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下,女性掌握国家政权的颇为罕见,而在清初和清末却出现了两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一位是孝庄太后,一位是慈禧太后。在清朝统治的276年中,两位太后所影响的朝局长达近百年。更有意思的是,两位太后都属于孤儿寡母,也都是母凭子贵而上位。皇太极死时,孝庄30岁,顺治帝福临6岁;咸丰帝死时,慈禧25岁,同治帝载淳6岁,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那么,问题来了,两位太后,谁更优秀呢?

孝庄太后出身高贵,却生活俭朴,从不铺张浪费。其性格坚韧,柔里藏针,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这点从福临能顺利继承大统就不难看出其过硬的政治手段。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却并未留下何人继承大统的传位诏书。当时,继位呼声最高的莫过于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盛京城风起云涌,八旗军频繁调动,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宫中酝酿着。孝庄太后于此动荡的政局中,巧妙的游说于睿亲王多尔衮和众亲王之中,最终为六岁的福临赢得了皇位,一场剑拔弩张的宫廷斗争消失于无形。不仅避免了清军的内耗,而且团结了诸王,安定的朝廷内部,一致对外。其高超的智慧和游说技巧确实让人称奇。也有人说是因为孝庄太后下嫁于睿亲王多尔衮,才使得六岁的福临顺利登上皇位的。这里也要说一下,很多少数民族有“兄死嫂嫁弟”习俗。所以,就算孝庄太后下嫁于睿亲王多尔衮也无可厚非。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孝庄太后

经过顺治帝短暂的统治,孝庄太后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倾尽全力辅佐这位年幼的皇帝。在亲政之前,孝庄太后一直是康熙帝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教导者。康熙帝继位初期,有一天,当着众臣之面,孝庄问玄烨,身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玄烨答道:“臣无他欲,惟愿天下义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这就是孝庄太后多年苦心培育的结果,她用丰富的阅历和聪明的智慧,一步步教导康熙帝如何成为一代明君。而年少的康熙帝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这背后少不了这位祖母皇太后的出谋划策。当康熙帝平叛乱而无兵时,是孝庄太后用一碗茶喝出了虎狼之师,平定了叛乱。当蒙古察哈尔部趁机作乱时,是孝庄太后推荐大将军图海去平定战乱,不久,就得胜班师回朝。由此可见,孝庄太后虽不干涉朝政,却对朝中大事看的非常透彻。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康熙帝

康熙帝曾这样评价祖母: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庄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和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她始终遵循祖训,绝不干政。始终在幕后,以她个人高超的政治头脑影响着顺治、康熙帝。她的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康熙两朝杰出的皇帝,为大清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方向,被后世之人所赞誉。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慈禧太后

我们再来看看慈禧老佛爷,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对她有过这样一句评价:“似有韬略,但无大才。”此话评价的可谓中肯。

慈禧的一生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善于权术,追逐权力,争得的权利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国家无关。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八大顾命大臣,夺到朝政大权,立年幼的载淳为帝,与东宫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随后,慈禧走到政治舞台前面,并且慢慢的踢开了东宫慈安太后,一点点的独霸皇权,同治帝也成为了她的傀儡。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同治帝

慈禧的一生想尽一切办法制约了两位皇帝,把他们扔在身后当她的傀儡。在慈禧阻止下,同治十八亲政,郁郁寡欢两年便去世。颇有作为的光绪帝想要通过变法实现清朝中兴,由此触动了慈禧的利益。她发动政变,诛杀六君子,囚禁光绪帝,牢牢的把握住政权,最后竟丧心病狂的毒杀了光绪帝。其疯狂程度,可谓六亲不认。

慈禧的一生极尽奢华,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耗费国库的银两。据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回忆:慈禧太后一天的费用大概是纹银四万两。按当时的消费来算,慈禧半月消费可购甲午海战时日方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消费可购一艘超级主力舰;一年消费可装备一支居当时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在她60岁的生日时,为自己的准备的首饰合黄金1万两,白银38万两;置办衣服花黄金23万两;从颐和园回紫禁城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花去白银240万两……慈禧太后办个生日,共花费白银1000万两,相当于整个北洋舰队的经费,掏空了大清王朝的国库收入。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慈禧御宴

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置国家社稷于不顾,撒腿跑到西安,并把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为了讨好八国联军,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赔偿了大量的白银,令已经千疮百孔的清朝,加速了灭亡。

清初清末两太后,影响清朝近百年!

慈禧墓葬

慈禧一生极尽奢侈,搜刮天下民脂民膏可以说到了极至,死后都恨不得将天下财宝,都埋进她的墓里!后世之人评价说,慈禧太后的奢侈,不是她一个人的奢侈,是以整个大清王朝的灭亡作为代价,大清帝国才是她的陪葬品!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大清王朝,兴亡两妇人!条友们,猜想一下,如果孝庄太后和慈禧对调一下,清王朝的结束会是什么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