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估值邏輯:合夥制年代篇

巴菲特的估值邏輯:合夥制年代篇

這是《巴菲特的估值邏輯:20個投資案例深入覆盤》讀書筆記的第一部分,全部筆記將分3個部分。

巴菲特的風格有過兩次大的轉變。第一次是在預見價值投資的鼻祖本傑明·格雷厄姆之後,他的方法就是買便宜貨。但是隨著美國股市發展,股價高漲,巴菲特承認自己沒能力跟著趨勢追漲殺跌,也不擅長追熱點,於是,他提出要退休,解散了他最初創立的合夥基金。

但是,立下flag的巴菲特過了不久就打臉,跑去經營他剛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在那裡他遇見了查理·芒格,這是他的第二次轉變:從芒格那裡,他學會了成為一個“好股票收藏家”,願意為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而不僅僅是像個並夕夕玩家一樣。

合夥制時代就是巴菲特剛開始創業,搞“巴菲特合夥基金”的時候,時間是1957-1968年,那時候他信奉格雷厄姆的撿便宜貨策略,還不認識查理·芒格。

桑伯恩地圖公司

這是一家做地圖的公司,主要為當地的火災保險公司服務。因為火災保險公司必須詳細盡調當地的火災發生風險,所以他們需要詳盡的信息,詳細到下水道蓋子多大,電線杆多粗,房屋之間間隔多少,有幾扇窗戶。

無論哪個時期,巴菲特的估值邏輯都是先定性,再定量。先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存在競爭優勢,而這是很多投資者會忽略的。

桑伯恩的護城河在哪裡?這麼細緻的研究,需要極大的初始投入,如果第二家進來,同樣花大成本去測量每個下水道的蓋子,它就賺不到錢,因為市場不夠了。這就是典型的護城河。

但是,因為新技術的衝擊,地圖這種東西越來越弱勢。但巴菲特從兩個地方看到這家公司的價值:

  • 從基本面看,它是在衰弱,但並非不好,它的業務和現金流都還行。
  • 從財務上看,它之前賺的錢太多,買了一批股票,結果這批股票的市值比它自己的市值還大。

所以買入桑伯恩,相當於白白得到這批股票,還白拿一家公司。

鄧普斯特農具公司

西部剛開發的時候,提供農具、水泵之類給當地人,但在巴菲特那個年代,這個行業並不怎麼吸引人了。從桑伯恩地圖和鄧普斯特農具上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偏好,跟他老師一樣,喜歡一些別人不怎麼看得上的行業。如果放在今天,巴菲特不會去關注新能源或者半導體,因為這種行業肯定沒有便宜貨。

同桑伯恩地圖公司一樣,鄧普斯特雖然不性感,但現金流很好。還是從定性角度先判斷它的護城河在哪裡:客戶粘度。如果你買了它的農具,就得找它售後,因為經常用,售後的收入不小,現金流不必擔心。

那麼他是怎麼估值的呢?還是格雷厄姆式的方法:他計算的是這家公司的清算價值,假如哪天真的不行了,變賣掉,每股價值是35,結果買入價才28,便宜。注意一下,巴菲特的估值邏輯永遠是先定性,再定量。先確保這家公司不錯,再看價格,而不是像某些所謂的價值投資者一樣,一味地撿便宜貨,結果發現,公司的價值並非被低估了,而是真的就該這麼低!

那麼,如何讓低估的公司價值回升呢?這段時期的巴菲特,頗有“賦能式投資”的味道,那就是持續買入,最終控股,換掉管理層,提升公司價值。但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難有這種財力。

德州國民石油公司

在合夥制時期,巴菲特並非一個純粹撿菸頭的人,他還玩套利,套利具有確定性,這是他能保持年化30%收益率的原因。德州國民石油之所以入巴菲特法眼,主要是加州石油公告要收購它。

那麼這比套利的機會在哪裡?德州石油有3類證券:

首先是債券,年利率6.5%,贖回價104.25;併購公告發布時,債券價格才98.78元。

其次是股票,邀約收購價是7.42美元,但眼下的價格只有6.69美元。

最後是認股權證,允許每股3.5美元買公司股票,這是一個穩賺的看漲期權。

美國運通

這是一家典型的遭遇利空消息後,股價大挫,韭菜們嚇得細軟跑,巴菲特趁機抄底的公司。

1963年,美國運通的子公司給一個客戶簽發了收據,然後這個客戶拿著收據去銀行借錢,結果後來發現這個客戶是個騙子,最後東窗事發,面臨著6000萬的債務,而美國運通的賬面淨資產才7800萬。股民們嚇到了,紛紛跑路,其股價從60掉到35。

巴菲特發揮了霍華德·馬克斯說的“第二層次思維”,當其他人都在跑的時候,巴菲特發現:大家購物的時候,該用美國運通的信用卡還是照樣用,而且過去10年沒有一年負增長,淨利潤11%,10年CAGR10%,ROE14%,再怎麼樣也不像是一家會輕易垮掉的公司。而且美國運通的信用卡網絡已經建立起來,明顯具備護城河。

