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拜建華
出了大荔縣城,沿大華公路南行,距渭河大橋約四華里處,向東一拐,有個村子叫拜家村,全村八百多戶村民,5000餘口人,絕大部分都是姓拜,百家姓上沒有這個姓,他們說自己本來是蒙古族,祖先是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拜住。拜住的陵園,大荔縣新舊縣誌均有記載,且有極為簡略的傳記。
(一)
史載,拜住五歲而孤,本蒙古扎拉兀爾氏(也譯作札剌亦兒氏、札剌兒氏),幼時即聰明好學,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時為蒙古帝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四傑“之首——木華黎的後人,元世祖忽必烈時之名相安童的孫子。他雖是蒙古望族,青年時卻居住在孔孟之鄉的山東,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對漢族地主階級的封建治國理政理論十分崇拜與嚮往,與當地不少名儒交往十分密切,對孔孟之道深有領悟,因此得到當時上層中許多熱衷於儒家學說的蒙古政要的讚賞,其中就有元仁宗的太子碩德八剌(即元英宗)。碩德八剌在未就皇帝位前,就曾急於接見拜住,但被拜住拒絕,“不與東宮私相往來“。碩德八剌對拜住的言行可謂心有靈犀,意識到拜住一方面是在避免嫌疑,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在保護自己,認為比人很有遠見卓識,“可囑大事”。
拜住在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襲掌環衛。仁宗元佑二年(公元1315年)拜資善大夫、太常禮儀院使,之後又累晉榮祿大夫、大司徒、光祿大夫等官職。元英宗碩德八剌於元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仁宗死後繼位,三月登上皇帝寶座,四月即任拜住為中書平章正事,五月又委以中書左丞相。從此,群臣思想相通,親信無間。英宗曾對拜住說:“聯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華黎從太祖開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誠善治。卿念祖宗令聞,豈有不盡心者乎?”拜住說:“陛下委臣以大任,臣有所畏者三: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識見有所未盡;畏年少不克負荷,無已上報聖恩。”望英宗“時加訓飭”。英宗還對拜住說:“朕思天下之大,非朕一人思慮所及,汝為朕股肱,毋望規諫,以輔朕之不逮。”拜住回答說:“昔堯、舜為君,每事詢眾,善則捨己從人,萬世稱聖,桀紂為君,拒諫自賢,悅人從己,好近小人,國滅而身不保,民到於今稱為無道之主。卿等仰荷洪恩,敢不竭忠以報。然事言之則易,行之則難,惟陛下力行,臣等不言,則臣之罪也。”英宗要拜住不忘規諫,拜住要英宗每事“詢眾”。英宗還曾問拜住,“今亦有汝唐魏徵之敢諫者乎?”拜住回答說:“盤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有太宗納諫之君,則有魏徵敢諫之臣。”不僅如此,英宗還命人繪拜住像,命翰林學士為之贊,並親自書寫唐代詩人皮日休“吾愛房與杜”之詩賜拜住。之後,又於至治二年十月,特命拜住為右相,且不設左相,以示對拜住信任之專,充分發揮其政治才幹。事實證明,拜住在其輔佐英宗不到三年的過程中,君臣齊心協力,大刀闊斧推行以“儒道治天下”的改革,英宗不愧為唐太宗,拜住亦不愧為房玄齡和杜如晦,實乃“國之虎臣”。
