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小菜

故鄉的小菜

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一路向西,在武漢拐了一個拐,乃我今居之地。復往西,在九江又拐了一個拐,九江的對面,有一個小鎮,曰新開,乃是我的故鄉。相傳這個地方,是五祖和尚生平第一次開口說話的地方,故名新開口,簡稱新開。五祖和尚幼時與其母,從上鄉的濯港,流落到下鄉的新開,以撿拾別人地裡遺落的稻穗為生。為本地的惡人欺負,讓五祖和尚呼其為爺。此前從不說話的五祖和尚憤而開口:“你今讓我呼你為爺,將來天下的人都要呼我為爺”。傳說畢竟是傳說,終不可考。

新開靠著長江,水利方便,土地平整,土地上的人民又勤勞。歷朝歷代,只要不是官府搜刮過甚,人民吃飽穿暖,總還是可以的。這裡的人們,以種棉花為主要,也種水稻,油菜,小麥,黃豆,蠶豆,花生,芝麻,玉米……自己吃用而外,用來換錢過生活。物產雖然豐富,飲食卻沒有什麼特別。這裡人辣也吃一點,甜也吃一點,酸也吃一點,苦也可以吃一點。流行於鄉里的,不過是一些家常菜而已。不似上鄉,上鄉起碼還有一種叫做魚面的東西,和一種叫做錘肉的東西,聞名於縣內。我們那裡,是沒有什麼有特色的飲食的。

但是,人人長著一個家鄉的胃,總還是愛吃家鄉的東西。我所念念不忘的,是家鄉的幾樣小菜。

一曰豆醬。農民收了黃豆之後,擇其亮澤飽滿者,浸泡一夜。然後土灶大鍋,將他們煮爛。撈出豆子,篩入麵粉拌勻,置簸箕中,覆草,覆被,聽其發酵。不三四日,顆顆豆上長出白毛。然後將他們放到太陽底下嗮幹。再放入瓦罐之中,加水,加鹽,加十香粉,均勻攪拌。用白紗布扎住罐口,日間置於太陽底下爆嗮,晚間搬回家中發酵。不數日,香氣滿滿從罐中飄出。放在太陽底下,罐中氣卟卟的往外冒著,罐口紗布,一起一伏,這一罐豆醬彷彿成了精,會有呼吸。色香俱佳之時,即可封罐而食。舀幾勺子入鍋,煮沸,著新蔥數段,然後盛到碗裡,早間就醬喝粥,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

再是醃蘿蔔乾。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蘿蔔是好的,跟誰都能搭配。冬日裡,白淨的蘿蔔從園子裡拔出來,切成片,和魚一起煮,再放一勺紅彤彤的醃辣椒,點一個火鍋。再倒上一杯故鄉的六咀酒,且飲且食,且思量,此人間更有何樂事?鮮食而外,也可以製成蘿蔔乾。蘿蔔切條,放鹽,稍稍醃製,然後曬乾,再放入辣椒醬拌勻,置於罐中,一罐美味的醃蘿蔔條就好了。可拌飯,可佐粥,可伴面。這辣椒醬,也是極好的東西。小時候,母親常將新鮮鯽魚剖好,放在碗中,放幾片生薑,然後澆上辣椒醬,放在飯面上蒸熟。飯成,魚好,鮮辣爽口,大快朵頤。

此外則是腐乳,也是黃豆的兒孫。打下的新豆腐,切成塊,放陰涼處發酵,不數日間豆腐長出白毛。乃作拌料,花椒粉,鹽,些許酒,菜籽油,辣椒醬。將毛豆腐在拌料中打滾,全身披掛均勻,放入罐中,封口發酵。月餘間,大功告成。取而食之,其鮮香處,有魚肉所不及。工藝簡單,但每個人做出來味道都不相同。數十年間,有兩個人做的腐乳讓我不能忘懷。一者,是我已經過世多年的大姑。一者,是我岳母的表姐,老人七十好幾矣。

故鄉的風味,這些而外,尚有許多。每想起,則口腹生津。人生苦短,唯美味和真情不可辜負,最難相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