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導語:漢高祖劉邦幾經輾轉流竄,終是開闢了一代大漢風韻的史詩篇章,起於青萍之末,卻可扶搖直上,打敗不知道比自己強大多少倍的項羽,靠的是什麼,也不過是一張厚如城牆的臉皮。

縱觀歷史,臉薄而成功者極為稀少,但凡那些有著超脫尋常的成功的人,皆為厚臉皮者。早在秦末時期,就有著一位婦孺皆知的厚臉皮——韓信。當時,韓信在街坊鄰居的眼裡,是有著一把所謂的家傳寶劍的人,這引來了幾個地痞無賴的興趣,這幾個人要與他決一死戰。韓信婉言拒絕,誰知道他們死纏著不放,執意要他抉擇,要麼像個男人一樣廝殺,要麼就像條狗一樣,從頭子的胯下鑽過去。結果,韓信選擇了鑽褲襠,放棄了決戰,儘管這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奇恥大辱。

韓信,成也臉皮,敗也臉皮。

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韓信受胯下之辱)


韓信受胯下之辱,膽小如鼠的流言速度傳開,在廣大群眾面前,他只有遭人恥笑的份,可他從來沒有為人解釋過,沒有提及自己表面看來很沒骨氣行為的理由。在之後的漂泊生涯中,他充分展露出來了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華,垓下一戰,一戰成名,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讓一代霸王惶惶不可終日,最終自刎烏江。對於韓信來說,那幾個二愣子般的痞子流氓毫無威脅可言,他們壓根就不是他的對手,他知道自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戰將,他也不在乎別人的想法,韓信的厚臉皮在於表面上他偽裝成一個膽小如鼠的人,這只不過是為了減少自己一怒殺害那幾個惡棍而給自己惹來麻煩而已。

說起來,韓信也算很厚臉皮的了,但若論當時此道頂級選手,他還差的遠矣。在項羽和劉邦征戰不休的時候,他本可趁機三分天下,卻為了所謂的劉邦的"知遇之恩",起兵打敗了項羽,成就了劉邦的江山,自己卻最終落下個"狡兔死,走狗烹"的慘淡收場。

劉邦:老子臉厚天下無敵!

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劉邦一副無賴圖)


而劉邦的臉皮可以說是厚到了極點,這是他可以由一介布衣登上皇位,戰勝強大無比的項羽的原因所在。項羽開始率領著四十萬以一敵百的精兵,劉邦率領著十萬分散各地的散兵流勇。而在歷時三年的征戰中,項羽打了無數次戰鬥,明的暗的,偷襲硬剛,也就只輸了一場。可偏偏就這一場,勝利的果實就砸在了劉邦的手裡,一個除了臉皮比自己厚以外,其他各個方面都不如他的人。

在開始的數次征戰勝利中,劉邦不止一次落入項羽之手,項羽也不止一次對他起過殺心,他卻怕殺了劉邦落下個"不義"之名,甚至於對劉邦這種,連老婆孩子都可拋棄,年邁的老父親都可以說出"我們曾義結金蘭,我老爹就是你老爹,你要殺你爹,給我也分杯羹,行不?",這樣厚顏無恥之人,項羽也只有氣急敗壞,怕面子上過不去,給了劉邦苟延殘喘,東山再起,最後贏得天下的機會。

項羽:我曾力拔山兮,可惜輸在了臉皮!

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一代霸王烏江自刎)


項羽戰場上能狠下心來,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為了防止軍心不穩,坑殺二十萬秦兵的冷血戰將,居然會為了面子,拉不下殺人的臉皮,去做出寬恕劉邦,這一表面看起來高尚的行為,說實在的,真正的高尚之舉,本應該是不顧所謂的義與不義,厚著臉皮,一有機會就置劉邦於死地,如果項羽真這麼做了,歷史就會被改寫,最終就將是大楚的旗幟飄揚在天下各地。

而項羽唯一一次失敗之後,也是為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面子,沒有返回重整旗鼓,自刎烏江而亡。