(二)
元朝到了仁宗(即愛育黎拔力八達)時,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複雜,國家機構龐大冗雜,官員貪汙腐敗,財政困難,廣大人民賦稅和徭役繁重,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加之極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促使民族矛盾激烈。元英宗登大寶之處,拜住初任左相之時,君臣勵精圖治,期復中統、至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號)之盛的壯舉,就遇到以太皇太后答己和右相鐵木迭爾為首的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並陰謀廢除英宗,加害拜住。他們處處設置障礙,阻撓新政的推行。但拜住與英宗並未妥協,君臣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與強大的反對派集團,展開不屈的鬥爭。拜住諫英宗:“此輩擅權亂政久矣,今猶不懲,陰結黨羽,謀危社稷,宜速施天威,以正祖宗法度。”英宗即命衛士速擒斬之,但怕太皇太后答己干涉,沒有除惡務盡,卻為君臣二人以後的遇難留下了隱患。拜住還向英宗提出銓敘官員,“一依選格次第”除授,不要讓“近侍傳旨以姓名赴中書銓注”,強調涉及刑獄,情有可矜者,多存寬恕,貪暴不法者則嚴懲不怠,“必不少容”。英宗多次警告左右,“汝輩慎之,苟陷國法,我雖曲赦,拜住不汝恕也。”至治二年,太皇太后與右相鐵木迭爾先後死去,為新政的推行掃除了主要障礙,拜住則將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全身心撲在了推行新政的改革之中。他與英宗,以儒家學說的“民為重”為政治綱領,極力推行漢法治國理政,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整頓吏治,“舉善薦賢,摒棄不肖”。大規模起用漢族知識分子和儒家官僚,更新翰林院及六部平庸無能的官員,使一大批有才能的漢族人士如張玫,吳元珪、王約、韓從益、趙居信、吳澄等人很快得到擢用,並委以重任。拜住還按英宗的要求,搜訪山林隱逸之士,延攬賢能。當時士大夫遭擯棄者,皆以所長收敘,文學之臣,則待以不次之除。格內待銓者達六七百人。與此同時,對龐大而冗雜的官僚機構在拜住的精心謀劃下,英宗“毅然減罷崇祥,壽福院之屬十有三署。”微政院斷事官、江淮財賦之屬六十餘署。革除元代長期財稅耗費、經濟失調的許多弊端。薦賢棄不肖,精簡機構裁汰冗官冗員,這毫無疑問地對於一直依靠歲賜財幣、軍功世襲的蒙古和色目貴族,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其次,輕徭薄斂,廣施仁政。拜住曾向英宗諫奏:“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為本,失其心則失天下。錢穀,民之膏血,多取則民困而國危,薄斂則民足而國安。”英宗與拜住所見相同。於是採取各種措施,減輕人民負擔。如給蒙古流民糧鈔,使其返回本部;給蒙古大千戶部賑鈔二百萬貫,以減輕風雪對牛羊造成的損失;免回回人戌河西者銀稅;免江南民租八十一萬石;對流民復業者免三年差稅;站戶因貧困賣妻、子者官贖還之;凡差役造作,先科商賈末技富貴之家,以優農力;免陝西至治三年差稅十之三,各處官佃田同年租十之二;江淮創科包銀全免。元時徭役繁重,凡遷戌役之民,多有家破人亡之危險,因此英宗與拜住極力推行仁宗時的助役法。即令從凡有百畝以上土地的富有農戶的土地中提一定數量的田塊,其收入歸戌徭役的農戶所有,並明令規定,官府不得干預。所有這些仁政的實施,無疑使農民的負擔減輕,且得到實惠,既促進了農、牧業的發展,也緩和了人民與統治階級的尖銳矛盾。
