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樓學生家長哭訴:"孩子,為什麼你什麼也不說

2019年2月21日,深圳市寶安區一實驗學校13歲學生小金,在家留下遺書跳樓身亡,因為被班主任勒令回家補做寒假作業。

2019年2月26日,甘肅蘭州一名21歲的男學生魏某跳入黃河,因為父母離異,家庭糾紛導致的壓力。

2019年3月12日,江蘇南京一名9歲小學生在家跳樓,因為前一週五把學校玻璃打破,害怕被懲罰。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2019年4月17日,上海某職校17歲男生在盧浦大橋跳橋,因為被母親批評。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2019年5月7日,河北邯鄲磁縣一民辦學校一名16歲中學生在教學樓跳樓,同學反映是求愛不得,罹患抑鬱。

……

其實這些只是今年以來,眾多輕生學生中的幾個案例,年齡小到9歲,大到21歲,雖然原因不同,卻都選擇了同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給親人們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遺憾。

我們的孩子們怎麼了?是處在怎樣的絕境,帶著怎樣的絕望,才能在那樣的高處,決絕的一躍而下,徹底拋棄這世間的種種,將親情友情愛情,物質精神財富,通通拋諸腦後。

也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答案,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他們的父母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信心。孩子們不相信,父母真的可以理解他們,父母真的可以幫助他們,他們沒有把父母當做他們最後的依靠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現在的孩子,普遍表示生活學習壓力巨大,學業上考試競爭的壓力,生活中原生家庭的不幸福,成長過程中懵懂的感情生活,甚至小到生活中的小小糾紛過失,與父母的爭執賭氣,彷彿都可以成為那根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個大千世界,生而為人,就免不了世俗的各種煩惱,有人咬牙扛過去了,有人在困難面前投降了。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是孩子在這世界上,最後的生存屏障,我們應該是孩子們在絕境中,最後的救命繩保命符。

那麼如何才能在孩子心裡建立起強有力的信任呢?

1.讓孩子堅定的相信,我們永遠愛他這個人

不要吝惜對孩子說我愛你

常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除了用行動,也要用語言明確的告訴他。告訴他,他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愛他。就算批評他,也要給他明確指出來,父母只是在批評他這個行為,不喜歡他這個行為,依然很愛他這個人,如果他能改掉那些壞習慣和不好的行為,父母會覺得很自豪。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這兩種表述區別大嗎?答案是非常的大。我自己以前也沒有很注意,這種表達上的區別。遇到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我也會說我不喜歡你這樣,但是在孩子聽來,他只會覺得,媽媽不喜歡我了,媽媽不愛我了。他會認為,媽媽對我的喜歡和愛是有條件的,只有聽媽媽的,她才喜歡,她才愛。

但一味服從,這並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有一次我批評完他,他很有情緒,有點要破罐子破摔的感覺,對我說,不好就不好吧,反正你也不愛我了。

我很詫異,問他,什麼時候媽媽說不愛你了?

他說你剛才說的呀,你不喜歡我這個樣子啊。

然後我馬上告訴他,媽媽只是不喜歡你剛才的行為,其實你自己也知道那種行為,是不對的,是嗎?

小傢伙點點頭,媽媽永遠都愛你,永遠都愛你這個人,如果你能把這些不好的行為改掉,媽媽會覺得非常自豪。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小傢伙立馬開心了,馬上表示願意改掉不好的行為,而且你能明顯感覺到他的如釋重負。如果不馬上解釋清楚,說不定他真的會在心裡胡亂揣測,憂心忡忡呢。

高效長久的陪伴,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

如果條件允許,儘量由父母來帶孩子,就算有保姆、老人幫忙,也儘量在父母跟前長大。父母之愛對於孩子來說,那種渴望和溫暖,是任何一種感情都無法替代的。前段時間那個提鞋追父母的三歲留守小孩,哭的那麼無助,讓人看得揪心。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的角色缺失了,那麼這種遺憾,其實是無法彌補的。他摔過的跤,他撞過的牆,他受過的批評,他得過的表揚,如果這些時刻,父母們都不在身旁,那麼長大以後,可能他也就不再需要了。如果你還想聽他的心裡話,那你可能真的是想的太多了。

有條件陪孩子一起長大的,也請全情的投入,不要讓手機、遊戲分走對孩子的關注,就算因為工作原因,陪伴的時間不多,只要你全情的投入,那就是高效的陪伴。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還記得有個因為長期出差,無法陪在孩子身邊的職場媽媽,每次出門前都會給孩子寫信留言,在信裡和孩子一起做遊戲。

有時,一封信就是一份藏寶圖,媽媽事先把零食或者玩具,藏在家裡的某個地方,然後畫上一份藏寶圖,讓孩子根據藏寶圖來尋找。以此來教會孩子看圖,認識左右,東西南北,並品嚐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寶藏的喜悅;有時一封信,就是對媽媽出差城市的介紹;有時一封信,是簡單的數字遊戲…總之,雖然這個媽媽不能長時間的陪在孩子身邊,但是通過書信交流,孩子也能感覺到媽媽時刻都在身邊,這就是花心思,花巧勁兒,以另一種形式高效的陪伴。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就是在這樣長久的陪伴中,一點一滴地匯成了愛的汪洋大海。

