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要職的兩位特殊上將

11月2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張升民同志頒發命令狀。

現任要職的兩位特殊上將

“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張升民是2012年以來,繼魏鳳和之後,第二個單獨授銜的上將。

5年前的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屆一中全會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決定魏鳳和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8天后,2012年11月23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中央軍委委員、(時任)第二炮兵司令員魏鳳和頒發命令狀。

現任要職的兩位特殊上將

5年後,2017年10月25日,十九屆一中全會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決定張升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同樣是8天后,張升民晉升上將軍銜。

魏鳳和生於1954年,現年63歲,山東聊城人,是原第二炮兵部隊的一名“老兵”,16歲入伍時就在原第二炮兵部隊服役,歷任排長、旅作訓股長、科長、參謀長、旅長。

2004年,魏鳳和出任原第二炮兵部隊副參謀長,2006年升任參謀長。2010年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2012年10月,魏鳳和重回原二炮,成為原二炮組建以來的第四位司令員。

本輪軍改後,魏鳳和出任火箭軍司令員。

前不久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魏鳳和連任中央軍委委員。

據人民日報旗下《環球人物》雜誌報道:在魏鳳和的履歷中,有4次重要的學習經歷:1975年至1977年,在國防科工委某大型號導彈中專訓練班學習發動機專業;1982年至1984年,在原二炮指揮學院指揮系讀大專班;1994年至1997年,攻讀原二炮指揮學院指揮專業函授本科;1997年,參加國防大學優秀師團職幹部本科班培訓。

報道稱:這些求學經歷讓魏鳳和特別重視軍隊技術人才。2002年至2004年,他擔任原第二炮兵部隊第五十三基地軍司令員。當時,基地某發射營,曾是培養兩用人才先進單位,全營官兵都參加了法律大專學習,不少人獲得大專學歷,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才儲備比較充分的營,在裝備剛剛轉型的一次訓練中,卻沒有人能排除導彈出現的一個“故障”。廠家組織專家組來到部隊一查,發現就是一個電門沒有打開。

魏鳳和得知後,感慨良多,基層部隊人才建設的指導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的模式上,一些官兵也總是考慮後路,想多學一些將來到地方用得上的專業。他下了決心,停辦與戰鬥力建設無關的民用技術培訓班,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簽訂人才長期委培協議,選送幹部去攻讀碩士、博士,到廠家、科研院所駐訓,掌握新型武器裝備的操作技術和戰術性能。

張升民比魏鳳和小四歲,出生於1958年,現年59歲,陝西人。公開履歷顯示,張升民也曾長期服役於原二炮部隊,歷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部主任、政委,原第二炮兵指揮學院政委等職。2014年底,張升民出任原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躋身副大軍區級。

本輪軍改啟動後,張升民調任軍委訓練管理部政委。2016年10月,張升民調任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軍委後勤保障部前身是原解放軍總後勤部,總後勤部政委一職原由上將劉源擔任,劉源已於2015年底到齡退役。“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張升民出任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後,有媒體報道稱,張升民是劉源的繼任者。

今年2月,張升民接替已年滿65歲的杜金才上將,出任軍委紀委書記,成為軍改後,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第二任書記。

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十八大以來,中央軍委共分7次,29人晉升上將。

除了魏鳳和和本次張升民兩人單獨授銜外,其他都是同批多人授銜。

2013年7月31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吳昌德、時任總裝備部政委王洪堯、時任軍事科學院政委孫思敬、時任北京軍區政委劉福連、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6位軍官晉升為上將。

2014年7月11日下午,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時任副總參謀長戚建國,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王教成、政委褚益民,時任廣州軍區政委魏亮等4位將領,從習近平手中接過命令狀。

2015年7月31日,時任副總參謀長王冠中、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龍、海軍政委苗華、時任國防大學校長張仕波、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宋普選、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劉粵軍、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趙宗岐、時任南京軍區政委鄭衛平、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等10人,晉升上將軍銜警銜。

現任要職的兩位特殊上將

圖為李作成晉升上將

2016年7月29日,時任西部戰區政委朱福熙、時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乙曉光晉升為上將。

2017年7月28日,時任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陸軍政治委員劉雷、空軍政治委員於忠福、火箭軍政治委員王家勝、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晉升上將。

現任要職的兩位特殊上將

“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撰稿/新京報記者王姝 校對 郭利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