再次,頒行“大元通制”。元代法律極不健全,同罪不同罰的現象司空見貫,這為各級官員中的腐敗者“用譎行私”留下了極大的空間,拜住協助英宗於至治三年令有關部門主要官員,“聽讀仁宗時纂集累乾格制”,仿金《泰和律》例,吸收唐、宋、金歷朝的法典內容,編成二千五百三十九條格例的法典大成,將“行漢法”改革的行政措施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並頒行天下。此即“大元通制”,是元代法制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於革除長期積累下的體制弊端,根除官員以權謀私,鞏固以後的元朝政權,都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第四,興辦學校,培養人才。仁宗時,“國學廢馳”,引起英宗的高度重視。拜住則以為,學校乃“政化大源,似緩實急”在其任中書右丞相以後,就“請內外官議拯治之”。按照英宗的要求,拜住即令有關職能部門“振舉學校”,興舉國子監學和外郡學校,大司農興舉社學,興文署以板行海內書籍,並以大批漢族儒家學說的知識分子任職任教,鹹遣宿衛子弟入學,期學有所成,為國所用。
此外,在”裁不急之務,消減佛事,抑制奢侈之風“方面,拜住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突出效果。
拜住輔佐英宗“推行漢法”,勵精圖治,銳意改革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不斷同反對勢力進行鬥爭的過程。比如,對屢殺大臣、鬻獄賣官、廣立朋黨,罪惡昭彰的前中書右丞相鐵木迭爾,“乃命毀所立碑,追奪其官爵及封贈制書,籍沒其家”;其子宣政院使八里吉思,坐收劉虁冒獻田地罪被誅,劉虁及同僉宣政院事囊加臺亦因“妄獻地土,冒取宮錢”而伏誅;作院使哈兒不花坐罔營利,杖流東裔;永寧王卜顏鐵木爾為不法,命宗正府及近侍雜治其傅。英宗與拜住這些強硬措施,震懾得罪惡累累的反對勢力頭目鐵失(前右丞相鐵木迭爾的乾兒子)警恐萬分,使其覺得走投無路,末日將臨。在這種境況下,鐵失誘導英宗作佛事,大赦天下,以求死裡逃生,卻被拜住識破。鐵失狗急跳牆,便與一夥蒙古諸王勾結串通,沆瀣一氣,暗地裡取得一直覬覦皇位的晉王世孫鐵木爾的支持。於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八月四日夜晚,攜其黨羽和蒙古諸王共十六人,急馳英宗與拜住從上都返回大都的駐地南坡(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北),以阿速衛兵為外應,首先將熟睡中的拜住殺死,隨之親手將英宗殺死在床上,並棄屍荒外,拜住年僅二十六歲,製造了震動朝野的事件,史稱“南坡之變”。至此,拜住輔佐英宗“推行漢法”的新政宣告夭折。
“南坡之變”,使英宗與拜住的“期復中統至元之盛”的維新宏圖未全部實現,但其在短短的三年改革中所取得的政治、經濟效果和提高元代國際聲望卻是有目共睹,不僅扭轉了仁宗末期的困局,同時取得了“天下晏然,國富民足,遠夷亙古未通中國者皆朝貢請吏“的大好局面。史稱:“英宗即位,拜住為相,勵精為治,黜陟臧否,朝廷赫然”。“當時是,朝廷肅清,刑罰攸當,奸邪斂避,忠直獲伸”。“朝廷政令,聳然一新,四方之人,無不動聲胥慶”。
(三)