少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擅長學習,有的情商超高,有的有藝術細胞,有的有體育特長,而作為父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儘量去發現孩子擅長的領域。如果覺得他樣樣不行,那也是因為你還沒有發現到他的獨特之處。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我們有多少人,是在“別人家的孩子”那巨大閃耀的光芒下,灰溜溜的長大的。那種被強行比較的感覺,其實我們是知道的,可以刺激到你的自尊心嗎?你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去超越嗎?經歷過的你會知道,可能更多的是刺傷而非刺激。

與自己比吧,讓孩子與自己比,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也能“積跬步而至千里”。這樣的比較,更自信更豁達。

2.切實的做到理解孩子,幫助孩子,這就是孩子絕境時的保命符

對孩子在語言行動上表示理解

當孩子傷心難過的時候,當孩子暴躁發怒的時候,當孩子開懷暢笑的時候,我們首先在語言上要有共情表示,“我知道你很喜歡的那個娃娃,弄丟了你很難過是不是?”“我知道因為下雨,我們沒法去玩沙坑,你生氣了是不是?”“我知道今天你得到老師表揚很開心是不是?”你要相信,每一次你表達對他情緒和行為的理解,都會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注和愛,只有這種時候,他才更願意敞開心扉,告訴你他的真實想法。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日積月累的,孩子就會認定你是一個真正理解他,包容他的父母。當他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才願意告訴你,和你一起去面對和解決。而不是自己一個人死扛到底。

除了語言上的理解,我們更應該言行一致,用行動去表達支持和愛。在這一點上,我其實很佩服我的婆婆。我記得有一次,大寶把他心愛的陪睡娃娃小熊嘟嘟弄丟了,臨睡覺的時候才發現,傷心的哭鬧不止,已經晚上快11:00了,在把家裡都找遍了也沒找到的情況下,婆婆打上電筒,要出門去幫他找,結果正好在家門口電梯邊,就找回了小熊嘟嘟。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如果是我自己,我覺得我是做不到的。我可能會哄哄他,轉移注意力,但我也不會想到,半夜打著電筒去找一個可能根本就找不到的小娃娃。我當時覺得是婆婆太寵他了,但是婆婆說,一些在我們大人看起來很小的事,但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天大的事,這個小熊嘟嘟,是他每天晚上都要抱著睡覺的娃娃,如果真丟了,肯定是會特別難過了。我晚上打電筒去找了,他也看到了,如果確實也沒找到,他至少知道奶奶理解他,奶奶盡了力去幫他了。

這種行動上的理解比語言上的理解更有分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徵,有很多的敏感期,有的敏感期是很磨人的,家長也應該堅持學習,更加科學的去認識孩子,知道在每個階段,孩子可能面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變化和行為。如何去引導和幫助,這是身為家長一生的課程。

關注孩子的生活,給予必要的幫助

對這一點,一位家長的留言,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原帖是講校園欺凌的,幾個學渣打死了一個學霸。下面跟帖無數,有一位母親留言,當年他的小孩在讀小學的時候,有段時間總是愁眉苦臉的,後來和同學打架了,那個同學就是他們班上的小霸王,欺負過他好幾次,小霸王在學校還有自己的幫派,很多同學都敢怒不敢言。終於她孩子還手了,卻被老師叫到走廊罰站,老師認為打架雙方都有責任。孩子母親到學校瞭解過之後,即時就牽著孩子走了,花高價給孩子轉到了私立學校。

其實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但是這位母親認為,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節省開支,來填補來這方面的費用。後來孩子說,太感謝媽媽了,當時如果不是媽媽給他辦了轉學,他自己都覺得他快被毀了。這位母親說,在花錢和孩子保命中間選一樣,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作為對比,前幾天那個小學生在教室遇刺,老師曾請雙方家長當面解決孩子的矛盾問題,但是被害男孩的家長沒有去。我們不能說這兩者一定有直接關係,但是男孩家長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思想上不夠重視,是顯而易見的。

孩子的事無小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只能儘自己的全力去保護自己的孩子,去教會他們,如何更好的面對處理自己的問題。

3.面對挫折的辦法

記住一句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教會孩子遇事不逃避,既然已經發生,就是逃無可逃,只要你勇於去面對,總能想到解決的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所有的家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接受它,就是“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只要去面對了,接受了反而處理,就是容易的了,只是需要去努力尋找到一種最優的方式罷了。當事件處理完,就應該翻篇,開始全新的生活,放下它。

跳樓學生家長哭訴:

尾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不是一天兩天建立起來的,而是要日積月累,長久的,言行一致的去理解孩子,幫助孩子,才能在孩子心裡種下那顆信任的種子,才能讓孩子在困境中想到向父母求助,在絕境中記起父母的理解和關愛,從而有勇氣去面對和處理那些人生難題。漫漫育兒路,終身父母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