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五代十國(907-979)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是對五代(907-960)與十國(902-979)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武平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長興二年(931)

正月,後唐以沙州節度使曹議金兼中書令。二月,後唐依中書之請,命國子監集學人刻《九經》;後唐賜耶律倍姓東丹,名慕華,為懷化節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三月,後唐橫海節度使、同平章事孔循去世。時年47歲。四月,王延稟風聞王延鈞染疾,率子王繼雄領水軍自建州襲福州。五月,王延鈞殺王延稟,復其本姓名周彥琛。閏五月,後唐殺樞密使安重誨並其二子。九月,後唐改賜東丹慕華為李贊華。十二月,後唐開鐵禁,許百姓自鑄農具及日用器具,秋夏田每畝徵農具錢三錢。

長興三年(932年)

正月,後唐因党項經常劫掠靈州至邠州一線及方渠鎮的外國使臣及入貢者,以靜難節度使藥彥稠、前朔方節度使康福領兵討伐。二月,藥彥稠等破党項十九族。三月,吳越王錢鏐去世,時年81歲,第七子錢傳瓘即位,更名為錢元瓘。五月,後唐東川節度使董璋入侵西川兵敗被殺,東川節度使孟知祥吞併東川。

七月,朔方擊退夏州党項的襲擊;武安、靜江節度使馬希聲去世。八月,湖南六軍使袁詮、潘約迎馬希範為武安、靜江節度使。九月,後唐以馬希範為武安軍節度使兼侍中;後唐盧龍節度使趙德鈞築成三河城。十一月,後唐徵史於江南,以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加兼侍中。

長興四年(933年)

正月,閩王延鈞稱帝,更名為王鏻,國號大閩,建元龍啟。二月,後唐以孟知祥為東西兩川節度使、蜀王;定難節度使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為留後。三月,後唐以原延州節度使安從進為夏州留後,以李彝超為延州彰武軍留後,李彝超拒不奉召。八月,唐明宗病重,以秦王李從榮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位在宰相之上。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九月,後唐加宣徽使、判三司馮贊同中書門下二品,充三司使。十月,李彝超上表謝罪,後唐以其為定難節度使。十一月,秦王李從榮叛亂被殺,唐明宗病情加劇而死。十二月,唐明宗第三子宋王李從厚即皇帝位,改次年為應順元年。同年,蔡國公、廣成先生、前蜀道士杜光庭去世,時年83歲,著有《虯髯客》等;詩僧齊己圓寂,時年74歲,著有《白蓮集》。

應順元年、清泰元年(934年)

正月,後唐以馬希範為楚王;吳兵圍建州,閩太宗王鏻派張彥柔等率軍救援,吳軍大敗,遣使與閩求和;蜀王孟知祥於成都即帝位,國號蜀,即後蜀高祖。二月,吳帝楊溥以吳人多不欲遷都,罷遷都之議;後唐遷唐明宗養子潞王李從珂為河東節度使,以澤王李從璋為鳳翔節度使,李從珂隨即起兵叛亂。三月,李從珂攻入長安,後唐大軍投降,唐閔帝出逃魏州(大名)。

四月,後蜀大赦天下,建元明德;唐閔帝在衛州(河南汲縣)被李從珂派人殺死,年僅21歲;李從珂即皇帝位,即後唐末帝,改元清泰;唐末帝即位後,大肆斂民財賞軍;後唐山南西道節度使、武定節度使投降後蜀。五月,後唐階州刺史趙澄投降後蜀。七月,後唐以太常卿盧文紀為相;蜀高祖孟知祥去世,其子東川節度使孟仁贊更名孟昶即帝位,即後蜀後主。八月,後唐以前尚書左丞姚覬為相。九月,唐軍圍攻興州、階州、文州,無功而返。十月,後唐罷劉煦、李愚相位。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清泰二年(935年)

正月,閩國大赦,改元永和;後唐夏州定難節度使李彝超去世。三月,後唐以李彝超之兄李彝殷為定難節度使。九月,吳帝楊溥加尊號,大赦天下,改元天祚;蜀金州防禦使全師鬱攻唐金州,防禦使馬全節盡私有資財供軍,出奇兵打退蜀軍。十月,閩惠宗王鏻被長子王繼鵬殺死,王繼鵬繼位,改名王昶,即是閩康宗,改次年為通文元年;吳國加執政徐知誥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以升、潤、海等十州之地為齊國。幾乎相當於吳國一半的版圖。十一月,後唐以馬全節為橫海留後;閩康宗殺擁立功臣李仿。

清泰三年(936年)

正月,齊王徐知誥建元帥府,設官職。五月,後唐遷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石敬瑭隨即謀反;後唐派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義武節度使楊光遠、安國節度使安審琦、保義節度使相里金等率軍平叛。石敬瑭見後唐大軍壓境,向契丹稱臣,並以父禮事契丹帝耶律德光,以事成之後割燕雲十六州為條件,爭取了契丹傾國相助的承諾。九月,耶律德光率五萬鐵騎,號稱三十萬大軍南下,屯兵晉陽,唐軍大敗。