非常好的公司!基本面根本不受影響,接下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次事件是否真的有那麼嚴重了。巴菲特問了管理層,判斷公司真正會為這件事支付的預期淨現金負債為4000萬,然而美國運通當時手上的現金已有2.5億,而且從前面的基本面分析可以看出,這是一家現金流機器,今年還不完,明年還能還,除非,萬一,客戶不再用他們的服務,美國運通不再有收入。但從前面的“護城河”可以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們都在罵並夕夕,卻還是在用一樣。但既便如此,美國運通現在的PE依然有20倍,在美國,這可不是個低價。

巴菲特對美國運通估值的秘訣在於浮存金,也就是除了1100萬的淨利潤,還有額外440萬的投資利得。但是在會計準則中,這440萬不計入淨利潤,而是直接算進淨資產裡。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被會計制度矇住眼睛的環節!如果把這440萬也算進去,實際上的PE也就11-14倍。

這個PE在美國依然不算低,但巴菲特已經懂得:為偉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價格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感受到巴菲特的NB之處:當韭菜跑路的時候,他很冷靜,並計算出公司的償債能力。在估值的時候,他不是簡單瞟一眼PE,而是發現會計準則中的不合理之處。這就是霍華德·馬克斯說的“第二層次思維”:公司公佈的PE,是所有投資者都知道的信息,這使得所有投資者對美國運通這家公司的價值,都產生了“共識”,唯獨巴菲特發現,有一筆額外盈利並未計入淨利潤,美國運通其實被低估了。有幾個投資者能像他那樣做第二層次的深入分析?

伯克希爾-哈撒韋

偉大的公司,偉大的名字,但在1965年,這就是家D絲公司。

伯克希爾是一家紡織廠,1948年,稅前利潤接近3000萬,有12家工廠和1.1萬名員工,到了1965年,利潤幾乎為0,工廠只有2家,員工2000多人。按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因為產能過剩,紡織業日薄西山,沒人要了。

最終,股神承認,伯克希爾是一項糟糕的投資,讀過股東信的讀者都記得,最後他把機器折價賣了,也沒賣多少錢。那時候巴菲特相信一點,“賦能式投資”可以挽救公司價值,畢竟桑伯恩地圖、鄧普斯特農具,他都這麼幹,但這次對伯克希爾“賦能”的失敗,讓巴菲特從此確信自己不適合搞管理。

人定勝天?還是順勢而為?經歷了伯克希爾,巴菲特堅信後者:在一個結構性衰退的行業中,再NB的企業家也將敗下陣來。用人話說:你讓馬雲做紡織,他也一樣做不好。在大的產業變遷面前,企業家的力量太渺小了。

但巴菲特買伯克希爾是有道理的,原因在於美國政府的一項政策,控制棉花的價格,這使得紡織廠的成本控制有了一種確定性。就像林北在分析光伏產業的時候的思維一樣(參考《

光伏未來前景到底怎麼樣?》),政府說了要做什麼,未來要怎麼樣,就有了確定性。

總之,這種確定性使得巴菲特算出,1964年伯克希爾的EV/EBIT=21.3,到了1965年只有2.4,另外就是伯克希爾的現金流非常好,每年的淨現金流=530萬,但總市值只有1130萬,這意味著只要這種好年景能保持2年,你就回本了。

最後就像在計算鄧普斯特農具時候一樣,看看清算價值。巴菲特的習慣是流動資產算全額,固定資產打半折,算出來的公允價值應為每股21.3,但那時候的股價也就14.69。再者,僅計算營運資金的話,每股也有19,無論怎麼說,14.69的股價確實便宜。

所以我們不要做事後諸葛亮,如果讓我們回到那個時代,發現伯克希爾這家公司的盈利很好,現金流充沛,無論從營運資本還是清算價值來看,公司的股價都便宜了7折,誰都會心動的。

但讓巴菲特沒想到的是,紡織業的衰退可以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最終伯克希爾收購了保險公司,成就了今天的巴菲特。事後巴菲特總結的經驗就是:再優秀的團隊也無法阻止一個行業的衰退,而且,利用流動資產淨值法撿來的便宜貨,一定要考慮退出

。伯克希爾在60年代其實還是在賺錢的,但巴菲特從沒想過退出,結果等來了紡織業的全面衰退。

合夥制年代的投資方法總結

此時的巴菲特熱衷於撿菸頭,但和國內某些投資者不同,他不是追求“便宜就是硬道理”,連基本面都不看的人,相反,要麼像桑伯恩地圖一樣,你持有的證券價值比我買你的錢還多,要麼像鄧普斯特和伯克希爾一樣,現金流是鐵打的,盈利和資產價值都很划算。

另外就是巴菲特的調研極其細緻,比如桑伯恩地圖,他知道里面的每個高管,以及他們對公司的看法。

最後就是財務,巴菲特是個財務高手,他不像我們這些投資人,只是打開萬得,瞟一眼大家都知道的數據,然後認為就這麼回事了。他會非常細緻,深入每個子行業去研究它們的商業機制,而不是膚淺地看一下表面數據。那些成功的投資家,國外的巴菲特或國內的林園,對公司的瞭解都不亞於老闆本人,這是他們的共性。

後面將分享《巴菲特的估值邏輯》後面2個部分,歡迎關注“林北的投資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