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中國網訊 2020年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恰逢“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週年。新時代航天人要研製自己的飛行器動力系統,這是時代賦予航天人的神聖使命。作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劉小勇深感既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1997年劉小勇剛剛加入航天事業的時候,發動機技術還是個相對冷門的學科。相對於留在科研高校做學術研究,他更願意將自身所學在工程應用中錘鍊。起步的時候很艱難,那時劉小勇剛畢業不到一年,雖然所裡認準了新型發動機的發展方向,但是我們的技術儲備非常有限,研製條件也是捉襟見肘,只能星星點點的收集資料。劉興洲院士曾拍著劉小勇的肩膀說“國家有需要,所裡也要發展,你來幹吧,出什麼事兒有我呢!”。那時常常揹著筆記本電腦和投影儀四處“化緣”,到各級單位尋求支持,邊學邊幹。為飛行器裝上“中國心”,大概就是劉小勇的初心吧。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劉小勇是個湖南人,有一年臨近春節,他帶隊去湖南做實驗,本想試驗結束就回家過年。可是發動機“水土不服”,幾十個日夜才給“治”過來,那時都已出了正月,劉小勇真正體會到“三過家門而不入”。有一次任務節點緊,而發動機在高壓條件下不穩定燃燒不可避免,光調試就有400多次。試驗前的關鍵階段,劉小勇和團隊連續一個多月吃住都在試驗廠區,如果有問題需要協調,衣服一披就能趕到試驗檯。試驗當天連續三次點火,成功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回想攻堅的艱辛歷程,有淚水、有哽咽,但更多的是繼續前行的巨大信心。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如果說發動機是飛行器的心臟,那麼加熱器就是試驗檯的心臟,但是研製難度極大。一次,急需上馬的試驗檯建設過程中,承擔加熱器研製任務的國內頂尖團隊交付的產品不能滿足要求,調試了將近一年,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們就決定自己幹,6個月日夜兼程,終於馴服了加熱器這匹不羈的野馬,按時完成了試驗檯的設計、生產、安裝、調試、點火,試驗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部分指標躍居世界第一。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研製工作涉及到的學科和技術領域特別多,模型仿真並不能夠完全解答研製過程中複雜的物理、化學問題,只能通過不斷地計算、加工、試驗,一遍遍往復迭代。團隊根據發動機研製規律,制定臺階式發展思路,夯實燃燒、氣動等方面基礎研究。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必須有所取捨,對劉小勇來說把國防科研的事做好就夠了。老一輩航天人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艱苦創業,確保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新時代的航天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要腳踏實地,堅持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

動力建功新時代 新時代航天人追夢新徵程

新時代東風浩蕩,航天夢精彩無限。新時代的航天人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瞄準航天強國目標,攻堅克難,勇攀高峰,讓夢想在推進新時代強國強軍事業的新徵程上綻放動力之光,以自信和堅定的步伐擁抱星辰大海。

攝影:封曉東、徐陽

文字稿作者:劉小勇,徐陽、田佳瑩、郭金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