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坚决看好深港通?

8月16日晚上,在历时2年多准备之后,国务院终于正式批准了《深港通实施方案》,深港通开通虽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一小步,却对香港证券市场影响以及对内地投资者带来的投资机会都将是历史性的,从此,港股市场的生态有望发生重大的改变,这无疑会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两年前沪港二地正式开通了沪港通,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虽然二年后的今天A股相对H股的溢价指数缩小至125%,但市场普遍认为沪港通没有实质性的对二地市场的股票估值产生重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沪港通的定位是大市值的蓝筹股为主,而二地的蓝筹股本来估值就没有太大的差异,二地市场真正的股价差异在小市值股票上而这次深港通则要影响的正是中小市值股票板块,毫无疑问,这次深港通对二地市场的小市值股票将会生产重大影响。

相比沪港通,深港通最大的特点是列入的标的个股市值均为较小市值的股票,长期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市场往往注重大市值板块股票,偏好蓝筹板块,港股1900多只股票,除了280多只中大市值股票外,大部分中小市值的板块很少有人问津,市场长期来很少有给小股票合理的估值,其中近10%的股票甚至很少有正常的成交量,目前港股市场的中小市值板块整体估值在5至6倍左右,应该是全球市场最低的,很多小股票PE才1、2倍,PB才0.1至0.5倍,股息率可以轻易到10%,个别的甚至在20%以上,而且这些股票很多都是中国内地的优秀企业,这在内地投资者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

另一方面,由于内地市场相对封闭,A股中小市值股票却长期来享受高估值,可以说整体估值在全球市场是最高的,平均市盈率高达四、五十倍,一些新股上市价格可以轻松的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个别企业市盈率可以在上百倍以上,很显然,深港通正式开通后,这二地市场估值的“一高一低”将给市场必将带来巨大震荡,虽然港股是国际市场,但目前整个港股一共才170万投资者,而A股则是上亿投资者,其中50万元以上帐户就有1000万户,是港股现有全部开户数的6倍,面对同样是内地企业但估值相差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港股市场,不难判断,这对港股及内地投资者将是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正如著名的港股专家格隆博士所言,如此低廉的估值,以香港现在每天几百亿港币的成交量,内地资金稍稍看一眼,都可能让这个市场怀孕。

举个例子,01238宝龙地产,为内地著名的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商,市值80亿元,是即将开通的深港通个股(宝龙地产为恒生小型综合成分股),2015年每股盈利0.63元,派息0.09元,2016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31元,预计全年每股盈利0.85元,每股净资产6.3元,现股价2.1元,市盈率2.4倍,市净率0.3倍,实际市净率不到0.1倍,属超级被低估,由于三年前公司在土地市场低迷时期利用超高的财务杠杆在上海拿地,被市场一度认为负债率过高而遭遇低估值,去年以来,公司成功从之前的2、3类城市向上海等1、2类城市的战略转移,各项业务全面发力,公司进入良性发展,随着新的优质项目逐渐交付及上海等高毛利率项目销售占比的提高,未来几年盈利与派息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很显然,像宝龙地产这样的高成长低估值的股票,可能预期,在开通深港通后必将会被内地投资者追捧,未来存在上涨数倍机会,类似这样的股票在港股里还有很多。

由于二地市场完全不同的生态,尤其是市场监管、风险偏好、投资者构成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内地投资者在通过深港通参与港股,抢抓小市值股票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必须充分了解并深刻认识港股市场的风险,个人认为,参与港股的第一要务是必须规避“老千股”,做港股,能规避老千股,赚钱是大概率。根据本人多年的经验,港股的老千股一般具以下6个特征:一是名称中往往有“中国”二字;二是K线组合能看出有大比例的送股与合股;三是经常会批股再融资,尤其是超低价供股;四是很少有现金派息;五是香港本地企业居多;六是往往都是仙股。

总之,港股通将开启深港二地证券市场全新的跨境交易模式,意义重大,对港股中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大量内地优秀中小市值板块以及对内地投资者都是重大机会。

欢迎登陆『格隆汇』官网www.gelonghui.com

或下载『格隆汇』APP,获取更多精彩资讯,与作者直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