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1、鴻雁,代指書信、通信


出自《漢書·蘇武傳》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匈奴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還謊稱蘇武已死。


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秘密地告訴了漢使,並給他出主意讓他對匈奴單于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這隻雁足上繫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這樣匈奴單于只好把蘇武放回漢朝。


鴻雁是一種候鳥,每年秋季成群結隊往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因此用鴻雁傳書和鴻雁代指通信或書信。


如晏殊《清貧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杜甫《北風》“北風破南極,朱鳳日威垂。 洞庭秋欲雪,鴻雁將安歸。” 王昌齡《 秋山寄陳讜言》“獨臥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2、青鳥,借指傳遞書信的人

《山海經》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讓一隻青鸞報信。後人便用“青鸞”、“青鳥”借指傳遞書信的人。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意思是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3、雙鯉,借代遠方來信

古時候因為沒有紙,人們寫信都寫在白絹上,為了在傳遞過程中不受損壞,外面就加了兩片竹簡或木簡,簡上面大多刻有魚紋,所以稱雙鯉。


雙鯉的典故出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裡的烹魚不是燒魚,是指打開像魚一樣的木盒。


後來就用雙鯉借代遠方來信,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嵩雲和秦樹指分居兩地的朋友所看到的不同情景,表達彼此思念的寄託。 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4、鴻鵠

這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史記 陳涉世家》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涉少有鴻鵠之志,後揭竿起義大澤鄉。後來就以“鴻鵠”比喻有遠大志向,相對應的就是“燕雀”。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辛棄疾在好幾首詩中都用了“鴻鵠”以表自己的雄心壯志,《水調歌頭》“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念奴嬌·少年握槊》“老子忘機渾謾與,鴻鵠飛來天際。”《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dōu móu)。”這裡的貂蟬指的是貴族帽子上的裝飾物,兜鍪是古代打仗用的頭盔。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5、杜鵑哀啼形容悲傷

為什麼是悲傷呢?因為有個典故,從前有個君主名叫杜宇,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後來多用“杜鵑”來渲染哀怨悲悽的氣氛。


杜鵑又有些別稱如子規、杜宇、望帝、蜀鳥。如辛棄疾《定風波》:“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又如李白《蜀道難》裡頭,用的就是“子規”這個名字,“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此外,李白還曾經在他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寫道:“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用“楊花”和“子規”營造了傷感惆悵的景象。


宋代鄧剡(yǎn為文天祥作傳的人)《酹江月·驛中言別》“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裡,忍見荒城頹壁。”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6、逐鹿,喻爭奪統治權

出自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顏師古注引張晏的解釋, 認為鹿比喻為帝位。後多以“逐鹿”比喻群雄爭奪天下統治權。


唐代魏徵《橫吹曲辭·出關》“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7、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左傳·哀公十七年》:“諸候盟,誰執牛耳?”這句話的意思是諸侯聯盟誰來做統領?《姜山啟彭山詩稿序》:“太倉之執牛耳,海內無不受其牢籠。”(太倉,人名)


古文裡的鴻雁、青鳥、杜鵑、雙鯉、金雞、班馬等都指代的是什麼?


8、班馬,用以抒發惜別之情

我們現在看到的那種黑白相間的斑馬原產地在非洲,中國肯定是沒有的,古漢語中的“班馬”一詞出自《左傳·襄公十八年》:“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馬之聲,齊師其遁。’”晉杜預注:“夜遁,馬不相見,故鳴。班,別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失群班馬,迷輪亂轍。”注意,這個班是班師回朝的班,不是非洲斑馬的斑!


現在普遍把“班馬”解釋為離群之馬,“班”意為分開、送別。關於班馬的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李白《送友人》:“揮的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蘇頲《贈彭州權別駕》“黃鶯急囀春風盡,班馬長嘶落景催”。


9、金雞指大赦

中國的雞文化歷史悠久,“金雞”一直就作為辟邪之物的存在,唐宋時候帝王大赦天下的一種形式就叫“金雞赦”也叫金雞赦禮。大赦日當天在廣場上豎起一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佈大赦令。


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古代對雞的讚美也有很多,西漢初期,韓嬰就在《韓經外傳》謂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是博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乃“五德之禽”。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