景觀參與性:“高線”型慢行步道需與休閒活動區有機銜接,合理配置適宜集體活動的場地面積,最終形成寬窄不同的慢行空間。其中,集中場地的設計應具有良好適應性,可靈活開展鄰里活動、親子活動、社團活動等多形式活動;休閒區域在配置適宜數量的休憩活動街具時,可結合各類城市景觀,運用借景手法,有機融入城市的立體綠化體系。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景觀與休閒空間的結合示例

優化植物配置:“高線”型慢行步道中的植物宜採用四季變化的植被,需以地被、灌木為主,避免多刺、有毒、有害等植物。

四、未來社區中的應用

未來社區採用“以TOD為導向的開發強度梯級分佈、空間疏密有致的佈局、地上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地下管廊的集約規劃、城市功能的複合利用”開發模式,平均容積率達到2.5,具備開發強度高、功能複雜、多種流線交織等特點,擁有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治理等九大場景,對社區界面的需求較大。因此可通過建設高品質的“高線”型慢行步道,使未來社區的九大場景互聯互通。

1.未來鄰里場景

鄰里場景中, “高線”型慢行步道能提供優質的室外鄰里交流空間。設計方案時,設計師應充分利用它所具有的便捷屬性,增加諸如多功能小舞臺、親子快樂草坪、小型健身場地等活動平臺,提升居民參與度;應靈活運用社區標識、LOGO、雕塑等文化符號,並使之成為承載社區文化的重要平臺;應充分連接流動圖書館、活力驛站、健康小屋等空間,提升“5分鐘生活圈”服務範圍。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麗水蓮都未來社區

2.未來健康場景

健康場景中,“高線”型慢行步道在功能複合、流線眾多、交通環境複雜的未來社區核心區域連接各個地面綠道網絡,形成“健身跑道”,打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健身環境。它使步行、慢跑等運動更有趣味性的同時,也有助於建立室內外健身點的聯繫,形成未來社區全民健身網絡。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上城始板橋未來社區

3.未來建築和交通場景

建築與交通場景中,“高線”型慢行步道可以有效提高空間使用率,並實現人車分流。它通過架空設計,創造了大量的開放共享空間,增加了社區服務的空間界面;通過接駁公交站點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緩解了因流線交叉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了“從家門口到達達公交站點只需用10分鐘步行”的場景要求。同時它還可構建多層次的立體綠化體系,增加慢行網絡密度,並通過豎向交通功能實現地鐵、公交、共享單車等多設施換乘。

4.其他場景

其他場景中,可在“高線”型慢行步道內開闢具有高度適應性的公共空間,實現多活動集合使用的功能,如組織戶外課堂和社區全齡學習,提供社區黨建、居民自治展示、流動工作站、小微企業路演場地等平臺,輔助光伏建築一體化儲能系統建設,構建24小時服務網絡等。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蕭山亞運村未來社區

五、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是一種綜合開發立體城市、拓展社區空間的有效方法。它所具備的分流特性,可有效緩解高密度開發的城市、人流聚集區域、高要求的步行通道等環境中人車之間的交通矛盾,為行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慢行環境。但在開發密度不高的城市或人流較少區域,它會降低人流聚集度,增加垂直交通負擔。因此在未來社區建設中,設計師要以TOD綜合交通站、社區特色文化公園、社區鄰里中心等重要節點為基礎規劃路徑,並使之成為社區慢行生活體系的核心,成為激活社區活力的主動脈,成為滿足居民休憩、社交、娛樂等需求的社區公共空間。

THE END

備註:本文由未來社區研發中心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


未來社區微課題系列:關於高線型慢行步道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