“南坡之變”發生後,晉王也孫鐵木爾坐享漁人之利,順利地黃袍加身,登上龍位,是為泰定帝。可這個泰定帝在“南坡之變”發生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十分不光彩的角色,起著牆縫裡柱子的作用。為了表白自己與“南坡之變“無關,他一登上大寶,立即對鐵失一黨進行了大肆的清洗,並大作佛事,為英宗與拜住招魂、昭雪。之後,將拜住的遺體安葬於宛平縣的良鄉田村之原。遂於泰定元年贈清忠一德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東平王,諡忠獻。到以後的元惠宗,又於至元年間加贈孚道智仁清忠一德功臣,進封郡王,改諡文忠,餘如故。拜住遇難後,其長子答利麻碩理,曾任憲符宗仁蒙古衛親軍都指揮使,但其短命。次子因牙納碩理,端粹博碩,尚文而下士,曾擔任朝廷多個官職,元文宗對其非常器重,賜名為篤麟鐵木爾。之後,拜住的墳墓變遷到有萬畝封地的平江(即今蘇州)。元朝滅亡後,篤麟鐵木爾奉明朝政府之命,經涿州、過山西,遷住於陝西同州沙南之華志鄉興平村,為了不忘其父忠國為民謀福祉的獻身精神,遂以其父拜住名蒙古語對音譯首字之”拜“為姓,更名為拜篤麟。其子芳華(曾任命浙江佈政)於永樂初年,又將其祖父的靈柩遷葬於馮翊(今大荔縣)所屬沙苑南、渭水北的地方,立為祖塋。拜住的後裔定居興平村以後,與當地的回、漢民族和睦相處,至今已有六百餘年,世代以農耕為生。及至清道光十一年,皇帝下令,將拜住的牌位入住大荔縣忠義祠內供奉,拜氏子孫春秋致祭。
拜住的後裔到了清道光年間已有六門十八戶,每逢過年各門都要懸掛統一繪製的大影軸祭奠列祖列宗。每年的清明祭祖(俗稱上墳),尤為隆重,規模宏大,各門各戶均有專人(俗稱老陵管事)管理此事。規定每年清明前三日為上墳日,第一天,各戶為近三年內逝者上墳,也叫上新墳,之後才是上老墳,全族男丁和出門在外或移居他鄉他地的人都要趕回故鄉,隨同各門各戶的長者,同去拜住墳前虔誠拜祭。
拜住的陵園在今陝西省大荔縣官池鎮拜家村略偏西南約五華里處,一九六0年三門峽水庫蓄水被淹沒。原來拜住的陵園和平常百姓的墳墓區別不大,墳上既無高大的土冢,墓前更無天馬、神犬和矗立的翁仲列陳,墳前只有三通石碑,其最北邊一通天碑,為清朝道光皇帝於道光十二年所豎立,碑額鐫“聖旨”二字,碑身豎文為“皇清勑旌元右相拜忠獻公諱住之墓。” 拜住陵園的簡陋與樸素,宛如其人之廉潔和剛正,使過往行人無不肅然起敬,不由聯想起這位元代政壇上無與倫比,而又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的悲壯人生,對其不懼豪強險惡勢力的威脅,為國為民殉難的大無畏氣節表示悲痛與敬仰。
上墳之日,墳前早已一併擺好三張大方桌,上面擺滿各種上好祭品,只見拜住的後裔們,在各門各戶長者的帶領下, 或擔或抬著各自的祭品,一撥一撥來到祖宗墳前,獻上祭品,焚化紙錢,叩首膜拜,並奠以茶酒,祭拜完畢,即有專人照應喝水休息。如此這波去了那撥來,一波接著一波走,從早上至日頭偏西,陵園內鞭炮聲不絕於耳,似這樣既轟轟烈烈,又肅穆井井有條蔚為壯觀的大規模祭祖活動,要持續三天才能結束。
拜住墳園被淹沒後,這一活動隨後也就消失。
六十年代初,國家興建三門峽水庫,原來的拜家村和拜住的陵園被劃入淹沒區。一九五六年開始準備移民於寧夏,拜住的後裔們不能不考慮祖宗墳墓的安全與保護。當時陝西省政府文物古蹟保存委員會派侯佩倉委員到拜家村囑咐拜氏後人,拜丞相忠獻公之墓不得任意掘遷,先請示後再作計劃,之後大荔縣政府也派任某三人對拜家村如是之說。
如今時過六十年整,能知道拜住陵園的確切位置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省、縣有關部門均無人問津拜住陵園的存在與否,致拜住的子孫們無不感到萬分悲痛與失望。他們引頸期望各級政府的有關部門,對拜住陵園的掘遷重建引起足夠的重視,並能付諸實施。並以此慰籍這位元代改革家的在天之靈,滿足其子孫的清明祭祖心願。
【作者簡介】
拜建華,82歲,曾供職於渭南報社,1964年在渭南專員公署工作,渭南市地委成立後任秘書,秘書長等職。後任大荔縣委任宣傳部部長。1994年退休。
來源:《文化陝西》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