十月,後唐緊急徵集義軍補充兵源;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改元天福。十一月,吳國以金陵為東都。閏十一月,楊光元殺死張敬達,投降契丹;彰武節度使楊漢章被殺,當地豪強劉景巖自稱留後;安遠節度使盧文進投奔吳國;石敬瑭兵入洛陽,唐末帝李從珂率後唐皇室自焚而亡,後唐亡國。十二月,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會合黑爨、松爨三十七蠻部,自石城攻大理,大義寧帝楊幹貞兵敗出逃。同年,高麗王王建統一朝鮮半島,設二京、六府、九節度、一百二十郡。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天福二年(937年)

正月,齊王徐知誥改金陵為江寧府,設立宗廟社稷,牙城稱宮城,廳堂稱殿,百官如天子之制,如國中之國。二月,吳國正式冊封徐知誥為齊國王;後晉雲、應二州恥臣契丹,部將紛紛南歸。三月,徐知誥改名徐誥;安南節度使楊廷藝被殺,皎公羨代為節度;後晉冊封錢元瓘為吳越國王。四月,錢元瓘再次即位建國。五月,徐誥用謀士宋齊丘之計,欲聯合契丹共取中原,遣使節與契丹修好;後晉封天雄節度使範延光為臨清郡王。

六月,範延光起兵反晉,石敬瑭命洛陽巡檢使張從賓發數千河南府兵攻範延光。張從賓反被範延光策反,殺石敬瑭之子河陽節度使石重信,又領兵入洛陽;殺東都留守石重義等;閩康總王昶百役繁興,用度不足,命吏部侍郎、判三司蔡守蒙賣官斂財。七月,張從賓、符彥饒孟、滑兩鎮相繼反叛,後晉朝野震動。八月,吳帝楊溥下詔禪位於齊國王徐誥。九月,範延光戰敗投降,後晉以範延光為天平節度使,以楊光遠為天雄節度使。

十月,閩康宗王昶命其弟王繼恭上表於晉,告以嗣閩位之事,並請於後晉都城設邸店,至此復與中原通好;徐誥即皇帝位,改吳天祚三年為升元元年,國號大齊,並尊楊溥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追尊徐溫為太祖、諡曰忠武皇帝。以建康為西都,以廣陵為東都。十一月,後晉封馬希範為江南諸道都統,制置武平,靜江等軍事。十二月,後蜀大赦,改明年為廣政。同年,段思平建國大理,建元文德,後改元神武,以大理為都城。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天福三年(938年)

三月,後晉下令禁民私下鑄造銅器,限諸道薦官。八月,契丹派使者至南唐,南唐左丞相宋齊丘勸南唐前主李升,利用此機會離間後晉與契丹的關係,刺殺契丹使者。十月,後晉因大梁為南北水陸交通樞紐,便於漕運,遂建東京於汴州,以汴州為開封府,以原東都洛陽為西京,西都長安為晉昌軍。

十一月,石敬瑭對契丹稱兒皇帝,不許幽州內附;許公私有銅者鑄鑄,文為“天福元寶”;吳遜帝楊溥去世,時年38歲,諡號睿皇帝;契丹大赦,改元會同。同年,後蜀鑄銅錢,"廣政通寶";安南節度使楊廷藝部將吳權自愛州(越南清化)舉兵,殺死皎公羨,南漢出兵援救,大敗而歸,吳權從此代管安南。

天福四年(939年)

正月,後晉靈武節度使張希崇去世,由義武軍節度使馮暉繼任。三月,後晉冊封回鶻可汗仁裕為奉化可汗。四月,後晉廢樞密院,樞密院印交中書門下;加楚王馬希範天策上將軍,聽開府置官。七月,閩康宗王昶被殺,叔父王延曦襲位,即是閩景宗,改名王曦,改元永隆,向後晉稱臣;七月,後晉下令禁私人鑄錢,統由官府鑄造;修新定編敕。八月,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領獎州、錦州蠻萬餘人寇楚辰州、澧州,並派人向後蜀求援兵。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三(931年-940年)

九月,楚王馬希範命劉京、廖匡齊率軍討伐彭士愁。十一月,劉京攻溪州,彭士愁兵敗,棄城保山寨,劉京搭梯棧登絕壁圍攻,廖匡齊戰死;馬希範開天策府,效仿唐太宗開天策府文學館置學士,以幕僚拓跋恆、李弘皋、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為學士。十二月,南漢宰相趙光裔去世。同年,徐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李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天福五年(940年)

正月,彭士愁請降於楚,納溪、錦、獎三州之印;早已有間隙的閩景宗王曦與弟建州刺史王延政,終於刀兵相見,互相攻伐。二月,楚軍回長沙,從此諸蠻臣服於楚,楚王馬希範立溪州五千斤銅柱紀念;沙州歸義軍節度使曹議金去世,後晉贈太師,以其子曹元德襲歸義軍節度使。四月,後晉以前橫海節度使馬全節代李金全為安遠節度使。

五月,李金全在寵吏胡漢筠的勸說下舉安州叛晉附南唐,晉以馬全節率汴、汝、洛等十二州兵力討李金全。九月,後晉廢翰林學士院,所掌之事歸中書舍人。十一月,後晉封王曦為威武節度使,閩國王。同年,閩廣度僧人,南唐於廬山白鹿洞建學館,置田供給學員用度,由李善道為洞主,號"廬山國學"。同年,趙崇祚編成詩集《花間集》;可洪撰成《大藏經音義隨函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