劉邦不具備項羽的能力,但他也從未真正因為項羽而受到自尊心的傷害,一次又一次的吃了敗仗,他也能厚著臉皮,朝管理後方的蕭何,要兵要糧,他從不會因自己回家鄉招兵買馬而感到羞恥,他的臉皮可遠遠厚過項羽,這也是他可以為了自己的雄圖大業,無所顧忌的給別人製造各種麻煩的根本。

范增:這屆的娃,沒個臉皮,真心不好帶~

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老范增也很無奈圖)


其實,若說起項羽的失敗自身原因之外,也是因為一個人,一個老奸巨猾,智謀不亞於張良的謀士,項羽的亞夫——范增,一個因臉皮薄,把自己的老命和項羽的江山,枉送的人。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的軍隊本來已經將劉邦的軍隊困於河南滎陽城,並且斷了劉邦的糧草補給通道,不久,城裡便缺了糧,劉邦又使出了那招沒皮沒臉,天下無敵,打算把滎陽以西割讓給楚軍將和,但項羽尊從范增的意見,打算在此一舉殲滅劉邦。劉邦急得不行,厚著臉皮去找陳平要計策,陳平說:"項羽身邊有個叫范增的,被項羽尊稱為亞夫,那次鴻門宴,就是他,想借項莊舞劍來殺大人,此人詭計多端,項羽就是因為有了他,才能每戰必勝,但項羽生性多疑,我們若能使用反間計,離間項羽和范增的君臣關係,讓他們產生隔閡和懷疑,我們便可趁機東山再起,再戰楚軍。"劉邦認為陳平說的在理,便給了陳平四萬黃金,讓他去私下佈置妥當。

陳平便用黃金,在楚軍裡派了大量間諜,各處散佈謠言,說范增覺得自己功勞卓越,項王卻不給封王劃地,心存怨恨,又說范增覺得項王太意氣用事,不足成大事,私下曾聯繫過漢王,所以才著急攻打漢王,毀屍滅跡。項王聽說後,果然對範曾產生了懷疑。

之後,一次項羽派使者到漢王那裡去,陳平告訴漢王時機來了,讓漢王先準備了一桌豐盛菜餚,等到使者來了,便假裝不高興地說:"我以為是亞夫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便換上了一桌粗劣的食物,並興致缺缺的把使者打發走了。楚國使者,氣憤極了,覺得大失顏面,回去後添油加醋的報告給了項羽,項羽果然更加懷疑范增了。

當時范增想要快攻下滎陽城,項羽不在相信他的話,一直按兵不動。亞夫知道了項羽對他產生了懷疑,非常氣憤,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對項羽說:"天下大體已定,君王你就自己幹吧!"范增便稱自己老邁,請求退休,相遇沒做任何挽留,迅速答應了對方,可范增畢竟70多歲,又顛簸隨軍而行,還沒到彭城,便因後背的毒瘡,死在了路上。

後來,劉邦和陳平便趁著月色設計,讓2000婦女從滎陽東門出發,引起楚軍進攻,自己卻從滎陽西門趁亂逃跑,終於回到漢中,可以收集散兵,再一次計劃起對楚軍的進攻。

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垓下一戰,楚軍損失慘重,逼得項羽自刎。可惜可嘆,一直有著"增不去,項羽不亡"的話流傳,試想一下,如果當時,范增能忍一時之氣,厚著臉皮去找項王說清楚,他能隱忍一下,劉邦的破綻那麼多,那麼明顯,也許滎陽的時候,大亂就可終結,他也能落得一個開國功臣的好名聲。

楚漢之爭當事人的態度對戰爭有了怎樣的影響?

劉邦影視劇照


結語:

無論怎麼說,楚漢之爭,最終是誰的臉皮厚,誰活到了最後,笑到了最後,每個人都有好面子的衝動,這關係到我們生活中的尊嚴和地位,但如果它與我們的雄心壯志相違背,阻礙我們朝著勝利目標前行,我們不妨臉皮厚一點,這樣才能越挫越勇,不妨瀟灑地說一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畢竟,事不成,無以來稱王,人臉厚,則萬事可期。

參考文獻 《史記·項羽本紀》

《史記·高祖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