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對於現在大多數年輕父母而言,想要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並不現實,這個時候就需要家中老人的幫忙,比如接送孩子、幫忙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等等。但是在這期間,由於與老一輩人生活習慣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難免會與老人產生矛盾。這不,杭州一位媽媽就遭遇了這樣的困惑。

在9月20號,杭州的李女士(化名)發現兒子的課本落在家裡,於是趕緊拿著課本趕到學校,但來到班級後,卻被告知孩子今天壓根沒來學校上課,學校正準備聯繫家長。李女士趕緊聯繫送孩子上學的奶奶,但是其電話也無人接聽。李女士急得報警,在警方的提醒下,李女士對孩子的手錶電話進行追蹤,手錶電話定位顯示在火車東站,民警立馬根據照片等特徵前往東站查找。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經調查,民警發現,老人已經購買了下午的火車票,打算回江西九江老家,並在監控中發現了祖孫二人的身影,最終在地鐵口將老人和男孩攔住。其實男孩早就發現了媽媽的身影並告訴奶奶,但是奶奶不想孩子被找到,而四處避開民警。說到帶孩子逃學並離家出走的理由,奶奶直言,孫子做作業還要被罵,讀書這麼辛苦,兒媳婦對孫子要求太嚴格了!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而其實,李女士解釋到,前一晚是因為孩子不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自己忍不住發了火,便打罵了孩子幾句。現在想想,我們也不由得跟著李女士感到後怕,幸好孩子和老人沒有出什麼事情。幫孩子採取這麼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或者說是逃避問題,這對於孩子的安全來說存在威脅,更不利於孩子成長路上的教育。對此,網友也表示,“這是無知!“”你沒有能力溺愛一輩子!”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其實在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這樣的環境裡面,有矛盾在所難免,但是年輕父母在遇到矛盾的時候,有衝突時怎麼辦呢?小編有如下幾點建議:

1、調整心態,注意溝通技巧

我們在與老一輩父母存在教育理念的矛盾時,不要一味地埋怨和責備父母,劍拔弩張與之對峙,要站在老一輩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要學會去感激老人的付出,畢竟他們犧牲自己的休閒娛樂時間來幫忙帶孩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老人從那個年代一路走來,也帶大了這麼多孩子,有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理念很正常。年輕父母在溝通時,首先應充分肯定老人的付出,其實要心態放平和,耐心地與老人解釋,如果直接與老人溝通老人難以接受,那麼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聊他人事例”的方式來間接向老人傳達自己的思想。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2、與孩子直接溝通

相信年輕父母也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與老人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是在實際行動中,老人又變了卦。這個時候,我們不妨繞過老人直接與孩子進行交流,如在老人幫孩子做事時,當場鼓勵孩子自己來。在無法當場糾正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事後與孩子一起反思、交流,讓他意識到自己在某一行為中的錯誤,今後應當如何做。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3、與老一輩父母“約法三章”

在很多情況下,可能年輕父母“可行可不行”的態度會讓老人“得寸進尺”,所以在原則性的問題上,年輕父母一開始就應該表現出堅定的態度,讓老人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如小編身邊的一個姐姐,由於她孩子一看電視就完全入迷,並且一打開就不可收,因此她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看電視,在婆婆到來之前,也事先就這個問題與婆婆溝通好,孩子單獨與奶奶在一起的時候,絕不允許開電視!只有等孩子睡著或者有其他人帶孩子到旁邊玩的時候,老人才可以看電視!

心疼孫子做作業被罵,奶奶帶八歲孫子離家出走,網友:無知

​老一輩和新一輩的思想碰撞,再加上老人對孩子的溺愛,這些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有時會讓問題變得很棘手,但是再棘手,我們也得與老一輩父母、與孩子一同去解決,畢竟一家人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也希望像劉女士婆婆這麼極端也讓人後怕的做法不要再出現了~

您對於如何更好地與老一輩父母一同帶孩子有什麼建議呢?歡迎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