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最近,“黑人抬棺”火了,在这个略带阴郁气息的特殊时期,节奏感超强的魔性抬棺舞横扫了各大媒体平台。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网友们纷纷高呼“太上头”,还将七位身穿黑色西装、头戴礼帽墨镜、舞蹈整齐划一的抬棺人,戏称为“亡下七武海”。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视频中的抬棺舞出自加纳共和国,一个位于非洲西部,盛产黄金、可可和木材的农业国。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葬礼是严谨肃穆的,充分表达了对亲友的尊重和哀思。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会将葬礼办成狂欢party?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带着三分好奇,七分对加纳家居设计的兴趣,小美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得到的结果却有点一言难尽。


非洲给我们的感觉是贫穷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各种疾病流窜…虽然加纳是西非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也避免不了贫富差距极大的问题。


其首都阿克拉被称为非洲最富庶的地方,比邻海岸、交通发达,是加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楼宇林立,灯光璀璨,夜间的阿克拉给人非常先进和现代的感觉。


城市里的高楼并不多,顶级富人们都住在各式各样的别墅里,这些别墅设计精美而富有艺术感,但基本都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很少融入本地的民族元素。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极具现代感的简约风格别墅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带泳池的连栋别墅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欧式风格大别墅


有条件的富人,还会将原本破旧的房屋,重装成色彩鲜艳的现代简约风格,用罗马柱装饰的住宅。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改造前是木顶红砖的大平房。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改造后变成了现代简约风格住宅。


房屋内的布局和设计也都非常西式,没有明显的特征,如果不看周围的环境,你可能不会觉得这是一座位于一个拥有部落文化的多民族西非国家的房子。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加纳独立后,全国划分为126个传统的部落,但部落的聚居地一般在农村。所以像阿克拉这样的城市,有关传统部落文化的设计和元素比较少,只有少数精心装饰的酒店才看得到。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富有部落色彩的住宅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用酋长故事进行墙面装饰的酒店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挂着部落生活图景织染布画的餐厅


不过在加纳的第二城市库马西,我们能了解到更多阿散蒂王国的文化(加纳的前身,最大民族阿肯族的王国)。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这里保留了不少阿散蒂的传统建筑,包括高官府第、民用住宅和殿堂神殿等等。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砖石为墙,草木为顶,墙上雕刻着各种部落图腾、人物和生活情景。这些木草结构的建筑是19世纪初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传统方式建造的。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加纳的传统编制、雕刻、刺绣和陶艺术品也非常出色,在许多普通民居里,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藤编的家具。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藤编沙发和藤编柜子


大部分加纳房屋的室内设计风格,都承袭了非洲人所展现出来的穿衣风格:尤其钟爱明艳色彩,常常大面积使用在房屋中。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不得不提的还有加纳的“凳子崇拜”。他们认为凳子是祖先神灵的居住地,可以保佑部族家庭兴旺平安。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只终身跟随的凳子,孩子们从小就会学习制作凳子。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各式各样的凳子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带有部落元素的凳子


当然,上面所展示出来的只是少数富有家庭才有的生活环境,把视线放远一点儿,离开富人居住的地方,你就能明显感受到一个相对落后的热带雨林非洲国家的氛围。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密密麻麻的低层楼房布满城市


铁皮瓦极易受海风侵蚀生锈损坏,但是大多加纳人都用不起石棉瓦和瓷瓦,他们只能将就的用铁皮瓦盖房顶,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灰黑锈迹的屋顶铺满城市的画面。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阿克拉海边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 库马西一角


越远离城市中心,房屋就越是简陋破败,甚至能够看到贫民窟,或者是只用泥土砌成的简易房屋。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在我们的眼里,这样的生活不可谓不艰苦。但加纳人从不抱怨,“在这里从没有看到过一个脸上没有笑容的家庭”,来加纳的人都会忍不住感叹。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其实从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欢乐的殉葬仪式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乐观精神。


被称为”黄金海岸”加纳,曾遭受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后来又沦落为英国殖民地,他们在这里疯狂地抢夺黄金、贩卖黑奴,奴役土著。殖民者带走了黄金和人权,同时也送来了英式礼仪和宗教文化。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因此加纳的男士对女士很绅士,处处照顾她们的情绪;天气再热,白领们也会西装革履;街道再宽敞,车辆也会谦让行人…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69%的加纳人信奉基督教,相信现在拥有的一切是上帝给予的,并怀持感激之心。每到星期天,他们都会前往酷热而简陋的教堂,虔诚地祈祷4、5个小时。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就连死亡,他们也认为是一个新的开始:死去的亲人得到了安息,准备要开启新的生活,我们应该为他们而庆祝。


于是就有我们看到“抬棺舞”。


走进加纳人的小破房,我看到了比“黑人抬棺”更欢乐的精神


为什么几乎一无所有的人还那么快乐?还要感谢上帝的给予?为什么失去亲人还要载歌载舞?


当我们在为眼前的些许困苦无病呻吟的时,那些贫苦的加纳人却没有忘记感受快乐,不管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乐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八卦/家居达人都在看“美家研究社”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