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上个月初,刚过完年,网上就有一份关于各地红包的统计。说是广东等地的红包很轻,开年利市而已,只是图个好兆头,所以数额不大,大多都是十块、二十块、五十块;而江浙皖一带则不一样,红包动辄三百五百,甚至几千,尤其是随礼红包,500以内似乎都拿不出手了。

实际上,钱多钱少都没关系,有心意就好,否则出个几百块钱两人撕破脸也不好看。古人不是说了嘛,“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说到“千里送鹅毛”,人们常用来比喻两个人之间的情义,不在乎送的礼物是否珍贵。不过,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是谁千里送鹅毛,为何要送鹅毛呢?

有一个版本认为,这个成语出自明朝徐渭的《路史》。

明代书画家徐渭在《路史》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期间,还像汉代一样和西域各国保持友好联系,西域很多小国依然是大唐的藩国。这些藩国中,有一个回纥国,其国王很向往大唐,所以经常派人到大唐,有时候还会带着珍禽异兽。

“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这次回纥国得到一只雪白高贵的白天鹅,于是就让使者缅伯高亲自带着白天鹅往东边唐朝出发。缅伯高一路辛苦,照顾这白天鹅比自己都用心,但途中因为没水了,他怕白天鹅渴死,就抱着白天鹅找水源,终于找到小河时,白天鹅却趁着喝水机会飞跑了。

慌乱之中,缅伯高只抓到白天鹅一根毛,没办法他最后只好把这根鹅毛送给李世民,还做了一首小诗:

将鹅贡唐朝,山高路遥遥。

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李世民听说后,拿出大邦帝王的气魄,没有怪罪缅伯高,还觉得缅伯高不辱使命,沿途辛苦,重重赏赐了他。

“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不过,这事儿恐怕是徐渭的杜撰,因为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了“千里鹅毛”这词却没有类似的故事。欧阳修在《梅圣俞寄银杏》中有一句“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后来苏轼和黄庭坚等人也用过。

实际上,这个故事很可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淳于髡。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史记》

“千里送鹅毛”究竟来源于什么故事?原来那个人根本没送鹅毛


大概就是说:齐王让淳于髡带天鹅到楚国,不料天鹅后面跑了。淳于髡对楚王说,如果我自杀,人家会以为是您逼死了我;如果我用其他鸟代替,就是欺骗大王;如果回去,那就是没完成任务。

原来一根毛都没送,说的是一个诚信的故事,只是到了后来被徐渭稍作修改,成了外国使者的故事。不过,多一根鹅毛,就成了情义重千斤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